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短跳运动员运动时交感——肾上腺系统强烈兴奋,心脏收缩强而有力,射血时间较短,但外周阻力较大,心脏顺应性较低,心脏的活动是大强度、高耗能过程。耐力项目运动员心肌顺应性较好舒张彻底,心肌前负荷增加,心脏收缩力增强,外周阻力较低,心肌耗能较小,心脏作功不易疲劳,有明显的机能节省化现象,保证了运动员长时间运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不断提高训练负荷量和强度情况下的幼年化,是现代高水平体育运动的趋势特点。在安排少年运动员尤其是15—16岁少年运动员训练时,往往没有考虑到,正是这一时期具有心脏发育正在完善的特点。因此,研究少年运动员心脏活动能力——心肌的收缩与放松机能——在年内周期训练中的变化是特别必要的。应该指出,如果说对运动员的心脏收缩机能的研究已经相当完善,那么对心肌放松机能的研  相似文献   

3.
心脏病理性肥大与生理性肥大在临床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病理性肥大是指:因心脏各种疾病而引起心脏肥大,这时除心脏增大外,尚有其他异常体征。生理性肥大是指:运动员由于长期反复的肌肉活动,心脏工作量增加,逐渐引起心肌张力性扩大,这样心肌有较大的收缩力,到一定时期心肌层逐渐增厚以适应运动训练对血液循环的需要,这种心脏增大是机体适应性的反应,临床上称之为“运动员心脏”或“运动性心脏”。运动员长期从事耐久性与力量性练习,可使心脏增大,这种由运动而引起的心肌肥  相似文献   

4.
从最高运动成绩的一贯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不但要加大运动量和训练强度,而且要不断创新。更新了的训练内容和方向,可以加速少年运动员(尤其是15—16岁的少年)的提高过程。基于当前对少年的心脏活动规律研究得还不够的现实,我们决定对他们在全年训练过程中,心脏活动的变化—心肌收缩和舒张的机能进行研究。应当强调,如果说对少年运动员心肌收缩机能的研究已经很充分了的话,那么直到现在,可以说对心舒张机能的研究是很不够的。这是因为在测定心收缩期变化过程的同时,很难发现心舒张机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的训练和适应水平是长距离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这一点是一致公认的。1962年,Smith等人对马拉松运动员的心电图做了研究,他们发现长跑运动员的QRS复合波的电压较高,T波也有所增大。这一点同后来1966年Arstria和Koivikko的报道是一致的。他们对46名耐力运动员的心电图及心向量图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运动员出现心肌肥大。Cureton(1951)等发现,7次赢得奥林匹克长跑比赛冠军的Nurmi的心脏几乎是正常人心脏的三倍大。安静心电图描记被广泛用于临床心肌电冲动传导的检查。对长跑运动员亦有使用。但其作为诊断手段对运动员的价值受到有关人员的怀疑。例如,ST节段的测量主要用于诊断病人冠状血流是否受阻。而Gibbonns等(1977)对20名优秀长跑运动员的心电图检查发现,有5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心脏心肌收缩性的研究是运动员心脏功能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较祥细论述了经过系统训练的人和动物,在运动负荷状态下、过度运动负荷状态和安静状态下心肌收缩性能的变化特征,生理意义和预后发展.并对其产生的生理机制进行了探讨.为更深入了解运动性心脑心肌收缩性能的变化特征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前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其直接影响训练效果。而心脏功能是影响运动员训练负荷的主要方面。心脏功能不仅取决于心肌细胞本身的收缩功能,同时还取决于细胞外基质成分,特别是心肌胶原纤维,其不仅具有支持和连接作用。而且在协调心肌力的传递、信息的传导、营养物质的输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心肌胶原网络异常。将影响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和正常心肌的电生理,还可能诱导心力衰竭的发生。但目前心肌胶原网络与心肌运动的具体关系还不确切。  相似文献   

