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体育院系《田径》教科书里把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和车轮跑作为跑的专门性练习,广州体院的刘永东和韩凤月老师通过对前三个练习的动作结构和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后认为:1、小步跑练习对于短跑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具有促进作用;2、高抬腿跑和后蹬跑因技术结构与短跑的技术结构存在差异,会导致负迁移效应,在实际训练中不宜过多采用(《体育教学与训练》90.4期)。这些论点很新鲜,对如何进一步认识跑的专门性训练有较大帮助。本文试从少年短跑训练方面谈谈跑的专门性练习在实际训练中的地位和作用,供同行们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跑的练习在短跑整体技术中的影响进行一定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要突破原有跑的练习格局,建立新的综合跑的练习的建议,使跑的练习更趋于短跑实际,为提高当今短跑教学和训练水平,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几十年,国内、外短跑教材章节中,为了掌握短跑技术、发展速度,选用了三个跑的“专门性练习”,即小步跑、高抬腿跑和后蹬跑。它一直被列为短跑教学和训练的主要手段,特别对新手的训练,已成为天天不可缺少的练习内容,它的作用到底如何?下面分析一下三个专门性练习的技术,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立新 《中华武术》2007,(12):48-49
短跑的专门性练习是掌握和提高短跑专项技术和成绩的重要手段,是初学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较快地掌握短跑技术所采用的主要练习方法。常用的专门性练习有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练习与短跑技术动作结合得并不是十分紧密。跑的动作结构包括腿部的后蹬、摆动、着地缓冲动作、上体姿势和摆臂以及髋部动作,是支撑与摆动交替的周期性运动,其动作过程为:着地缓冲→后蹬→后摆→前摆。笔者通过对短跑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对短跑专门性练习进行了设计与改进,并且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多年来,在短跑教学中都习惯采用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和车轮跑等专门练习,来改进和完善跑的技术,发展速度素质。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要求学生,在每次课的准备部分做这些练习。在现实中看到,尽管天天重复,却不能发挥其在速度训练中的特殊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笔者根据多年教学体会,中小学生做跑的专门练习应该特别注意跑的技术、跑的距离、放松能力以及练习特点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田径业余训练中,人们往往只将跨步跳作为一种提高腿部力量的训练手段,而忽视了跨步跳练习对提高短跑技术的实效。从完成动作的形式来看,跨步跳过程中所形成的后蹬、前摆、“趴地”及大幅度的单摆臂动作,都和短跑技术的要求一致。因此,在短跑练习中只要合理地利用跨步跳练习,不仅能达到提高腿部力量的效果,而且可以使跑的技术得以完善,逐渐形成合理的跑姿。   笔者在近两年的短跑训练中做了这样的尝试:将短跑训练者按同等水平分为两组,一组以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及车轮跑练习作为提高技术的专门性练习;另一组则以跨步跳…  相似文献   

7.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项目,掌握好正确的途中跑技术,不单给人一种摆动舒展,轻松自如,省力又快的感觉,而且也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根据多年的短跑教学训练实践,结合我院短跑运动员的实际,认为在短跑途中跑训练中加强“以髋为轴”和“以肩为轴”快速有力的摆动技术练习,能有效地改进途中跑技术动作,增强跑的动作经济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短跑成绩的提高,对今后短跑教学和训练起一定的参考作用。一、摆动技术在短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下肢肌电观察对部分短跑专门力量练习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宫本庄 《体育科学》1993,13(5):40-43
应用肌电图仪对短跑运动员做跨步跳、单足跳、负重蹲起等专门力量练习时进行了下肢肌电观察,并且与他们在短跑时所测得的肌电图做了比较。结果发现目前国内经常采用的这些专门力量练习在肌肉活动和技术结构上与短跑途中跑有明显差异,不利于短跑途中跑正确技术的训练。文中就短跑专门力量练习的选用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就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特点来看,从事短跑练习,有利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中小学的教学大纲中,短跑教学所占的学时比重是相当大的。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短跑途中跑的教法又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目前短跑途中跑的教法,一般是在教学的开始阶段,用大量的教学时间来学习“跑的专门性练习”,如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由于这些专门性练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机能差别很大,所以学习起来既困难,又费时;而学习途中跑技术的时间却很少。即使学会了“跑的专门性练习”,根据我们的观察,许多学生仍然掌握不好途中跑的技术功作。这种教法从小学到大学,从五十年代起,一直被延用至今。因此,这种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以往短跑训练以速度为核心,在大量途中跑和加速跑中改进技术和提高跑的能力,专门性力量训练相对较少。而美国的短跑训练是以专项力量练习为基础,辅之以专门性练习和途中跑,从而形成合理的短跑技术。专项力量训练被作为改进技术的重要内容。其更加符合现代短跑运动项目的特性和关键技术的要求,具有更大的实效性,也表现出更强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短跑初学者的起跑和加速跑技术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技术动作不稳定,因此影响了短跑特别是100米跑成绩的提高。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一些辅助性练习来帮助运动员改进蹬离起跑器和加速跑的技术以提高加速跑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参加训练的4名运动员起跑和加速跑的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短跑     
教学目的: 了解短跑的基本技术模式及提高速度的方法。 游戏和练习: 对于所有的跑步和跨栏跑练习,需要有一块40×40米的草坪场地,以便进行各种游戏和练习。这些游戏应是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训练运动员跑和追逐能力的练习,可两人或多人分组进行;练习应使短跑运动所需要的主要肌肉群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短跑技术理论对短跑专门性练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现代短跑技术理论中途中跑的动力来源、途中跑的屈蹬技术、途中跑的支撑阶段、心理调试在短跑技术训练中的运用、短跑的放松技术进行回顾,总结认为:途中跑中两大腿应以髋为轴进行剪绞—制动;曲蹬时重心应相对放低,着地时间要短;要系统地看待短跑专门性练习。由半高抬小步跑、折叠高摆腿、小车轮跑这三个练习手段按照其固定顺序组成跑的专门性练习组合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在短跑训练过程中,首先在抓好动作技术的的题下,再进行运动量的训练,而运动量的训练,也要科学地安排。一、跑的正确姿势培养,用5厘米宽的橡皮带、拴在腰部,另一头应固定,作跑的摆臂,摆腿后蹬等练习,在此基础上,再行进间练习,然后进行起跑、疾跑、途中跑及终点冲刺动作训练,逐步使动作达到定型程度。二、在短跑训练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动作进行反复练,例如,短跑的起跑、疾跑、途中跑及冲刺跑四个阶段中,途中跑是关键的技术,有些业余教练员,在进行短跑训练时,往往花大量时间去练起跑、终点冲刺  相似文献   

