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全球创新发展绩效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科学监测创新发展绩效格局演进方向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界定了“国家格局”、“格局分析方法”、“国家格局分析方法”等基本概念,研究提出了国家创新发展绩效格局二维分析方法,并选择40个国家创新发展指数和创新能力指数及其子指数排名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三个结论:(1)基于国家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发展水平指数排名,采用K-均值聚类法将40个国家分为四类,即创新引领型国家、创新先进型国家、创新追赶型国家和非常规创新追赶型国家;(2)增加辅助特征量“人均GDP”以气泡图形式分析国家创新发展绩效格局的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衡量)较高的国家,其创新发展指数与创新能力指数通常排名也较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家创新发展绩效高度正相关;(3)分别增加辅助特征量“GDP”和“人均GDP”以气泡图形式分析国家创新能力格局的研究发现,经济规模(以GDP衡量)较大的国家,其创新实力指数排名通常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衡量)较高的国家,其创新效力指数排名通常较高。  相似文献   

2.
国家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的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凤  霍国庆 《科研管理》2007,28(2):35-42
提高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绩效,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开展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绩效评价,可以为提高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提供政策依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绩效评价模型。创新绩效模型包括:创新产出、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包括人均创新产出和单位经费创新产出)的概念模型。测度方法包括:创新产出、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的测度方法。本文对19个国家科研机构过去9年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统计分析,发现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存在“单位经费创新产出的递减效应”;当人均科研经费投入超过某个临界值时,“单位经费创新产出”将会出现递减。同时,本文分析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曲冠楠  陈劲  梅亮 《科学学研究》2020,38(11):2058-2067
经济社会发展从“规模与效率”向“价值与意义”的转向是新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征。作为引导创新主体主动关注社会需求与未来发展的创新范式,有意义的创新(Meaningful Innovation, MI)之兴起体现了人文精神与哲学思考在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中的“回归”。研究基于复杂系统视角,探索有意义创新的前因问题。研究构建了整合有意义的创新与“双元创新能力”(Ambidextrous Innovation Capability, AIC)的交互耦合框架,认为创新意义的价值发现是探索式学习的过程,而其价值转化是利用式学习的过程。面对资源的约束与环境的挑战,企业应当发展双元创新能力实现资源协同,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协调效率逻辑与意义逻辑,兼顾企业利益与社会福利,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引入点格局分析方法,以湖南省2013年专利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细粒度的专利地址空间数据,分析了湖南省创新活动空间点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湖南省创新活动呈现以长株潭地区为中心,向外逐渐递减的“核心-边缘”空间异质性结构,且创新活动空间集聚的最佳地理尺度在20km-21km之间。同时创新活动空间分布强度受到每平方公里GDP和最近道路距离两个因素的显著影响,且由于经济活跃度非连续性的存在造成了每平方公里GDP对创新活动的差异影响。文章认为鼓励创新发展的政策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应该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激励,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则强调道路通达性对加强创新溢出和创新融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国外创新政策文献为研究数据。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外创新政策研究进行量化分析和影响力分析;其次,运用LDA主题模型进行文本挖掘,提炼出产业发展、国家创新政策以及创新政策工具运用、技术创新政策效应评估、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政策等六个研究主题;最后,采用CARROT文献聚类及关键词突现方法,剖析国外创新政策研究新趋势,结果表明创新政策中有关“知识”、“政策绩效”、“数据运用”、“实证研究”以及“政策动态变化研究”是主要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金融合作提升“一带一路”区域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融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对于沿线国家区域创新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速度增长加快,同时在沿线国家申请专利数量也呈现相同趋势,说明金融合作提升了“一带一路”区域创新水平。本文从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出发,梳理影响区域创新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金融合作对区域创新的影响,重点从金融体系、FDI和OFDI三方面研究其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之后对“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现状进行综述,从投融资合作、金融服务合作、信用合作、金融监管合作等方面,对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现状与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立足于“一带一路”国家视角,探讨金融合作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路径,提出了金融合作提升“一带一路”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框架,以及新的研究方向,为推进“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合作与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绩效”角度建立科技大国指标体系和科技强国指标体系,衡量国家科技总量和人均发展水平,对比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和中国2004-2017年指标数据,分析中国建设科技大国与强国的发展趋势。利用标杆分析法和专家赋权分析方法得出科技大国与强国评分,计算出科技强国综合指数,并运用灰色Verhulst模型和GM(1,1)模型预测2020-2035年美国等6个国家的科技强国评分和科技强国综合指数。得出结论:目前中国已成为科技大国,但与科技强国还有一定距离,到2035年,中国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科技强国综合指数超过法国,与英国基本持平,与日本、德国差距缩小,但同美国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8.
