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时见  王远 《教育科学》2021,37(5):72-79
"一带一路"建设为跨境民族教育由传统的边疆民族教育定位向现代化的跨境开放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开辟了新的空间.跨境民族教育转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理论指引,以世界普遍交往的总趋势为历史依据,以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为实践基础,形成完整的逻辑理路.跨境民族教育转型发展是多重的样态变革,表现为以边界突破为特征的空间样态,以文化融通为特征的文化样态和以嵌合发展为特征的实践样态.跨境民族教育的实践要朝着既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又有助于跨境民族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迈进.基于这一转型思路,跨境民族教育要更新教育发展理念,建构普惠发展的制度体系;强化社会治理功能,促进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带动跨境民族区域教育的整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空间贫困理论在贫困治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容易陷入低水平应用状态。通过对贵州省德江县跨区域移民的实证分析,探讨了跨区域移民多重空间重塑问题。德江县跨区域移民通过城镇化集中安置方式,在经济开发区建设移民新区、安置就业、增加后续社会支持等措施全方位拓展移民生计空间。但德江县跨区域移民面临社会资本重构障碍、文化与心理适应困境及扶持移民的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应进行移民社区生活实践的社会建构、走高质量城镇化安置、进行跨区域移民行政协调与区域合作、积极发展循证扶贫等方式进行移民多重空间重塑的策略创新。德江县跨区域移民的启示:科学的贫困治理应由自然地理空间向多重空间优化,重塑移民多重生计空间。  相似文献   

3.
跨境文脉是跨多个行政区域,并具有同一历史文化事件渊源,或同一民族文化传承,或同一文化元素和历史记忆的特定相邻文化空间。以跨境文脉为平台,实施区域合作战略有利于形成更高级的区域文化产业耗散结构系统。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跨境文脉资源,享有国家政策的"利好",这是打破低级有序,实现高级有序文化产业耗散结构系统的有利条件。西部地区应加强区域协同,共建区域品牌,共享区域文化资源,走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后人类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人类思维方式的质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非人类的边界变得模糊和消除。理查德·鲍尔斯的小说《奥菲奥》彰显了超越生命、跨越边界、万物相连的后人类理念。从后人类主义的视角探究了小说呈现给读者的人与动物等非人类之间的多重关系,旨在引发人们关注跨物种平等共存、和谐相依的后人类愿景。  相似文献   

5.
过去十多年,高等教育全球化市场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跨境分校在世界范围的迅速扩张.为了提高国际声望、探寻新的高等教育市场,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纷纷在其他国家建立跨境分校.本文首先简要描述了跨境分校在国际范围的发展现状和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了这类办学机构遇到的来自办学理念、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挑战.最后结合在华跨境分校的办学经验和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跨境分校未来发展的政策议题.  相似文献   