15.
短跑技术教学应以途中跑为基础,为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短跑技术,提高跑的速度,在教学中除了大量采用不同距离,不同速度的加速跑,反复跑,行进间跑之外,还可把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和技术练习结合进行。如采用各种跳跃练习,跑的专门性练习,快速力量和柔韧性练习等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短跑技术比前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研究或采用的短跑辅助练习必须适合现代短跑技术的需要,保持它的技术特点。过去的短跑训练加大后蹬,摆动式的短跑技术,利用斜坡跑训手段来提高短跑运动成绩,已经远远的满足不了现代以屈蹬,膝盖前顶、高抬、扒地式的短跑训练技术的要求。不能合理掌握斜坡训练的适宜角度,盲目的利用斜坡跑做为短跑辅助训练手段,使运动员下肢关节扭伤,或造成撞击性骨膜炎,严重地影响短跑运动员的正确技术发展。笔者在几年的训练实践工作中认为采用斜坡跑作为辅助训练手段,对短跑运动员的正确技术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跑的专门练习主要内容之一的“高抬腿跑”已具有几十年的历史,至今教学与训练中仍被普遍应用。该项练习对学生掌握正确的短跑技术,提高运动成绩都曾起到过积极促进作用。当前,随着现代科技向体育的渗透,运动场地的结构产生了质的变化。为此,短跑技术也随之演变,...  相似文献   

18.
<正> 短跑训练中斜坡跑练习的有效性短跑训练中常采用斜坡跑练习。目前,斜坡跑练习对于短跑能力的提高到底有何影响等问题尚不完全明了。为此,日本的一些研究人员通过对平地跑和上坡跑动作的对比,对斜坡跑有效性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上坡跑和平地跑的动作无明显  相似文献   

19.
我国短跑技术教学的误区──高重心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不少短跑教练员都认 为高重心跑才是合理的短跑 技术。由于踝关节要尽量踮高来着 地,缓冲时踝、膝、髋三个关节中,踝 承受的缓冲量较大,膝则较少,由于 膝部缓冲较小,后蹬前膝角偏大,则 后蹬角也偏大,步幅就小。这是我国 短跑运动员步幅偏小而一直未能得 到改进的主要原因。 出现这种教学误区的原因,主 要是我国的田径训练理论和教学都 是来自50年代苏联专家的传授,直 到现在都未有大的改进。学习跑的 主要专门练习是小步跑、高抬腿和 后蹬跑,而这些练习都要求尽量踮 起脚掌来做。评定运动员技术好坏 的标准是看跑时重…  相似文献   

20.
<正> 衡量短跑专门练习作用的标准,一是看它在教学中能否帮助掌握和改进技术,二是在训练中能否发展素质、提高各种能力。短跑专门练习一般是某些分解技术的局部夸大,给身体以局部超负荷的刺激,使机能得到强化,建立新的定型。短跑专门练习作用的大小,除练习本身外,还取决于运用是否得法。在教学训练中,如果孤立地练专门练习,效果就差,如果与专项技术和对象特点结合起来运用,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小步跑对高水平的运动员作用较小,而对于儿童少年在启蒙教学中体会踝关节放松和足的掌扒地技术则有较大的作用。又如后踢腿跑,对发展大腿后群肌肉是有效的。目前我们很多运动员大腿前后群肌肉力量发展不平衡,后群肌肉力量过小,在快速跑中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