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本文利用2002-2016年27个工业产业的面板数据探究全球生产网络下服务内容嵌入方向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服务转型过程中在不同类型行业中嵌入结果不同,明确服务要素嵌入重点、形成新动能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步骤。结果表明:整体产业利用生产性服务仍然更偏向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当前服务化陷阱依然存在,相对于高端技术产业,中低端制造产业问题更为严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当前高端制造业发展,服务素质偏低,降低了制造业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服务化是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针对制造业服务化探讨了企业人均能源消耗、产业链升级、创新能力对企业生产率的共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生产率正相关,但受到企业人均能源消耗的负向调节作用。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了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正向关系。结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胡查平  汪涛  朱丽娅 《科研管理》2018,39(5):129-137
制造业向服务化战略转型已深受业界关注。但对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过程中应具备何种企业特殊能力以支撑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这一问题在过往研究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拟从企业能力理论出发,以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过程中应具备何种相关特殊类型能力以支撑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实现为研究视角。通过对珠三角、长三角、华中经济区200家不同行业的典型制造业服务化企业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研究发现:与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类型保持相对匹配的企业特定情境能力在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中扮演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根据广东省2010-2017年16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制造业数字化对其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制造业数字化对提升其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主要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制造业生产率两个渠道实现对其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升级。行业异质性研究显示,制造业数字化能显著促进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但由于核心技术缺失,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促进效果不明显。因此,应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发展,促进其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不同类型制造业要因地制宜制定数字化发展措施;完善信贷、财税、数字知识产权和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数字化人才培养等相关政策制度,加大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在服务经济转型浪潮下,服务化是我国先进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摆脱全球价值链困境的重要手段。以动态能力理论为研究视角,引入技术多元化,并构建先进制造企业GVC升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2015—2021年中国先进制造业101家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动态能力、技术多元化与先进制造企业GVC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可以正向影响其GVC升级水平,动态能力在二者关系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技术多元化能够正向调节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化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对于指导先进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实现企业GVC升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数字经济水平细分为数字基础建设水平、数字化产业发展水平、以及数字技术创新科研水平三个方面,依托浙江省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后的熵值法探索这三类因素对传统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三种因素均能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其中数字技术创新科研水平由于其成果应用具有较小的时滞性,发挥的正向影响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效应领域定量化探究产业环境、要素流动、技术创新等维度的影响研究较少的现状,从产业环境、要素流动和产业转型升级三大维度对影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的传导机制开展定量研究。基于要素流动的视角,将技术创新因子纳入要素流动范畴,并根据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密集度与产业要素优化效率关系,将制造业转型升级分解为创新性转型和要素性转型两种类型,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14—2016年、2018—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产业环境优化能显著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其中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效应最大,该指数每增加1%则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提高6.80~6.94,产业吸引力、碳值控制、政府创新激励次之,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环境规制呈现抑制效应;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在两种分解效应中均为正向驱动作用,但政府政策调控对制造业创新性转型有激励作用而对要素性转型有阻碍作用。(2)要素流动能显著直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并发挥部分中介效能,驱动效果表现为“技术>资本>劳动力”,中介能力依次为“资本>技术>劳动力”。(3)技术、资本、劳动力3种主要要素的跨区...  相似文献   

8.
王娟  张鹏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4):154-163
利用2002—2016年我国27个工业产业的面板数据,探究全球生产网络下服务内容嵌入方式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我国制造业服务转型过程中,不同类型行业中服务内容嵌入结果不同,明确服务要素嵌入重点、形成新动能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步骤。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产业利用生产性服务仍然更偏向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当前"服务化陷阱"依然存在,相对于高端技术产业,中低端制造产业问题更为严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当前高端制造业发展,服务素质偏低降低了制造业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产业变革和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双重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粗放型的低端代工生产模式已难以持续。代工模式割裂了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效联系,使得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微笑价值曲线的“洼地”,产业价值链增值能力弱。随着全球经济的“软化”发展,服务化增值已成为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主要增值点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服务化转型为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价值链由于其驱动力不同,“服务化”增值的重心也有所不同,对此,本文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服务化增强型价值链优化路径,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资源能力情况选择不同的服务化战略,以最终实现制造业价值链基于服务化增值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技术创新理论与知识资本理论,首先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了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机制,以及基于知识资本的中介作用机制,其中将知识资本界定为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和创新设施资本三个维度,之后利用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直接影响机制看,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该影响效应存在着行业异质性;从制造业行业异质性视角看,制造业服务化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却是显著的,但影响效应不存在着差异性;从服务要素投入行业异质性视角看,低端服务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服务化效应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高端服务要素投入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中介作用机制看,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和创新设施资本是制造业服务化影响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渠道,其中创新设施资本的中介作用效应最大,研发资本的中介作用效应最小。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市为例,运用DEA和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2010-2016年重庆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代表性的4个细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评价。研究结果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部分:静态评价结果发现重庆市高端装备制业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但有部分行业未能达到DEA有效,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最弱的,主要原因是R&D人员以及技术经费出现了投入冗余;动态结果发现2010-2016年间重庆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缓慢上升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技术效率的贡献度并不大。最后得到继续加强人才、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合作关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全球化和绿色化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此构建制造业产业升级对低碳技术创新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制造业发展水平在促进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中产业结构升级对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产业转型升级对制造业全球化水平具有消极影响,而制造业绿色化水平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SBM和三阶段DEA模型评价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率;同时,对陕西省进行效率分解.研究发现政府支持力度、信息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等产业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均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陕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还与DEA相对有效区域有较大差距,其中纯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4.
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细分为四类子行业,运用区位熵的方法测算行业整体集聚度和各子行业的集聚水平,并以浙江省2008--2017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多元回归计量模型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整体集聚和各子行业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整体集聚明显有利于制造业结构升级,而各个子行业集聚对制造结构升级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河南省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型工业比重大、对资源和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高,先进制造业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业相对滞后以及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集群经济实力弱等.制造业升级面临的约束条件和制约因素主要有资本深化与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的矛盾、制造业规模扩张与城市化发展滞后的矛盾、制造业升级与对价值链低端环节依赖的矛盾以及体制、机制和认识上的原因.河南需要通过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以及产业集聚区建设等方式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温婷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143-153
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研究。以全国239个地级城市为样本,在地理距离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分别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定量测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比较其行业差异。结果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整体集聚不仅能够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还对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且经济发展特征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影响更大;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对本地及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各异,其中信息服务业集聚促进作用最大,其余依次为物流业集聚、金融业集聚,科技服务业集聚和商务服务业集聚。  相似文献   

17.
陈伟宏  王娟  张鹏  曾萍 《科研管理》2021,42(9):79-86
针对现有服务要素内容作用方式、重点不清晰的问题,基于2002—2015年中国工业面板数据,构建嵌入在全球价值链中制造业服务化投入与技术溢出协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理论模型。实证表明:(1)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并不一定有助于优化制造业服务化投入与技术溢出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效果;(2)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有效利用不同服务内容投入、促进要素资源重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更为重要;(3)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跃迁过程中,要素投入内容重点和方式发生改变。本文为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