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湿地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既是温室气体的汇又是源。近年来由于人类开发,湿地土壤迅速转为碳源。文章就湿地土壤碳现存状况,比较了不同生态类型土壤碳存储密度,分析了湿地土壤碳循环过程及温室气体的影响因素,指出人类活动对湿地碳储量的干扰力度日益加强,呼吁优化农田管理措施,增强湿地固碳减排作用。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转变对于全球碳循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本文收集了1980年以来我国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碳库和碳密度的研究资料,并对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库和碳循环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具体包括森林转变为耕地、草地转变为耕地、森林转变为草地、农田转变为森林、农田转变为草地、湿地开垦为农田、草地转变为林地所引起的碳库类型转换的增汇机理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旨在对科学地利用和保护有限的土壤资源,减缓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碳储存,提高土壤质量,对退化土地的生态恢复及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湿地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究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在退化-恢复过程中芦苇净光合速率等参数的变化,及影响芦苇净光合速率的土壤和植物因素。恢复的滨海湿地表层土壤含水量和氮含量显著增加,土壤电导率显著降低,表明滨海湿地恢复有利于土壤水盐条件和氮营养的改善。与退化湿地相比,恢复湿地显著提高了芦苇叶片的生理性状,包括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滨海湿地退化和恢复过程中,芦苇的净光合速率正相关于土壤含水量、总氮以及叶片其他指标,而负相关于土壤电导率,表明滨海湿地恢复导致的水盐条件和营养改善促进了芦苇的光合作用,进而导致地上生物量碳固持的增加。本研究通过探究滨海湿地动态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提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固持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南阳盆地处于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和东西地理交会处,研究南阳盆地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对探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有重要意义.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10值是模拟全球变暖与生态系统碳释放之间反馈强度的重要参数,利用ACE自动土壤呼吸测量仪对南阳市郊的农田裸地进行土壤呼吸探测,对研究地的土壤呼吸变化的温度敏感性进行评析.结果表明研究地的土壤呼吸随土壤表层温度上升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得出研究地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_(10)为1.75.土壤表层温度、土壤相对湿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土壤呼吸变化,其中土壤表层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R2=0.4858).  相似文献   

5.
影响土壤碳固定潜力的因子是全球变化中碳循环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分析了影响土壤有机碳分布的自然因素。结果表明:气候和植被控制着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省域分布,降水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地形和母质影响土壤亚类间有机碳的差异。土壤总氮与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相关,平原区土壤粘粒含量与表层土壤有机碳固定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影响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气象条件、土壤理化性质、管理方式等.提出了农田生态系统中碳增汇与减排的一系列措施,如:科学施肥,推广保护性耕作法,科学灌溉等,以促进对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进一步研究,从而降低大气中碳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种有别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特殊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有机碳储库,也是C02、CH4、和N20的源和汇。湿地土壤中的碳储量最丰富、碳密度最高,其中不同组分的有机碳对于土壤的固碳作用程度差异明显,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关系也相当密切。文章综述了土壤有机碳形态的分类方法,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同组分的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碳固定的关系,讨论了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化肥施用、耕作方式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等均对土壤有机质碳矿化产生影响,由于土壤有机碳的容量很大,即使其微小变动就可导致整个空气容量中CO_2浓度边幅很大,所以土壤有机质碳矿化在整个碳循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CO_2作为温室效应气体,成为全球环境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在整个生态系统内固碳增汇是每个国家在未来环境问题上应该努力的方向,本文综述了土壤有机质碳矿化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未来在土壤有机质碳矿化应该侧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随森林演替的变化对于长期碳循环模型及其地下碳储量至关重要.为了研究土壤呼吸随森林演替的变化及其影响机制,在2019年大兴安岭地区选取草地(GL)、白桦林(BF)、白桦与落叶松混交林(MF)、落叶松林(LF)4个不同演替阶段并对其进行研究.采用壕沟法测定自养(RA)和异养(RH)呼吸.结果 表明,GL、BF、MF和LF的土壤呼吸(RS)分别为3.11,5.68,5.54和4.69 μmol·m-2·s-1,RH分别为2.37,4.56,4.31和3.50 μmol·m-2·s-1,RA分别为0.74,1.12,1.23和1.19 μmol·m-2·s-1,GL、BF、MF、LF去除凋落物后Rs值分别为3.01,5.21,5.24和2.88 μmol·m-2·s-1.GL、BF、MF和LF中RA对Rs的贡献分别为23.79%,19.72%,22.20%和25.37%.演替阶段对Rs有显着影响(P<0.05).回归分析发现,RA与细根生物量呈正相关(P<0.01),RH与森林凋落物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试验的结果强调了演替阶段对土壤呼吸不同成分的重要性及其对估算森林碳汇潜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李兴防 《教学考试》2023,(54):75-80
<正>一、要素综合(一)典题示例(2023年6月浙江省选考,17,18题)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图1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完成17,18题。  相似文献   

11.