李玲  陶厚永 《科学学研究》2019,37(5):930-939
本文由政府产权边界、行政边界与企业产权边界的互动派生出四种政府管控模式。通过构建政企互动的多主体模型和模拟仿真来检验四种政府管控模式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双向分离模式下,创新投入高,创新绩效好;(2)通过对比“行政固定效应”与“产权固定效应”,双向集权管控模式下行政破坏力更强,企业适应力滞后,存在“创新惰性”;(3)单向产权管控模式下, 随着参数 值的不断增大,创新投入动力不足,创新绩效偏低;(4)单向行政管控模式下,随着参数 的加强,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不断下降,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不高。最后,针对不同政府管控模式,提出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彩明  李健 《科研管理》2019,40(6):29-42
绿色创新是新时代下区域持续健康发展和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对绿色创新绩效的评价是区域提升绿色创新发展质量的基本前提。文章从界定绿色创新绩效的内涵出发,认为绿色创新绩效是过程维度下的“转化效率”与结果维度下的“产出效益”两方面的集成,并依据转化效率与产出效益的高低组合将绿色创新绩效划分成四种水平。在此基础上,选用2005-2015中国30个省市地区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各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及其时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考察期内中国绿色创新绩效水平整体呈现波动变化,其中半数以上区域仍处于“低效率、低产出”水平状态,绿色创新的产出与效率已经逐渐实现均衡发展;②绿色创新绩效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最高,其他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后,提出了中国区域未来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取得高绩效水平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艳 《科研管理》2010,31(1):134-146
摘要:本文以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的视角,构建了高校社会资本对组织创新、教学与科研绩效产生影响的概念模型,并以我国69家高校作为调研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检验了涵盖高校内外部社会网络的高校社会资本三维度的测量模型是可行有效的;证实了组织创新在高校社会资本影响教学与科研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解析了内、外部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关系维、认知维对教学与科研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方面的效应差异及其交互作用。找到了高校关系维社会资本会对组织创新产生负效应的路径,论证了“强关系”和“过度信任”会产生负作用;但是综合高校内、外部社会资本各维度水平的交互总效应,它们对教学与科研绩效水平、组织创新能力的影响仍然是正向显著的。同时,本文也考察了“学校属性”、“办学历史”、“211工程”、“985工程”、“地理区域”作为控制变量对于高校教学与科研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江苏省城市网络空间功能提升、区域经济优化和一体化发展,通过构建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城市综合能力代替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创新空间关联实证分析,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QAP回归分析法对江苏省城市创新空间关联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扮演主动者角色的是处于创新网络中心位置的城市,其以自身资源和优势带动其他城市创新发展;(2)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可以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合作圈,充分发挥创新主体间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技术、知识和信息等创新资源在城市之间流动,积极引导其他城市进行自主创新;(3)位于创新空间结构的非中心位置的城市应加强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不断完善创新环境.并对江苏省创新发展提出对非中心位置城市实行创新帮扶和人才政策上的倾斜、推动创新中心城市与其合作,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交通通信等合作,以及加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岛县的经济增长与综合实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海域中面积在500m2以上的海岛6 500多个,12个海岛县共有海岛1 738个,占全国海岛的27%,占全国有人居住海岛(433个)的40.6%。12个海岛县共有岛陆面积4 087km2,占全国海岛面积的(包括台湾岛、海南岛)5.1%。海岸线总长4 411km,占全国岛屿岸线(14 000km)的31.5%。我国12个海岛县分散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中,由于所处的海域位置、海洋与岛陆资源丰度以及受市场机制、社会经济状况、资源开发力度与行政区经济的影响,各海岛县经济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根据海岛县的区位特点以及资源的开发,海岛经济有了较快的增长。12个海岛县的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为12.05×108元,到2005年达到656.42×108元;人均GDP,1980年为473.5元,2005年为22 325元,分别递增17.3%和16.7%。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从1980年的40.7∶34.9∶24.4,到2005年为19.4∶41.3∶39.3。根据12个海岛县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应用“三轴图方法”,绘制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图。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海岛县的经济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估研究并进行排序,从而为各海岛县经济的进一步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创新价值链视角(知识创新、科研创新、产品转化创新三阶段)分析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空间非均衡与收敛特征。研究发现,(1)省域知识创新和产品转化创新活动的空间非均衡程度逐渐改善,而科研创新活动水平则呈现出"马太效应"和"发散趋势";(2)八大区域在科研创新和产品转创新活动的发展水平和空间非均衡程度基本一致;(3)地区间差异是三类创新活动水平空间非均衡的主要来源,区域间非均衡贡献程度随着创新价值链阶段上升不断提高;(4)三类创新活动都存在条件β收敛,在校大学生人数、市场化水平对知识创新水平增长有显著正影响,人均GDP对科研创新水平增长有显著正影响,人均GDP和市场化水平对产品转化创新水平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安徽省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发展不平衡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从环境、投入、产出、效率和绩效等方面构建区际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熵权法(AHP-EWM)综合评价安徽省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省内区际间科技创新能力存在巨大差异,但资源禀赋类似地区却呈现出一定程度相似性,部分...  相似文献   

15.
