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颖鲜活,独特奇异,是一种有强烈吸引力的趣味。求新求异,人之常情,谁爱看千人一面,谁爱听千腔—声。受众对新闻评论同样提出这样的要求,希望读、听、看了每则新闻评论,都能受到点新触动,懂得点新道理,得到点新启发。我国新闻评论大家都是身体力行求新独创,讲出—段段发人深省的经验之谈,捧出一篇篇新意灼灼的言论精品。近代进步报刊政论传统的奠基者王韬,反对“泥古”,反对刻意模仿和无病呻吟,指出“文章所贵,在乎纪事述情,自抒胸臆,”他在《循环日报》上发表的大量评论,在继承古代杰出政论家优点的同时,又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
论城市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年底以来,江浙地区涌现出多档以新闻评论为主要内容诉求的新闻节目,如江苏广电开辟了《新闻夜宴》,浙江广电的《九点半》和《谁支持谁反对》。城市台中,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率先推出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楼外楼》,杭州综合频道对原有的《十分关注》进行了相应的改造。  相似文献   

3.
广播评论是按照广播的传播特点,运用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采录、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广播新闻体裁。广播评论是通过媒介,面向广大听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见解和看法的一种体裁。广播评论的特点是便于口说耳听。广播这种后起的新闻媒介在移植报刊新闻评论的同时,也按照自己的传播特点逐步改造这种体裁,从而形成了不同于报刊评论的表态方式。  相似文献   

4.
小评论,有的“一事一议”,有的“一题一议”。我们把“一事一议”中的“事”称为小评论的新闻材料或新闻由头。这个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作者抒发感情,评论问题的依据。选择好新闻由头,对写好小评论关系极大。为什么有的小评论写得那样活龙活现、栩栩如生,读者看了爱不释手,听众听了不厌其烦呢?我觉得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由头的选择。有许多小评论,读者、听众一看一听前面的新闻由头,便不由自主地被吸住了,非看完、听完不可。这就说明它的新闻由头选择运用得好。那么,小评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新闻由头呢?我认为它必须典型、准确、应时、新鲜。  相似文献   

5.
如何落笔破题,写好文章的开头,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元人乔梦符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他从不同角度道出了文章开头的重要作用,这同样适应于新闻评论的开头。新闻评论“凤头”的形象引入艺术,是新闻评论常见的一种开篇方法。就是在评论开篇,或讲故事,或描绘环境,或抒发情感,或引用诗文,由此引入对中心论点的论述。评论作者运用亲身经历或阅听知识,叙家常般娓娓道来,把受  相似文献   

6.
1993年4月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早晨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这个收听率很高的新闻节目里,头条播出了记者胡占凡采写的述评《拜金主义要不得》。这篇新闻评论在听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或某人通过新闻媒体,对当时的某件事、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发表的意见和讲述的道理。我认为,一篇评论讲述的道理或意见有人听,听后还表示“是这么个理儿”,这篇评论就算有了反响,而这反响如果达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就可以说该评论产生了反响效应(我们这里所谈的效应显然指的是正效应)。每位新闻评论工作者都在追求自己写出的评论产生反响效应,能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能起到更好的舆论导向作用。新闻评论怎样才能产生反响效应呢?可谈的方面很多,但其中比较重要的我以为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但是有些读者、听众、观众、网民不爱读不爱听的往往有它。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主要的除了评论缺少新思想、新观点、新角度以外,恐怕与评论写法生硬呆板,缺乏文采不无关系。更何况,言之无文,  相似文献   

8.
三、配论的基本要求。 作为新闻评论的一部分,配论同新闻评论除了有着共同的要求以外,又有特殊的要求,主要是以下五点第一,源于新闻,高于新闻。 配论源于新闻,要求配论所阐明的思想、观点,所议论的意见、办法,必须是配源里所蕴含的。高于新闻,要求配论所议论的思想、观点和意见、办法等,虽然是配源里所蕴含的,但并未充分表明和明显展露,受众听了、看了配论,不会感到与配源重复,而是感到有新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视新闻评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评论从业者已认识到新闻选题的重要性。谁拥有高质量的新闻选题,谁就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受众的注意力。那么如何确立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呢?  相似文献   