以长白山区不同海拔森林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海拔和土壤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在550~815 m低海拔湿地含量较高,在847~1 280 m高海拔湿地含量较低,土壤全氮含量随海拔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海拔550 m的湿地含量最高;土壤全磷含量呈波动变化,海拔1 280 m含量最高.各海拔湿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以0~5 cm土层积累较多,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C/N比值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海拔815 m处比值最高.C/P、N/P比值随海拔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波动变化,C/P比值在815 m海拔处最高,N/P比值在550 m海拔处最高,各海拔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空间变异均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与土壤C、N、N/P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土壤盐度与C/P、N/P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C、N、P有显著相关关系.说明,海拔和土壤盐度是影响长白山森林湿地土壤C、N、P含量,以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2.
利用贵州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贵阳中心区)(1∶250000)成果,对贵阳中心区土壤碳密度和碳储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贵阳中心区表层、中层和深层土壤全碳密度平均值分别0.68×10~4t/km~2、2.22×10~4t/km~2、3.15×10~4t/km~2,高于四川、湖南等其他省区,全碳储量分别为0.16×10~9t、0.53×10~9t、0.76×10~9t;(2)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有机碳储量占全碳储量约90%,表明有机碳极为丰富,土地较肥沃,适宜于农业生产;(3)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生态系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4)区内(0~1.8 m)无机碳密度平均值为0.31×10~4t/km~2,无机碳储量为0.08×10~9t,仅占总碳量的10%.研究成果可为碳循环研究、生态环境影响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安徽水稻土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与碳库估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土壤碳储量和碳固定是全球变化及碳循环研究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水稻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水稻土有机碳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安徽省为例,采用的基本资料是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各类型土壤剖面有机质含量、厚度、容重数据取自《安徽土壤》、《安徽土种》,其中部分土壤容重数据采用的是平均值。估算安徽省水稻土表层有机碳库的储量为0.0918Pg,其中耕层为0.0527Pg,犁底层有机碳库为0.0391Pg。总碳密度为4.167kg/m^2,耕层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为2.655kg/m^2,犁底层平均碳密度为1.757kg/m^2。  相似文献   

14.