区域人均生态足迹的社会经济驱动模型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做为一种偏重生态的可持续评估手段,生态足迹方法往往难以全面地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少学者主张将生态足迹指标与其它社会经济指标相结合,以创建复合指标的方法来评估区域生态-经济协调性,从而弥补生态足迹方法的这一不足。不过,该手段忽视了生态足迹指标本身同相关社会经济指标的内在联系。因此,笔者试图对生态足迹的社会经济驱动作用做出相关分析,研究建立了江苏省1995年~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时间序列作为模型因变量,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占用变化的作用机理选择了8个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检验结果令人满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手段揭示了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对人均生态足迹的强烈驱动作用。模型结果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江苏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安徽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与其科创能力水平发展不平衡关系密切。通过从环境、投入、产出 、效率和绩效等方面构建区际科创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 EWM法综合评价了安徽省各地区科创能力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安徽省区际间科创能力存在巨大差异,但资源禀赋类似地区却呈现出一定程度相似性;科创水平较高地区对周边辐射能力仍较弱;部分地区科创能力综合排名与其细分排名不匹配;基础服务设施是吸引科创人才的重要因素;合肥、芜湖、滁州和马鞍山对安徽全省科创成果的贡献率最大。鉴于此,安徽省应建立科创资源共建共享与合作交流平台以及科创效率综合评价机制,实施“三管齐下”科创人才引培战略,破解其科创产出成果偏低和区际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从而推动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源型城市发展水平评价中,传统GDP方法没有考虑环境污染、资源损耗等因素,没有考虑可持续发展。本文尝试在可操作性和全面性前提下对绿色GDP和真实储蓄率评价方法进行改进,重点探讨固定资本折旧、资源变化和污染损失的计算,同时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系统分析与模糊分析相结合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用此评价体系本文对大庆市2003年-2007年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发现: ①从2003年到2007年,大庆市GDP年均增长12.8%,绿色GDP年均增长13.3%,真实储蓄年均增长15.7%,从数字上来看,绿色GDP比GDP要少近1/6,真实储蓄比绿色GDP略少;②2003年-2007年大庆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灰色关联综合指数比2003年增长1.22倍,其中经济指标贡献最大,资源与环境指标其次,社会指标贡献最小。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给出大庆市应积极鼓励非油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88-2007年北京城市环境可持续性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北京城市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1988-2007年北京城市环境可持续性动态.结果发现:1988-2007年,北京城市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胁迫、环境效应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拐点分别出现在1991年和1998年;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响应水平持续提高;综合环境可持续性水平呈先降低后提高的趋势,其拐点出现在1990年,目前仍处于较不可持续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人类胁迫、环境效应、社会响应和综合环境可持续性均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胁迫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U"型变化趋势;环境效应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倒"U"型变化趋势;社会响应和综合环境可持续性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对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9.
 提高创新策源能力既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应对当今国际挑战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对创新策源能力内涵的梳理,从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四个方面,选取40个三级指标,构建区域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1个省市区的统计数据,运用AHP-TOPSIS法确定创新策源能力评价值,利用SOM算法进行聚类分析,确定区域创新能力等级。本评价方法有助于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评价和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