10.
卢莉 《记者摇篮》2012,(4):38-39
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栏目的开播,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相继成立,新闻评论栏目在观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新闻节目的竞争表现为新闻评论的竞争:在同一城市同时出现几家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同一电视台同时出现几个新闻评论节目;甚至在同一频道内部不同时段也出现多个新闻评论类栏目。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评论从业者已认识到新闻选题的重要性。谁拥有高质量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受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那么如何进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呢?第一,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需要具备典型性、异  相似文献   

11.
广播,从其传播介质特征说,是以声音实现传播效果.广播新闻评论则更应突出以话传神、以听动心的影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以"聆听有思想的新闻"这样广告式的语言强调其新闻与传播的特征,可见受众不但要"听清楚"新闻,还要从新闻中"听出来"思想,广播新闻评论则更应让受众"听明白"观点.听觉的要求首先是悦耳,其次是赏心,让点睛的话语赏心悦耳,也就成了广播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如何做到赏心悦耳,写作时如何考虑让听众"听明白"观点?  相似文献   

12.
岳坤莉 《新闻窗》2013,(4):59-60
随着电视新闻评论的蓬勃发展,其竞争目趋激烈,表现为在同一城市同时出现几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同一电视台同时出现几个新闻评论节目,甚至在同一频道内部不同时段也出现多个新闻评论节目。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评论从业者已认识到新闻选题的重要性。谁拥有高质量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受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那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呢?  相似文献   

13.
《新闻新观察》是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2006年12月15日推出的一档全新广播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周一到周五早上8点至8点30分,两套频率(AM693,FM106.6)同步播出。  相似文献   

14.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与一位并不擅长为文的领兵将军相遇.谈起目前一些报纸、广播电视的新闻评论.普遍存在立意不新.人云亦云,老套程式,没有新的角度和独到的见地.难以启迪别人的睿智。这位将军语出惊人:要出新,就要像打仗那洋.“出奇制胜”、“反常用兵”、“超常思维”等。笔者听后.深受启发.认为把这些用兵之道“引进”到新闻评论写作中.确实能使新闻评论立意新颖.富有创造性.达到“反弹琵琶”的功效.笔者结合拜读的一些评论佳作,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5.
张育仁 《新闻界》2006,(1):131-132
广播新闻评论与任何一种纸媒新闻评论既有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那就是,广播新闻评论具有“边缘性”或者说“跨界性”的双重属性。也就是说,它同时具有电子传媒的属性,又具有文体写作的属性。如果我们要给广播新闻评论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按声音传播规律,或者口说耳听的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谁在听、听什么、听下去”这一广播界老前辈提出的广播节目的“三要素”进行论述,提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要积极研究广播市场,解决好“谁在听”的问题,对受众进行准确的分析、清晰的定位;积极研究广播节目内容,紧紧抓住自己的节目定位,围绕中心工作,解决好听什么的问题,做到“三贴近”,服务大局,服务百姓;积极研究播音主持技巧,在掌握新闻工作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基本功锻炼,注重主持播音技巧的训练,不断适应新环境新需求,解决好“听下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去年的周正龙拍虎、上海杨佳袭警案,到巴东邓玉娇案、杭州飙车案、石首群体事件、上海塌楼事件,网络评论几乎跟紧每一个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展现了非同寻常的影响力。某种意义上,谁能赢得评论,谁就能更好地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正因为如此,各新闻网站在比拼新闻的同时,开始注重比拼评论。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文体,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的文章。本文结合《半岛晨报》2009和2010年度新闻评论部分奖获作品,分析新闻评论写作应追求的新、巧、雅。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形态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态势--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言论性新闻评论以语言表达观点为主,观众从语言中获取观点,可谓之"听"新闻,以<央视论坛>为典型代表;述评性新闻评论以画面叙述新闻事实,观点蕴含于画面事件之中,观众从画面中领会创作人员或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谓之"看新闻",<焦点访谈>为典型代表.这两种节目形态拥有各自固定的收视人群,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本文从"听"与"看"的角度切入,通过<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姓新。新,既应体现在内容的新闻性和新意上,又应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新闻评论不断出新,才能不断提高评论质量,多出精品。题材:出新的基础题材,也就是我们发议论的问题、事件或人物等,它是评论的思想源泉和载体,评论的立意,只能从题材中生发出来。因此,选好题材,是新闻评论出新的基础。由新闻评论的性质所决定,新闻评论要出新,在题材的选择上,必须注重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