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双师”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总体不太严重,其倦怠程度依次为行业知识缺失感最强,低成就感次之,情感衰竭一般,去个性化最弱;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受性别、学历、教龄、职称、周课时等变量因素影响,相关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高职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缓解其职业倦怠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分析高职院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角度探讨解决高职两课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洪茹 《教师》2014,(26):120-120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受社会、院校、职业、个人等各种因素影响,易产生心理不平衡而导致职业倦怠问题的发生。本文通过对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缓解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方法,旨在为缓解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促进他们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显现,它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师、教学工作及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因此,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影响,探究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对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身心健康水平、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年龄、职称、婚姻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社会评价、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教师工作压力等方面探讨了造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借助组织支持理论分析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影响因素包括:教学工作量大,工作重复单一;不合理的薪酬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公平的组织文化氛围;特殊的领导风格和不科学的领导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干预策略:以人为本,积极塑造有凝聚力的校园文化;树立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体制;改进完善学校领导方式,提高高职教师的责任心和自主性;加强教师激励,凝聚集体的智慧,点燃教师激情.  相似文献   

7.
以地方高职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为切入点,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点计分法对教师工作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数据进行数理转换统计并分析,并对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进行研究探讨。从社会、学校以及个人角度,提出应从提高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给予教师身份认同感;营造良好教师工作氛围,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构建教师发展合理路径,加强教师自身学习等方面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促进教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对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应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在教育理念、知识和智能结构、教学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内驱力在他们的工作投入和专业发展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会严重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利于新课程改革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各个层面共同作多方面的努力。目前,从教师评价改革入手,建立有利于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只有把握住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找到教师发展性评价与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契合点,才能使教师发展性评价在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上发挥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82):1-2
1974年,弗登伯格首次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已呈现蔓延状态,这将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教师职业倦怠对高职院校建设发展关键时期的负面影响,本文从社会重视、学校引导、提高生源质量和教师自我调适等几个角度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缓解相关策略,以期能够改善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应对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胡英芹 《文教资料》2011,(27):236-237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挑战,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显现。因此,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影响,探讨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对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身心健康水平、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表现在教师职业生活中的系列消极心理和行为中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尽管早已有之,且难以完全避免和消除。但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及其对教育的期待以及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更为普遍和严重。有学者甚至称这种现象为“教育中的危机”。为解决此问题,必须在调查分析基础上从管理心理学视角深入分析生发于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组织管理根源及其干预路径与策略。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人性假设偏差和教师评价中的理性主义泛滥与人文关怀缺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组织管理根源;实施以权变理论为指导的管理并彰显学校教师评价的人文关怀,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心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对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应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在教育理念、知识和智能结构、教学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内驱力在他们的工作投入和专业发展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会严重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利于新课程改革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各个层面共同作多方面的努力。目前,从教师评价改革入手,建立有利于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只有把握住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找到教师发展性评价与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契合点,才能使教师发展性评价在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上发挥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倦怠会对教学、学生及教育等产生一系列的危害。文章从社会、教师本身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从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以及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师作为高职教育的中坚力量,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动性的发挥对提高高职教育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对高职教育的教育模式、经费来源、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继续教育、高职教师任职资格、薪酬待遇、社会地位加以规范,充分调动了高职教师的积极性,为高职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保证了高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活力,值得我国高职教育工作者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消解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较为突出.为此,要消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努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完善激励考评机制,强化教师发展指导.  相似文献   

16.
职业倦怠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较为突出.为此,要消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努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完善激励考评机制,强化教师发展指导.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广州市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调查问卷》为工具,对广州市15所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广州市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群体存在着明显的职业倦怠现象,其中情感枯竭现象和低成就感倾向比较严重,同时存在轻度的去人性化倾向。作者认为教师的性别、获奖情况、学校性质、班级生源、工作量、工作压力、学生基础、角色地位等是造成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源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因素。内在因素包括教师的自我职业认同、知识结构和自身性格特点。外在因素则指的是社会对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教师的认可度、教学和科研压力以及学校的管理评价体系等。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教师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而且给学生和社会也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逐步显现出来,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预防和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人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高职教师预防和走出职业倦怠,体验工作的成就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我国高职教育健康有序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连续和过度的压力影响下,难以获取足够的缓冲资源,而产生厌倦和畏惧教育教学工作的身心状态。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个特殊曲“高原期”,其原因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必须确保教师的应有地位,同时加强教师的学校激励哥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