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说明我国境内已经发现的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遗址约有九十个左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约有六千处之多.图中所列大都是有代表性的重要遗址.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地方曾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猿人化石,即北京人;在这里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智人化石,即山顶洞人.图上的萨拉乌苏和水洞沟,即一般所说的河套人遗址.许家窑人化石及其文化是一九七六年在山西阳高发现的;大荔人头盖骨化石及其文化是一九七八年在陕西发现的;安徽和县的猿人头骨化石是一九八○年发现的.内蒙古札赉诺尔有人骨化石发现,或将其归入中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河北;以马家窑遗址为代表的马家窑文化也叫做甘肃仰韶文化,时代晚于中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或称青莲岗文化),主要分布于山东中部、南部,江苏北部.龙山文化可分为陕西、河南、山东等几个类型或系统;山东龙山文化又称为典型龙山文化,有铜器发现,已进入阶级社会.东北、内蒙、新疆以及西藏聂拉木等地普遍发现细石器,其特征与华北发现的细石器有明显的一致性.台湾省旧石器时代后期的左镇人是从祖国大陆迁移去;台湾省的新石器文化与祖国大陆沿海各省基本上是同一系统.  相似文献   

2.
通过掩蔽启动实验,探讨和对比语义透明度对汉语母语者和汉语二语者(泰国留学生)复合词加工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汉语母语者而言,复合词的早期加工是分解加工,语义透明度可能会影响复合词的加工,首字透明复合词的加工速度快于首字隐晦的复合词.对于泰国留学生而言,复合词的早期加工同样是分解加工,但语义透明度没有影响.这些结果提示对汉语复合词而言,本族语者与二语学习者之间的加工模式既有相似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兹将新疆三十多年来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择要介绍如下: (一) 关于新疆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作得较多工作的是新石器时代遗址。经调查、试掘和发掘,按照目前积累资料呈现的文化特征,初步归纳为三种类型: 以比较典型细石器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有哈密县三道岭、七角井,搂兰故城及其附近,乌鲁木齐县柴窝堡,吐鲁番县阿斯塔那、雅尔湖村以及木垒县城附近等。这些遗址细石叶、燧石核出现较多,石叶多经第二步加工,薄窄细长,单刃或双  相似文献   

4.
探讨基于网络语料库的语料阅读对中等及中等水平以上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作用.研究方法是通过教学实验与问卷调查比较语义加工与精细复述这两种不同信息加工方式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者词汇习得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对于中等及以上外语水平的学习者而言,学习者可以分配一定的心理资源"聚焦于语言形式"从而促进了语言形式加工.基于语料库语料阅读的精细复述显著促进被试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对单词拼写的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水暖卫浴产业工业机器人磨抛加工规模应用为切入点,研究一种采用模块式设计,具有高度自动化和柔性化特点的磨抛加工系统.集机械、电子、气动、PLC、传感器、计算机、现场总线及网络通信等技术于一体,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单元组合成新柔性加工系统.  相似文献   

6.
陕甘宁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所处的黄河流域很早就有人类在活动。一是距今八千年前就出现的前仰韶文化,其分布广,类型多。二是龙山文化与细石器文化、齐家文化的相邻交错与分布,部落氏部的分化与迁徙及华夏部落联盟的形成,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发,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加工精度是衡量机器零件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诸多,不易有效控制,因此提高加工精度减小加工误差较为困难,研究机床加工过程误差的产生及防止对提高机床加工精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数控铣削加工刀具运动轨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控加工刀具运动轨迹是确定数控加工工艺的重要环节.刀具运动轨迹设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及加工成本.针对典型零件的铣削加工,以切削力波动小,表面质量精度高为优化目标对数控铣削加工的几种刀具运动轨迹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机床特点的深入了解,用CK6132型数控车床加工典型零件,进一步提高工艺分析、工艺设计及工艺技术文件的程序编写,提高综合数控加工技能.掌握零件加工的步骤和每一步的加工要求,同时认真考虑加工三要素的设定,它们是加工中最重要的三个参数.合理设置可提高加工精度,缩短加工时间,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特种加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制造业的作用日益重要.特种加工方法就是将电、磁、声、光、化学等能量或其组合施加在工件的被加工部位上,从而实现材料被去除、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等的加工方法.特种加工具有区别于传统机械加工方法的一些特点;特种加工有多种加工方法;特种加工对机械制造及结构工艺性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40年4月在青海省乐都县发现的《三老赵掾之碑》,是黄河上游地区发现的数量不多的汉碑之一,也是青海省迄今已知最早的一通石碑。此碑的出土面世,引起当时国内史学界、考古界和书法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该碑煌煌694字碑文,上补正史之缺漏,下增地方文献之异彩,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2.
青海史前文化中骨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制品是史前时期先民们重要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之一,青海史前诸文化中出土了大量的骨制品,包括骨铲、骨刀、骨勺、骨镞、骨管、骨纺轮、骨锥、骨针、骨珠等,早自中石器时代的拉乙亥文化,晚至青铜时代卡约文化,丰富多彩的骨制品,构成了青海史前文化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3.
青海是一个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博大精深的昆仑文化是青海多元文化的概括和定位,也是青海文化地方民族特色和价值品位的集中表现.深入研究和挖掘整理青藏高原文化,大力开发青海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本文客观分析了青海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确立了青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即充分利用青海自然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提出了青海当前优化产业结构的四项政策措施,一是制定青海产业发展政策,确保主导产业优先发展;二是科学确定行业规模结构,获得最佳规模效益;三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四是实行倾斜政策,形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省份,地广人稀、环境艰苦,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资金保障能力比较薄弱,教育资源匮乏,全省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5年,继续教育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来构建继续教育工程,通过构建青海开放大学来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青海的继续教育方能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青海国有企业的破产改制工作特别是省属企业的破产改制工作目前已基本结束,各级政府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使青海省在这项工作上从一定程度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文章围绕青海省国有企业破产改制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变频器调速的麻面石加工机械的控制系统的设计。该设计主要为满足麻面石加工机械的单机自动化加工要求,根据其加工的工艺流程进行设计,设计主要包括PLC的I/O端口分配、控制面板的设计、初始化的设计、手动部分的设计和自动循环部分的设计等。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经过试验模拟,各项控制功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旅游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外汇收入和接待人数逐年增加,旅游已成为国内消费的新热点.在全国旅游业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青海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从小到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跃发展.本文通过对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分析,从旅游产业定位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对青海省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田石色彩丰富,将美术中的色彩学理论应用到青田石雕的制作过程,使得青田石雕的雕刻工艺更加科学,更加完美,更显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在工业化进程中存在如经济总量小、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精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及资源消耗较高、环境污染仍然较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青海省经济发展的步伐。文章从如何立足于青海省情、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及延长产业链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