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语言与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化对语言的干扰表现在化典故的干扰、价值观的干扰、非语言交际的干扰等方面。举办“化讲座”是英语教学中传播化知识的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对中外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化交际水平,是现代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目前,对中学英语化导入的教学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英语的化导入包括干扰语言交际的化因素,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词语的化内涵,中西方价值观念及思维习惯上的差异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曹曼 《培训与研究》2005,22(1):16-19
本试图分析言语交际行为中的化干扰现象,研究语言规约和化规约在中西化中的差异。从言语交际的层面,探讨问候、称谓、称赞、禁忌和委婉等社交礼节用语的语言、化差异和交际障碍,并分析造成交际障碍的化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4.
深层文化迁移与社交语用失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化密不可分。一个人“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习得化”。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化差异会引起化干扰,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化负迁移。因此,了解本族语与目的语的化差异,特别是深层的,不易被察觉的观念化的差异,以及他们对交际风格和语用规则的影响,都将有助于学习提高外语语言技能,增强社交场合的语用得体性,具备克服跨化交际障碍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学习同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到化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儿童语言习得是心理学,心理语言和语言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不同的字符号,化观念,性别角色及化环境的影响着儿童习得语言的方式,速度及重点。而掌握儿童习得的特点,可以大大促进儿童语言习得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化密不可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忽视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必然给学生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本从化干扰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化干扰的几种表现形式,最后提出了预防和克服化干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现代外语教学中,化干扰是公认的教学“难题”之一,有人甚至认为它比不理解更为可怕。从语言教学上,重语言形式,轻化导入及跨化意识的培养。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采用“听说法”和“语法——翻译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某种语言结构(如句子、词汇等)来达到使学生掌握语言的目的。他们都  相似文献   

8.
外语习得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化教学。不同化之间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呈现出不同的化形态,反映到作为化载体的语言上则表现为语言表达的差异。母语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对目的语的学习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迁移作用。由于母语化负迁移造成理解错误,或使交际陷入尴尬境地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何逐步了解目的语国家的化、增强化差异意识,克服母语化的负迁移现象,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学习一门语言意味着学习它的化。学习化必须通过语言进行学习,语言代表化的各个方面。没有语言作为正规或非正规的学习手段,就绝不可能学到任何化。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化行为的最重要形式,它既是化的组成部分,又是化的重要载体。英汉两种语言因不同的化背景而产生了所指意义的不同,对一种语言的所指意义的理解,需非本族语的人从该种语言具体语境及化内涵因素上考虑,否则将造成交际的困难或失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论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汉语学习的文化干扰因素及排除文化干扰因素的策略,阐明了如何在汉语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的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尽快、有效地转变成交际能力,不断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英语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英语学习对于世界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要学好英语就要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要将语言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统一起来,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达到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当今的外语教学中,联系文化学习语言这一命题,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缺乏对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会经常导致英语学习中文化干扰,文化休克的现象发生。因此,教师应把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当作英语教学的有机部分予以重视。鉴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西方文化基础薄弱,课时少这一特点,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讲授应遵循实用性原则,针对教材出现的具体的文化现象随语随文加以诠释,帮助学生尽快获得一种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对英美原文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14.
文化干扰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难题.本文从语言、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说明翻译教学中文化导入和进行英汉文化对比的重要性,从翻译教学的角度介绍了文化导入的原则和内容,并以教学中的翻译实例从语言结构、语义、语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英汉文化进行对比,旨在把文化教学贯穿于翻译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负迁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运用产生正迁移或负迁移作用。在英语和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积极利用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克服文化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母语干扰与文化干扰现象是国内外迁移研究的两项重要内容 ,但本文作者认为 ,由于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 ,母语干扰与文化干扰之间也应该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为探讨这一联系 ,本文选取了中国学生英语作文在句法与篇章上存在的迁移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 ,认为这些作文中一些使英语本族人感到陌生 ,甚至不能接受的特点不仅是汉语干扰的结果 ,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干扰的产物。具体来说 ,由于中国人与美国人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思维模式 ,而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语篇的语言特色与修辞传统 ,中国学生在对此不甚了解的情况下 ,就会把汉语在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影响下形成的某些特色带入到所作的英语作文当中 ,从而形成了干扰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当前外语课程教学在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着片面强调语言知识教学,忽视中西方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导入、缺乏文化理解力培养的局限性。语言与文化具有发生学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外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念、文化差异的导入,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理解力。文化回应是基于语言学立场与文化立场整合的外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学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是文学语言的内核,它制约着文学语言的表现形式。文学语言虽然是一种具体的文化信息,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它却能反映出纷纭复杂的文化万象。种种文化现象都可以通过文学语言表现出来。本文试图从文学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角度加以论述,阐明文学语言是受到各个层面文化的制约与影响的。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交流、保存和传承的工具.语言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学习的过程,因此语言学习在学习者文化身份的构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文化身份认同也影响着语言的学习.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何正确理解和看待语言学习和文化身份的关系,有助于语言教学和学习者文化身份的保存与维护.  相似文献   

20.
从外语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学习一种语言既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了学习和了解目的语文化;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来看,教授一种语言,同时也在传授一种文化。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外语教学中。从文化因素在交际过程中的影响的角度,阐释了外语教学体系中语言、文化和言语的关系,同时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