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就《水浒》的主体精神而言,与其说是农民革命的英雄史诗,无宁说是农民革命的悲壮挽歌。笔者提出这么个命题,旨在对通常的“英雄史诗”说作部分矫正;显然,这种矫正工作要在同意《水浒》写了“农民革命”这一前提下进行。按理讲,维护这么个前提,本不在话下。然而现在却不那么轻松了。因为学界先有“市民文学”说、“革守斗争”  相似文献   

2.
赖希与弗洛伊德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认为治疗精神病不能仅仅“就病治病”,更重要的是要改造社会,消除导致精神病的社会根源。因此,他主张既要进行“宏观革命”,又要进行“微观革命”。其实,他在理论和实践上不仅以“性革命”取代了“微观革命”,而且也取代了“宏观革命”乃至全部意义上的革命,他企图以维护性权利、提倡性自由来反对性混乱、遏制性犯罪乃至挽救整个人类社会,这当然不可能。他的“性革命”说确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从整体上看是空想,是脱离现实的,错误的,他提出的目标不可能实现,他指出的道路也走不通。  相似文献   

3.
英国“工业革命是以一七六○年来作为它的开始时间的”。它是“比任何一种革命都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革命’”。它“确实伟大,席卷了整个社会。”然而,我们对这样一次革命的起源研究一直侧重于它的政治经济前提,有的教科书中直接归结为“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大量资本”的产生。这种归结,不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一项技能,需要多写多练才能提高。“自由写作”是先让学生自由地写,充满兴趣地写,不把孩子的写作限制在一种套路中。重点是强调写作内容的随意性、写作形式的多样性、写作篇幅的不定性。“自由写作”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是关键,为此,教师要设计好写作话题,让孩子有话可说。写作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语境的交流,学生写完后,教师要注重反馈,要多鼓励。好的反馈是“自由写作”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5.
游戏和戏谑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讽刺.这也是我们时代的文学态度.不管带有多少现代民主的成分,后现代主义贡献给我们的革命资产都包含着一种内在的敌意,那些诸如“私人性”、“世俗化”等等具有颠覆性的口号背后都隐藏着“憎恨学派”的面孔,它们在颠覆统一意志的同时也树立了自由意志的新王权,而讽刺则往往是这种转折时代的主要表情.  相似文献   

6.
作为“十七年”集体实验范本之一的《红旗谱》,在革命意识形态的指挥棒下,呈现的是一种革命历史化的叙事模式:革命的浪漫激情在历史成长的记忆中被激活;历史成为叙述的“主体”,直接从后台走向前台;英雄这种人格化形象在历史革命化进程中尽情表演和演绎。这种叙事方式是对民族国家社会秩序合法性的一种确证和体认。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国革命历史,当代文学曾出现过两种在历史观、审美观都相距甚远的历史叙述。一种是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一种是新时期的新历史小说,前者是一种将革命历史神化、英雄化的叙述,后者则是将革命历史世俗化、凡人化的叙述。其实,在这两种“极端化”的历史叙事中,一直潜隐着一种试图将两者加以调和,或者说试图超越的历史叙事,那就是出自部分女作家之手的作品,项小米的《英雄无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它展示了女性对历史的检讨和战争的反省。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井冈翠竹》一文,是袁鹰同志一九六○年写作的《井冈散记》中的第三部分。原来标题为“青山翠竹”。作者在结尾的一段中这样写道;“井冈山的毛竹,你是革命的竹子!你不仅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在和将来仍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继续献出一切。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从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民,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这一段话点明了主题,也交代了写作手法,表示了作者在这里是要通过歌咏井冈山的翠竹来咏人。中学教材的编选者把标题改为“井冈翠竹”,这就更加切合文意了。  相似文献   

9.
《红旗谱》作为一部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它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了。人物的阶级身份、成长历程直接见证革命历史记忆中“英雄时代”的社会秩序、人格化想象,呈现的是一种对于崭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历史革命化叙事文本。  相似文献   

10.
《红旗谱》:民族国家的历史革命化叙事范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旗谱》作为一部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了:历史被纳入革命的意识形态中予以见证和讲述.成为叙速的“主体”,直接由后台走向前台.作为人物的阶级身份、成长历程直接见证革命历史记忆中“英雄时代”的社会秩序、人格化想象。它呈现的是一种对于崭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历史革命化叙事文本,是对社会秩序合理性的一种文学体认和确证。  相似文献   

11.
在青年学生中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自由就是“无拘无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绝对自由”。“绝对自由”的观点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的内容是客观的,自由要受客观必然性的限制,自由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要受一定的社会条件和实践水平的限制;在阶级社会里自由具有阶级性,受该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的限制。世界上不存在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肃清绝对主义自由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往俄国革命史的描写大都是围绕“布尔什维克”一党展开的,至于俄国的自由主义派别,似乎从一开始它们就是革命的对立面,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敌人,其特点是“软弱、保守”,以及对“沙皇专制政权很强的依附性”。一般的教科书对它的定性是“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是“沙皇政府的同谋和帮凶”,这种简单的全称式判断和阐释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很难准确地描绘出俄国自由主义在革命中的动态的复杂图景。  相似文献   

