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到,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将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但根据各地公布的制定本地区"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多个省份提出了GDP总量甚至人均GDP五年翻番的目标.如果"十二五"实施能源总量控制,很多地方快速发展的GDP指标可能难以实现,特别是中西部...  相似文献   

2.
李虹  王帅 《资源科学》2021,43(9):1728-1742
当前中国对能耗总量和强度实行了“双控”,在需求侧改革背景下,分析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与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是制定有效能源政策的基础。基于最终需求视角测算了2012、2015和2017年中国5类最终需求的隐含能源消费及其强度,使用结构分解分析(SDA)和双层归因分析探究影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变动的因素,并针对求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零值与负值问题给出了两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①中国近一半的能源消耗是由于满足资本形成需求而产生的,资本形成和出口的隐含能源强度是全国能源强度的1.2倍以上,而消费的隐含能源强度低于全国能源强度;②能源效率效应和生产结构效应分别是导致2012—2015年和2015—2017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③第一层归因分析发现各影响因素主要通过影响资本形成需求进而影响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强度;④第二层归因分析发现重制造业和建筑业是影响资本形成需求变动的主要行业。因此未来从需求侧控制能源消耗具有更大潜力,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进一步从投资和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加快促进国内大循环。同时要注重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推动其向绿色化、低碳化和节能化转变。  相似文献   

3.
唐建荣  廖祥宾 《资源科学》2014,36(12):2560-2568
通过文献比较,结合江苏省"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测算了2020年江苏省能源供需及相关的碳排数据。基于碳夹点图解技术及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的限额目标,通过碳夹点复合规划,计算2020年江苏全省在碳排总量约束下的最少清洁能源需求量、化石燃料分配额及对应的碳排放量;兼顾各行业的碳排放约束,合理分配各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及碳减排任务。结果表明:为满足各行业能源需求与碳排放约束,平衡"能源碳排逆差",江苏省清洁能源比重必须不低于42.63%。与清洁能源占比不到10%、煤炭占60%以上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相比,江苏省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压力巨大。实施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无悔减排"战略,推动能源供应、消费、技术及体制革命,摊薄高碳"锁定效应",破解能源"结构困境",是江苏省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双控目标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带动了我国各行业领域的高速运转,我国人口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这样的发展前提下,我国水资源消耗情况日益剧增。因此,采取消耗总量与强度的双控措施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是当前我国水利部门需要采取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能源“双控”目标里,广东省单位GDP能耗到2025年需下降13.5%。在节能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广东省亟需挖掘能源强度下降潜力并找到能源强度下降可行的科技路径。本文首先概述广东省能源利用情况并对广东能源强度水平进行分析;其次,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内部优化和新兴能源产业发展出发,分析省能源强度下降潜力;最后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行业节能改造和新兴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三方面,给出“十四五”时期广东能源强度下降的科技路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将是广东省能源强度下降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近年采,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已经不断的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新能源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能源保障.目前,我国提倡新能源的使用,以减少我国的一些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对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促进的作用.能源强度是指能源利用与经济或物力产出之比.从国家的角度而言,能源强度是国内一次能源使用总量或最终能源使用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本文将对新能源发展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分解与低碳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董军  张旭 《资源科学》2010,32(10):1856-1862
在对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了影响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的具体因素,综合考虑能源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产出规模等四个要素,运用指标分解分析法中的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建立了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分解模型,并对1995年-2007年的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能源强度显现出了对碳排放明显的负影响,工业经济产出效应明显分为正影响缓慢增长的1995年-2001年和迅速增长的2001年-2007年两个阶段;工业总量增长引起能源消耗上升是导致碳排放总量迅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并且该效应已经抵消了能源强度效应对碳减排的贡献。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工业部门能源消耗的源头、过程和末端三个环节的低碳对策,特别强调了电力热力行业节能减排,调整发电能源结构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从源头上减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在解读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相关政策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国内多维度对标指出广东省能源消费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但面临国家下达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指标缺口以及总量与强度控制指标不匹配、制约结构清洁低碳化、难以支撑重大项目、统计纳入炼化项目非能耗、约束电气化进程等6大问题,提出严控新增煤炭消费,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创新统计考核机制等针对性措施建议,以期为广东省有效推进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从关注能源供给到重视能源消耗强度约束是“十一五”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标志,随着全球应对气体变化的要求和国内资源环境制约的压力,从能源强度控制过渡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能源政策进步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能源消费强度向总量过渡控制的战略意义,既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动力.本文还基于浙江省资源小省和经济大省的矛盾现实,提出了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实现路径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城市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城市特点及其实际发展需要进行能源需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LEAP模型预测了不同情景下湖南长沙市2015-2020年的能源需求,讨论了GDP增速、产业结构和节能目标对未来能源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DP增速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影响显著,对分部门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小;产业结构对分部门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显著,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影响较小。节能情景(单位GDP能耗2020年较2015年降低15%)下,全市能源消费总量达4014万tce,较基础情景减少317万tce。该情景预测了工业、建筑、交通及居民生活部门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其中第三产业相对节能率最高为13.4%;工业部门其次为6.2%,交通和居民生活部门相对节能率也均超过4%。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对1983-2018年香港二氧化碳排放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解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香港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在能源价格因素的影响下,不同阶段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明显,从大陆进口电力对其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2)经济增长和人口集聚是导致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由于近年来经济发展缺乏新动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助推作用逐渐减弱。(3)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替代效应是遏制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能源消费强度的碳减排作用最为显著。香港控制碳排放应继续实施强有力的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控制策略,重视未来能源价格波动的潜在影响,保持与珠三角以电力进口为主的跨境能源合作,拓宽天然气的国际和国内供应渠道。  相似文献   

