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谭惠 《英语广场》2020,(5):65-66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源源不断涌入的信息洪流中,让我国青少年树立民族文化自信,避免母语文化缺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应引起高校英语专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教书育人》2011,(21):49
在当前的大背景下,许多中国人对外语的热情和在学习方面投入的精力甚至远远超过了汉语。母语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首要载体和有机部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中国迈向现代化、中国大学以高涨热情提升国际性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母语能力却严重不足,高校母语教育甚至面临弱化和边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母语是民族的元素,是文化的符号.在全球化背景下,母语教育联结着文化认同,联结着文化的本土化.有学者提出,加强母语教育的实质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当代中小学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2007,(4):24-24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督学成尚荣在《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发表了《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一文,文中提出,母语教育是全球化语境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全球化是一个与多样性、多元化同时进行的过程,连接着文化的本土化。加强母语教育的实质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认同不仅是一种身份的定位,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参与的过程。文化认同的关键是文化自觉,加强母语教育既要关注母语根源性这一基本属性,又要关注母语的言说、表达方式的深层定义。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别人、吸纳多元文化,自觉地担负起发现自己、丰富人类文化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多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少年儿童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爱国情感、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母语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留住学生的精神之根,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张礼艳 《海外英语》2011,(13):219-220
在文化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国文化典籍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典籍外译,对于传播发展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西文化融合、保持中国的文化身份来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肩负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译者,应以母语的语言文化为归宿,采用异化手段为基本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扶丹 《文教资料》2009,(10):160-161
在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共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面临边缘化的危险.民族高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阵地,如何发挥自身的特殊功能和价值有效地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目前摆在大家面前的又一重大难题.本文指出可以通过:多元文化教育的开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采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时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及与主流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母语教育不仅是个人获得民族共同语应用技能之必须,同时对培养人们的民族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母语教育却不断弱化,大学生母语素养的整体状况堪忧。为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母语素养,政府相关部门应站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为母语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应切实提高母语教育课程的课程地位,加强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母语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向历史纵深的日益提速,以母语为载体和象征的多元文化之深度博弈已经不可回避。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外学界已经提出了以充满活力的新概念“核心英语”作为全球多元文化博弈的核心竞争力。从积极的意义而言,这种挑战和契机并存的全球化逻辑,必然推动中国母语教育范式发生一次历史性的重大蜕变。积极语用教育的新思维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母语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母语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主要的语言教育形式,它通过语言来传承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而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学科,它通过语言来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又通过文化来丰富和发展语言。因此,在母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的今天,我们应站在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母语教育。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认同与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个民族都在借助体育文化来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弘扬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期形成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认同。但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却在全球化背景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当前,如何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关系,达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认同,从而进一步探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道路是摆在当前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母语——汉语教育及其承载的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母语教育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塑造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汉语教育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困境令人忧心.其根源在于时代发生的剧烈变化、教育导向出现的偏差以及主流社会出现的某些“噪音”所致.爱国,从尊重母语开始.保护与热爱母语是当下中国的政治生态、社会生活与民族文化良性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21世纪的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传播与发展,这一态势必定会影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了母语文化导入大学英语课堂的重要性:1)全球化时代英语教育的跨文化特征;2)语言教学中的语境真实和文化真实问题;3)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母语文化的探索实践。基于上述考察,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我们倡导全球化环境下中国外语教育的人文主义教学理念,那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母语文化是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策略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主流文化扩散蔓延,世界各个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不断缩小,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日益削弱,一些民族的文化有被吞噬的危险。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厚重的国家意义与教育价值。本文在总结幼儿民族文化教育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阻碍幼儿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三方面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鞠晨曦 《湖南教育》2013,(12):26-27
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都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是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另一个是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在教育中,外语教育和母语教育是不可能等量齐观的。中小学生学外语,主要目的在于对语言工具的掌握;母语教育则不同,在读书识字的同时,了解、领会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是母语教育的重要功能。而现实的情况是,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都发生了变异。随着试题越来越标准化,解题越来越技巧化,母语教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认同视角看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正面临着文化认同的危机。作为社会子系统中的教育与文化,二者关系密切。如何充分利用教育的文化功能,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危机,理应成为教育研究的题中之义。基于文化认同视角,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是互相诉求的,应该在有所选择的基础上加大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比重。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熏陶,以文化解读文化,并能做到“破”与“立”相结合,从而发挥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加强国人的文化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  相似文献   

18.
叶波  范蔚 《培训与研究》2008,25(11):99-10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正面临着文化认同的危机。作为社会子系统中的教育与文化,二者关系密切。如何充分利用教育的文化功能,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危机,理应成为教育研究的题中之义。基于文化认同视角,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是互相诉求的,应该在有所选择的基础上加大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比重。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熏陶,以文化解读文化,并能做到“破”与“立”相结合,从而发挥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加强国人的文化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在各民族相互交流不断加速的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或趋同或融合或并存.在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中,如何保护各民族的历史遗存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同时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在各民族相互交流不断加速的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或趋同或融合或并存。在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中,如何保护各民族的历史遗存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同时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