8.
运动与心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在于运动心脏跳动是生命的标志。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心脏总是不停地、有节奏地跳动着。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由于肌肉的紧张活动和新陈代谢的增强,加大了心脏工作量,从而使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增粗,心脏增大,收缩力增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运动员心脏”,也叫心脏运动性增大。心脏周期性地收缩并输出一定量的血液,维持循环的正常进行。每次心脏收缩所输出的血量称为心搏量。心搏量乘以每分钟的心率便是每分钟的排血量,简称心排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平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心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振海  尹斯年 《体育与科学》2000,21(6):28-32,35
本文旨为探讨在长期武术运动训练中,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功能发生的特异性变化。通过对不同运动技术水平的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动力性负荷实验,结合超声心动图仪的检查,发现长期运动训练使得武术套路运动员心脏机能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由于训练全面,尤其是对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视,优秀运动员的心脏收缩能力、心肌弹性、心肌厚度、泵血能力等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女子举重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期间,着重通过影响血液循环效率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入手,采用先进的HP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技术对23名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心率、血压、每搏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能、心脏形态结构等心血管机能参数及心电变化进行了密切监控,确保了国家女子举重运动员以良好的心血管机能状态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研究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性明显区别于耐力项目运动员,主要表现在:心率偏高,心率储备不高;心电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耐力项目,心律失常类型主要有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和心肌缺血,均为常见的运动性心律失常,不影响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心脏壁厚度和心腔大小均为正常水平,无心脏肥大形成.对运动员伤病的追踪调查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伤病主要为肌肉损伤、腰椎间盘突出及左肩峰下滑囊炎,伤病部位主要为在腰和肩部.研究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腰部、臀部及膝关节的发病率较以前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长期运动训练使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适应性变化,即所谓“运动员心脏综合症。”这一改变是正常适应或病态还有所争论。自1952年Langner等开始研究高频心电图(Hi-gh Frequencg ECG)以来,大量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证明,高频心电图具有普通心电图所不能反映的高频成分,并在普通心电图尚未显示异常之前先期出现。可灵敏地反映心肌供血情况,是早期诊断隐性心脏疾患无创性、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常芸 《体育科研》2012,33(4):11-16
运动心脏作为运动员所特有的"高功能,高储备,大心脏"一直被认为是运动员良好体能状态的重要保障,但在运动训练监控中我们发现一些运动员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心脏结构改变和心律失常现象,往往影响运动员的系统训练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常常困扰着运动员和教练员。运动医学研究也显示,在大运动量训练与反复大强度运动后运动心脏细胞与亚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发生了某些失代偿性改变,引起运动性心肌微损伤,而且,右心房、右心室及内膜下心肌组织是运动心脏对大运动量训练与反复大强度运动的敏感区域,又称易损部位。尽管目前运动性心肌微损伤现象已为人所知,且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也与运动性心肌微损伤有关,但其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运动员心肌微损伤与运动性心脏意外的发生很难早期诊断、预测和防治。针对优秀运动员潜在心脏隐患的调研也证实优秀运动员存在较高的心律失常风险,且专项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更为常见,一些运动员因此而退赛,甚至退役。运动性心律失常已经成为影响运动员体能、健康以及正常训练比赛的重要原因之一,制约了部分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的提高。部分退役运动员留下了永久性的心律失常。本文主要针对运动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以及病理变化与发生机制进行了综述与探讨,并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开展运动性心律失常电生和分子病理的研究,规避运动场上心血管意外的发生,保障运动员健康、延长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3.
通过40名运动员和20名对照组人员的超声心动图(UCG)检测,取得心脏形态和心泵血、收缩功能的有关数据,力求揭示不同项目训练对心脏形态造成的特异性效应特点以及心脏泵血收缩功能的特点。以期对今后开展运动员心脏研究,运动机能评定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动态心电图是近儿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心肌供血状态、了解心脏功能方面都有特殊的价值。国内许多临床工作者通过大量临床工作实践,对病人作了较细致的研究。在运动训练科学化方面也开始使用动态心电图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日常生活进行12、24小时监测。此记录仪仪  相似文献   

15.
心力储备与运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二倍登台阶运动试验法,运用重庆大学肖守中研制的心力监护仪分别对国家1、2、3级运动员和高校普通系科学生进行了1/4运动量和全运动量心肌收缩能力变化趋势的对照研究。发现体育系学生比普通系科学生的心肌收缩能力与心肌的储备能力要高,高水平运动员比一般运动员的心力储备能力也要高,然而不同项目的运动员之间的心肌储备能力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验测试法,对排球与足球运动员的心血管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排球运动员的心血管功能特点为:安静时心肌收缩力强,但后负荷较高;心肌耗氧量高,冠脉缺血阈值低;交感反馈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17.
柳华  杨翼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6):676-680
心肌肥厚是心脏受到刺激后的一种代偿反应。心肌的生理性肥厚可提高心脏机能,但病理性肥厚则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发病和死亡,亦是运动员发生猝死的原因之一。明确运动性心肌肥厚的机制,可为保护运动员心脏提供理论依据。目前为止,形成心肌肥厚的信号通路包括PKC、蛋白激酶B(Akt)、钙调神经磷酸酶(CaM)、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相似文献   

18.
1 生命动力器研制的理论根据通过生物电刺激青蛙的心脏和爪心的实验心脏细胞的生理特性皆与心细胞的电活动有关 ,生物电刺激心脏时心肌发生兴奋。首先是细胞膜爆发动作电位 ,然后兴奋———收缩耦联 ,引起肌蛋白细胞丝向肌球蛋白粗丝滑行 ,形成整个细胞收缩 ,通过显微镜观察 ,电活动后发现 :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都是触发心肌兴奋收缩耦联所需的Ca# ,从终池释放出的。细胞间质酶的活性提高 ,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得到增强。身体机能其它器官得到相应的改善 ,生命力器就是根据生物电刺激青蛙的心肌、血管、神经、细胞的实验中得到的启迪。使用生…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心脏是心脏对不同形式运动负荷在不同时期产生的适应性的改变。已有的研究提示,一般认为等张运动导致心腔扩大,等长运动导致心肌肥厚,但在实际训练中,并不存在单纯的等张或等长训练。运动员心脏增大的原因有可能是血流动力学过载、遗传因素及内分泌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超声心动技术由于方法简单准确和无创,是评定运动员心脏功能与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为了以无创而简易的方法获取长期从事体育锻炼者的心力储备方面的信息,进行了该研究.研究方法46名运动员和43名非运动员大学生加入测试,同时记录心动周期和心力信息,并把不同负荷下运动后第一心音(S1)幅值对安静时S1幅值增加的相应倍数定义为心力变化趋势(CCCT).研究结果和结论运动员在1/4运动量下的CCCT(1/4)和全运动量下的CCCT(1)与非运动员的CCCT(1/4)和CCCT(1)对应的心力数据间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仅部分心率数据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说明运动员高水平的心脏储备主要是心肌收缩能力储备而不是心率储备.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在不同运动量下的功率以及心力储备动用水平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之间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说明运动员比非运动员能更迅速地动员其心力储备.该方法可用来量度心肌收缩能力和评估运动员和一般人的心脏储备,为运动员选拔、训练安排、竞赛安排以及一般人体质评估提供一种客观量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