13.
全国第五届“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营员们: 在全国第五届“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于宁沪杭地区举办之时,我谨致信表达祝贺之意! 你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少先队英雄中队和共青团英雄班的代表,这就体现出了夏令营的特征。对于以革命英烈的名字和英雄称誉命名中小学优秀团队集体的活动,我也曾参加过。我感到这是一种特别好的教育形式。希望你们通过夏令营的活动,认真总结交流这方面的经验,使这种教育方式更广泛地普及开来。  相似文献   

14.
人物通讯是真实地反映三大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及其先进事迹的一种新闻文体,它是专门写英雄人物的。什么人是英雄?捷克斯洛伐克的反法西斯民族英雄尤利乌斯伏契克曾说过:“英雄,这是在决定性的关头,做人类事业所需要做的事的人。”无产阶级的英雄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类解放而  相似文献   

15.
论学生的学习自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自由学习自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自由。然而,比起“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两个概念来,“学习自由”是一个更少得到系统和明确阐释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于学习自由的内涵和外延也持有不同的看法。在洪堡(Humboldt,F.W.V.)看来,学习自由是指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具有“探讨”、“怀凝”、“不赞同”和向权威提出“批评”的自由,有“选择”教师和学习内容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为自己减刑     
【评析】 《为自己减刑》在选材方面独具匠心.即“对比反衬.突出主旨。” 文章说:“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但作者要着重论证的是人们很容易为自己“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文章详叙的事实材料有两则.一是无自由的朋友狱中学习外语并取得成就.二是有自由的售票员因不喜欢自己的职业而使公共汽车成为他心造的监狱。第二则材料作为重点从反面论证观点.第一则材料从正面反衬第二则材料.通过具有鲜明对比的两则材料表明:“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是难能可贵的;而“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对有自由的人来说是非常遗憾和痛心的.告诫人们“勿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  相似文献   

17.
一徐友渔说:“思想家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人提出复杂、精深甚至高度抽象、晦涩的理论,另一种人则在是非颠倒、指鹿为马的蒙昧和谎言时代道出常识般的真理。”显然,遇罗克属于后者。他用一篇逻辑缜密、论证精确的长达15000字的《出身论》证明的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论题:人是生而平等的,在革命时代也应不例外。这一论点,一切有理性的人都不会否认。最早的那批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的红卫兵提出“血统论”,即“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这一带有封建种姓制度痕迹的观点因干扰了“中央文革小组”批判“刘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战略部署”而很快被否定。这意味着遇罗克的胜利吗?否。《出身论》被定性为“大毒草”。遇罗克于1970年3月5日被杀害,出人意料的是,其罪名居然是“企图暗杀毛主席”。  相似文献   

18.
1921年12月,一位远游“饿乡”(这是当时人们对革命后的“苏俄”的称呼)的旅人,怀着“真理”的“饥饿”,写下了一段颇为沉重的话——“‘我’——是欧华文化冲突中的牺性,‘内的不协调’,现实与浪漫相敌,于是‘社会的无助’更(?)丧‘我’的元气,我竟成‘多余的人’。呵!噫!忏悔,悲叹,伤感,自己也曾以为不是寻常人,回头看一看,又有什么特异,可笑可笑”。这既是自我“英雄感”的丧失,又是一种新的自我  相似文献   

19.
现代舞在中国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它的发展与其它舞蹈艺术(芭蕾舞、中国民族舞对B比要快得多。这又是什么理由呢?回顾一下现代舞在美国的发展情况,就能弄清其中的原理。现代舞的初级阶段是在美国反对‘”芭蕾”封闭僵化的前提下产生的文化与历史的现象,是邓肯向陈腐的古典芭蕾旧世界大喊“芭蕾一点也不美”时开始的一声轰轰烈烈的舞蹈革命。她只想从芭蕾的清规戒律中获得一种肉体与精神的自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跳,从来没想到去建立一个什么流派,也没给这种自由舞做出准确的定义。尽管如此邓育仍然是现代舞的先躯。美国现代舞创建…  相似文献   

20.
《囚歌》是我最喜欢读的一首诗,诗的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字,都能表达出革命先烈那气壮山河的革命气概,读起来荡气回肠。诗的前四句写道:“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尔自由”。前两句诗采用了对比手法,指出被关押的革命者只有两条路:坚持革命和背叛革命。前者是死路,后者是一条无耻的“活”路。后两句诗, 作者用了一个“高”字,刻画出了声嘶力竭、招降纳叛的无耻之徒的丑恶面目。自由,谁不向往,谁不渴望?但面对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