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大学德育呼唤"生死观"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自杀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已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应引起各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认为,缺乏"生死观"教育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根本原因,各高校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神圣观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与死亡观教育,帮助他们摆脱负面影响,促进他们热爱生命,提升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
"90后"大学生诚信观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90后"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爱到了强烈冲击.做好"90后"学生的诚信观教育是当前高校亟须思考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诚信观的现状和产生的社会原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诚信观教育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多元智能"视野下的学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相继进行了"多元智能"理论的讨论,并据此展开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的改革.这一理论对教学观和评价观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从"多元智能"理论及其评价观和一元智力理论及其评价观的比较的分析,以及对我国当前学生评价的启示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实中家长们的教育观念更多地强调工具理性,研究从工具理性和表达理性的视角出发,对家庭教育观念及其"窄化"问题进行探讨.经过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民众家庭教育观念由子女发展观、子女特定能力观、家庭观、国家观等组成,并有内在运行机制,即子女观、家庭观、国家观是动态的、交互影响的,影响家庭教育观念产生顺应或偏离主流社会的可能.家庭教育观念表现出混合理性,"窄化"是指过于追逐工具理性,中下阶层家庭具有"窄化"的教育观念;精英阶层有较强的表达理性,且不具有明显的"窄化".不同社会阶层家庭教育观念的表达理性具有文化趋同性,相同社会阶层家庭教育观念的工具理性具有个体差异性.中下阶层父母"窄化"的教育观念限制了教育选择,强化了工具价值.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善,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多边联动,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5.
万喃喃  陈伟平 《文教资料》2008,(35):154-155
"80后"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时,存在着就业期望值太高、就业政策了解不足、心理素质脆弱、缺乏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等问题,导致就业困难.高校应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咨询指导、进行多层次心理教育、培养职业素养等方面入手,加强对他们的就业适应性教育,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和谐社会与农村职成教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国家发生重大战略转变的诱因,并导致国家今后一段时间内政策取向明显是关注增长均衡、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农村职成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按平等原则补偿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倾斜,和影响个体角色与地位获取的重要途径,是调节稀缺性教育资源的分配的有效手段,也是构建多种成才渠道,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从而维护个人心理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非常重要方法教育公平的理性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宏大构思呼唤国家战略性地把发展农村职成教育摆上议事日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与一批具有经营规模的核心农民的成长,必将导致农村职成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形势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应宏观调控,微观总结;注重理论研究与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广泛深入宣传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形势,讲求教育的实践性;应制度保障,保证经费到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使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在新疆高等学校的地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一个质的提高和飞跃。  相似文献   

8.
嵇辉 《文教资料》2008,(15):106-107
魏晋嵇康和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中外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史上既是"孤绝者",更是伟大的推进者.他们促成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飞跃.从教育"元"视野的角度研究他们,却发现他们有许多相似.本文试从二者的身世、自然观、人性论、对传统教育及黑暗社会的批判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宋朝士大夫主张厉行法治,倡导“以法治国”,用法律手段来维护统治、稳定秩序,并且在法治实践的诸多领域中自觉践履、身体力行,为宋朝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学习贯彻"七一"讲话,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头等大事.贯彻"七一"讲话精神,必须密切联系实际,结合学院特点,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党的建设,发展稳定工作,加快学院建设步伐,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20.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