6.
"跨境婚姻"是特殊地域下客观存在的一种主体社会实践,也是国家主权意识下构建出的一种社会制度新形式,更是一种蕴含了经济、认同、适应等丰富文化内涵的人群互动方式。边民跨境婚姻的研究中首先需要关注到此社会行为的形成背景,其次要给跨境婚姻中的主体性差异以充分关注,最后还应对跨境婚姻及家庭所面临的困境及个人、社会、国家问题展开分析,将结构探讨与社会互动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基于此研究视角,我们采用人类学个案分析方法对镇康县的中缅跨境婚姻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继终身教育之后,人类教育将步入“跨界教育”的时代。学会跨界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存之外的第五大人类学习的支柱。如何“跨以成人”、“跨界生长”,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问题。跨界教育的产生,根植于人及其创造的可能性与多样性;人类存在并经历了教育空间、教育时间、教育内容和教育主体等不同类型的跨界教育。跨界教育的前期研究,围绕着“是什么”、“跨什么”、“谁来跨”、“如何跨”等议题展开。跨界教育的内涵,是一个多元性、层次化的复杂结构,由预设、性质、对象、目标与内容等不同要素综合构成。跨界教育带来新的教育体系,包括教育实践体系、教育理论体系与教育政策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全面展开,使科技和信息成为21世纪的主题,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让人相识、相知,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其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互联网+"模式出现,在这一背景下,电子商务业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进行交易。而全球化的趋势又造就了我国跨境电商的产生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跨境电子商务在许多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但它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何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及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距离远近会从社会文化、学习过程及价值观冲突等方面给留学生跨境适应带来影响,对此许多学者从不同维度进行了研究.我们参考Black提出的跨文化适应测量维度,从总体适应、人际交往适应以及学业适应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调查以及追踪观察与访谈;采用SPSS18.0处理数据,结合文化距离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等国留学生各方面适应困难居于东盟各国之首,在文化适应、专业适应、参与活动等方面也体现出明显差异.这总体上符合文化距离近、跨境适应压力小,文化距离远、跨境适应压力大的客观描述.作者还依据上述结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倡议为共建国家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对于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跨境电商人才的支撑。文章通过Python程序,以“前程无忧”招聘网站跨境电商企业招聘信息数据作为样本,利用文本挖掘、词频分析、可视化呈现等方式,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岗位基本要求、专业技能需求等进行研究,并以促进跨境电商逐步向更加规范和有序的方向发展为目标,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地域、环境、文化、技术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罗布人传统社会形成了以渔猎为主的生计方式,同时罗布人还尽量采取其他生计方式以弥补食物的不足。改革开放后,随着新的农业技术的引进和国家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罗布人的生计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两个跨境民族即中亚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方面来进行比较,探讨其二者的共性和个性特征,进而考察中亚跨境民族的形成根源和存在现状。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快速传播,经济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国电影逐渐加入了世界电影市场的跨国、跨区、跨境的生产、销售、放映和消费的网络。中国电影的未来走向,跨境合拍影片必然是一个主流制作趋势,电影是各种文化传播、情感价值和意识形态汇聚的场域,在跨境合拍这一潮流之下,必然会促进中国电影工业的日趋完善,更新中国电影现有的发展格局与观念,跨境合拍片以多元的方式应对着不同国家和地区差异性的政策、满足不同的文化环境与观众的观赏期待,从而呈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指向,由此给中国电影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得与失,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德西蕾的孩子》是一部以异族通婚为主题的地域小说,再现了跨文化、跨地域和跨种族的空间冲突。在20世纪之交的文学场中,为了迎合通俗杂志对战前南方的文化臆想,文本把混血儿建构为白人克里奥尔人特权的威胁者和侵占者,在家庭、社会与历史的后殖民空间中表征了白人克里奥尔人社群的权力失落。德西蕾的悲剧被归咎为混血儿跨越种族的边界,影射了在北方意识形态挤压下,南方传统社会秩序解体所造成的心理、种族和政治焦虑,反映了肖邦的地域书写策略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5.
跨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好坏,已越来越成为关系到边境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的重要因素;以德宏州为例,对跨境民族学生的基础教育问题进行一些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最新资料评述了《跨境游客保护合作公约草案》,指出了该公约草案的特点和不足之处。该公约草案强调利用接受国已有的司法协助和法律援助等救济方式来帮助跨境游客。公约草案对于提升跨境游客私权利的救济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同时有助于中国司法协助水平的提升。该公约草案填补了该领域国际条约的空白,中国应当在深入研究该公约后支持该公约草案成为具有约束力的公约,以便进一步提升我国保护跨境游客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人才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瓶颈。针对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情况,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对近三年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简要梳理、归纳和评述,以期动态把握校企合作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广西靖西县新靖镇壮语和越南高平省茶岭县广汉村侬语的语言结构特点比较接近,在跨境语言中属于差异较小的类型。二者跨境后之所以还能保持如此高的相似度与跨境历史不长有关,还与两国边民相似的文化、习俗及密切的经济往来有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南通跨境电商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外贸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南通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具有诸多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基于存在的问题,从壮大跨境电商主体规模、加大产业协作力度、构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优化人才培育环境、加快产业信息化建设和推进跨境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南通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侯江华 《考试周刊》2012,(40):78-79
网络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往行为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交往哲学理论是把交往放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本文谈谈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利用虚拟网络交往的优势进行实践教学的原则、步骤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