12.
中国能源消费的分解分析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同能源储量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能源危机时威胁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全面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能源使用效率低,近几年不少地区出现的不同程度的"三荒"(电荒、煤荒和油荒)正是这一矛盾的体现.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使用效率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本文运用分解模型把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化分解为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计算结果显示:1978年~2003年间能源效率年均增长率为4.76%,能源消耗总量没有随GDP的增长而同比增长,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脱钩;研究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效应共使能源消耗量增加约22.8×108t标准煤,而能源消耗强度降低所带来的减量效应共使能源消耗量减少约11.7×108t标准煤.若要在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的目标的同时,使能源消耗总量保持在2000年水平,2000年~2020年间能源使用效率年增长率需达到7.2%,这是十分困难,但经过努力实现这一期间能源效率年均增长5%,从而把2020年的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在20×108t标准煤以内是有可能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2003年的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的GDP增长速度,能源使用效率随经济的发展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在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张晓平 《资源科学》2008,30(6):883-889
能源消费强度反映国民经济发展中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其变动方向及影响因素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但研究中大多以我国总体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为对象,对地域差异关注不足。本文选取多项指标,构建能源消费规模份额指数、能耗强度指数、增长速度指数、综合消费指数,从不同角度刻画中国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法,定量研究了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能源消费强度的差异与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工业化程度、地区经济重型化程度存在直接关系,尤其是地区经济重型化程度的提高将会显著增加地区经济能耗强度。现阶段,控制高耗能重化工业的重复建设与盲目投资。对于减小能源消耗强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地域差异性,要求我国能源战略的推进与实施必须制定相应的地区政策才能确保国家宏观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经济投入-产出分析法,建立了基于能源消耗的产业碳排放强度模型和建筑业碳足迹模型,核算了我国建筑业1995~2009年期间碳排放的分布特征;运用Kaya恒等式,从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产业规模效应、经济产出效应4方面分解了建筑业直接碳排放和隐含碳排放的变动趋势,探讨了我国建筑业未来实施减排的途径和对策。研究表明,建筑业能源结构强度和规模产业能源强度的进一步降低是建筑业节能减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利用DEA-SBM模型测度地区间能源强度缺口,并研究其决定因素。结果发现,2003—2014年间,我国地区能源强度缺口逐年缩小,其原因是技术水平、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对地区能源强度缺口具有缩小作用,而要素禀赋、政府支出对地区能源强度缺口具有扩大作用。为了实现能源强度的最优化,国家"十三五"期间应采取"提升东部产业结构,减少中部政府干预,提升西部技术水平"的区域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LMDI的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岳婷  龙如银 《资源科学》2010,32(7):1266-1271
2002年以来,随着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逐步加快,而省内能源供给远远小于需求,能源保障势必影响江苏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全面分析江苏省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六大行业的能源消费入手,采用LMDI模型把江苏省1996年-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的效应分解为生产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效应分解与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效应是促进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而强度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是江苏省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结构调整带来的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还未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工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生产效应的增长是江苏省能源消费强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要降低江苏省能源消费强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政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7.
基于能源结构的能源强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寿富  赵定涛 《软科学》2010,24(7):49-53,64
从能源结构角度对能源强度进行结构分解分析,找出影响能源强度变化的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能源强度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了为实现"十一五"降耗目标各类能源增长率的变化范围,以期能为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强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富集区,也是重要的能源战略接替区。从分析西部地区能源的基本概况入手,对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并分析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说明西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能源生产总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的70%、消费总量的60%以上。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煤炭是最经济和可清洁高效利用的能源。尽管近一两年来,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量的比例略有下降,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较大比例,仍是我国的战略能源,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相似文献   

20.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计算了秦皇岛市2001-2010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果显示: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年增长12.43%;碳排放强度缓慢增加,2010年碳排放强度为1.372 t/104元,人均碳排放量3.59t/a,是中国人均排放量的2倍.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解释了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秦皇岛市第二产业结构差是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主要驱动力,此外能源结构仍然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