清代山东土地垦殖从具体情况来看,顺治至康熙末年基本上属于复原性垦殖;从雍正朝开始,土壤肥沃之地基本上已被开垦无遗,人民开始将目光转移到近山丘地、沿海滩涂、湖滨洲滩以及山头地角等零星土地,这一过程大概持续到道光年间为止,可称之为深化性垦殖。以后直到清亡垦殖基本上处于缓滞状况。在垦殖的过程中,各朝的政策同中有异,对垦殖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氮沉降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重要因素,而不同形态氮素对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仍不清楚。为探讨不同形态氮输入对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为例,通过室内培养,研究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氮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每种氮输入类型设置对照、低、中、高4个氮输入梯度。结果表明:(1)无机氮(硝态氮和铵态氮)输入抑制表层(0~ 20 cm )土壤有机碳矿化( p <0.05),降幅为8.84%~25.63%,对中层(20~60 cm)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著影响;硝态氮输入促进下层(60~80 cm)土壤有机碳矿化,增幅为23.24%~32.75%,对底层土壤(80~100 cm)有机碳矿化无显著影响;铵态氮输入促进6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增幅为46.42%~109.7%。(2)有机氮输入抑制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矿化( p < 0.05 ),降幅为11.33%~25.93%;对20~4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著作用,对其他土层土壤有机碳矿化主要为促进作用,增幅为26.77%~231.64%。综上,硝态氮、铵态氮输入对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著影响,而有机氮输入则促进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且有机氮输入的促进作用大于无机氮( p <0.05)。因此,有机氮输入将显著削弱研究区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废弃物施加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有机碳-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态有机碳-EOC,溶解性有机碳-DOC)及其矿化的影响,对稻田土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州水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炉渣、生物炭、炉渣+生物炭施加后水稻成熟期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矿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炉渣+生物炭施加显著增加了犁耕层(0~15 cm)SOC含量(p0.05),对非犁耕层(15~30 cm)SOC含量则无显著影响;各施加处理均增加了犁耕层土壤MBC含量(p0.05),而EOC含量总体上有所降低;炉渣、炉渣+生物炭施加总体增加了犁耕层DOC含量(p0.05),而生物炭施加对其影响不显著。为期56 d的培养,各施加处理后,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均表现为对照生物炭炉渣+生物炭炉渣(p0.05),这表明各施加处理总体上抑制了土壤有机碳矿化,尤其以炉渣、炉渣+生物炭施加后的抑制效果较为显著。这些结果预示着工业废弃物炉渣施加对稻田土壤固碳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且周转时间最慢的碳库,全球碳储量的最低值为719Pg,最高值为2 946Pg,中国土壤总有机碳库最高值接近180Pg。在对现有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土壤碳储量及其估计方法,包括森林类型法、土壤类型法、生命带类型法、模型法和遥感影像法等,分析了影响农业土壤固碳主要有气候因素、土壤理化性质因素和农业耕作措施等因素,指出农田土壤的碳固定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研究土壤与大气、植被碳库之间的碳交换过程,成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区是长江中游流域主要的以河湖系统为主的湿地分布区。由于人类长期垦殖活动,它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因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因素的影响,湖区湿地生态系统表现出脆弱性特征。本文在此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主要脆弱性影响因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以及过度围湖造田、过度利用湖泊资源、超标污染物排放。然后对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生态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科学有效的生态恢复重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广西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样地的土壤微生物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对广西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样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磷以及土壤呼吸速率进行测定,从不同植被类型及土壤理化性质等角度,对不同植被恢复调查样地的生态恢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磷以及土壤呼吸在不同植被样地之间有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大小排序为:乔灌混交林青檀任豆青冈侧柏阴香青檀+鞍叶羊蹄甲剑麻枫香湿地松吊丝竹湿地松+桉树桉树光板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逐渐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也呈现缓慢增加,但土壤微生物量磷却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出现先升后降现象;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水分、有机质、含氮量、脲酶活性等土壤肥力因子有较好的相关性;以青檀、侧柏、阴香、任豆等乡土植物为优势种的样地,其土壤微生物量明显大于外来物种湿地松和桉树为优势种的样地。因此,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应首先考虑使用青檀、侧柏、阴香、任豆等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20.
利用ACE(土壤呼吸自动监测仪)对南阳盆地地区裸地土壤呼吸进行日变化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呼吸日变化呈不对称的多峰状曲线,最大值和最小值在10:3016:30之间波动,呈不稳定状态,白昼的起伏变化大于夜间.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的出现时间与土壤表层温度不同步.土壤呼吸日变化主要受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光合有效辐射等因子的影响,其中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