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化是中国动画应对全球化冲击的生存之道,是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现实需求,也是艺术发展自身的需要。从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出,中国动画民族化的发展方向,至少应包含四方面的内涵:民族化应学习国外动画的资本理念和先进营销策划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赋予鲜明的民族特色、传达当下的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动画片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动画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国学派”。面对外国动画的冲击,中国动画应该坚持民族化风格。但中国动画也要深入探索改革途径,使民族的精神特质符合国际社会审美意识,真正融合在国际化的语境中。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下,中国动画的"民族化"文化符号由于无法实现全球化的普遍接受和当代化的灵活利用,存在诸多弊端。中国动画的"民族化"更多追求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巧,未能深入民族精神本体;中国动画对艺术性的过于强调,忽视了动画作为叙事艺术而对故事讲述的要求;简单粗暴的说教表达使得中国动画言之乏味,缺乏娱乐性;中国动画"民族化"艺术形式难以承载宏大叙事和大规模复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中国动画民族化探索的呼声越来越高,动画如何反映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通过对动画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分析,结合我国及其他国家动画民族化的发展现状,中国动画创作发展的策略应当在民族传统文化语境下,结合当代审美,改变动画受众低龄化的陈旧观念,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创作出多元化的富有创新性观念的动画作品,从而有效地推动中国动画产业民族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元素在三维动画片中的运用,希望通过那些成功的经验,找出中国传统元素在三维动画影片中的积极作用.以全球化的视角来俯视民族文化,探讨中国动画人在民族化、国际化的动画创作之路上如何合理的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创造性地理解民族文化精神,创作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国际性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动画民族化尝试的成功案例《秦时明月》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适合中国动画创作发展的策略——即应当在民族传统文化语境下,结合当代审美,改变动画受众低龄化的陈旧观念.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创作出多元化的富有创新性观念的动画作品,从而有效地推动中国动画产业的民族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动画创作的不竭源泉。中国动画要健康成长,必须走民族化的道路,用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特色提升中国动画的内涵品质,塑造中国动画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论油画民族化与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分析了油画民族化与现实主义油画艺术以及民族精神的关系,文章指出,要真正实现中国油画民族化,最终是要落实在重建中华民族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动画民族化建构过程中应如何解决具体现实问题的探讨,阐述中华民族诗性艺术精神如何在动画作品中合理运用。分析了大众文化给中国动画产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动画作品民族化特质缺失的原因,以拓展民族化动画之路为目的,提出了走民族之路所应具有的观念和心态,并对创作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在当下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发展中,不少国产动画质量低下,缺少独特性,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和影响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表达长期错位,有"形"无"神"、以"形"代"神"。正确认识动画民族化的形式与内容,准确表达民族传统文化,"形"、"神"兼备,动画作品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韵味,才具备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动画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存在的一个认知错误是对"民族化"一词作了过于简单、直观、静止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民族化"在当下的时间和空间语境,使之仅成为纲领性的口号而缺少面向当下的实质性研究内容和指导意义.质而言之,当下中国动画"民族化"的起点和归宿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全球化"和"当代化".  相似文献   

12.
在当下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发展中,不少国产动画质量低下,缺少独特性,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和影响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表达长期错位,有“形”无“神”、以“形”代“神”。正确认识动画民族化的形式与内容,准确表达民族传统文化,“形”、“神”兼备,动画作品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韵味,才具备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动画电影迷失在对美日动画的模仿之中,不仅在艺术形式上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叙事上也越来越丧失其应有的民族个性。坚持民族化叙事是当前中国动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动画市场上制胜的法宝。为此,动画创作者要善于从民间文学取材,并深挖其民族文化内涵;要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转化;要实现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统一;还要善于借鉴中外优秀动画电影以及中国传统文学的叙事策略,并“化”为己用。  相似文献   

14.
李青青  高明珍 《时代教育》2009,(8):95-95,102
对中、美动画造型的民族化和行了论述和比较,认为中国早期动画造型吸纳与借鉴传统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中国现代动画造型盲目模仿美国,丧失民族特色;中国动画需要充分挖掘丰富的传统和民间文化资源,打造民族动画.  相似文献   

15.
西方油画从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民族化的进程。纵观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道路,可以看出民族油画只有根植于中国民族的审美情趣,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只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的精粹中汲取营养才是中国民族油画的出路。且不仅仅是绘画题材、绘画技法的民族化,更需要画家对传统文化有较深刻地认识,并能做到师法自用。  相似文献   

16.
苏志岩 《文教资料》2008,(25):82-85
设计理念民族化的根本就是要在文化上坚持民族化.要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民族气魄、民族精神的设计作品,就要注意传统民族元素在平面设计视觉语言中的应用.现代中国的平面设计要体现民族古老文化的内涵,追求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要体现出时代精神,用国际化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把民族文化充分展现出来,在设计艺术中追求本民族理念的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与世界同步发展,这才是使中国的平面设计走向世界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情节是影视动画的灵魂,而角色设计是动画片的筋骨.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必然有着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角色设计.中国动画片要走出困境,迈向辉煌,必然要在动画片创作上走自己的道路,走民族化之路,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角色形象,才能在强手林立的世界动画之林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曾经对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作过极其精辟的论述。他说:“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在这里,毛主席将民族的文化提到问题的首位,是因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只有沿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具有新鲜活泼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新文化。文学艺术是人民生活、思想、感情的表现,同民族的习惯和语言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建设无产阶级的新文艺,要贯彻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必须在文艺民族化的问题上下工夫。没有文艺的民族化,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尽管在“五四”前后对文艺民族化问题还没有提出明确的理论主张,但他却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捍卫和发展文艺的民族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鲁迅的  相似文献   

19.
张小波 《考试周刊》2011,(47):34-35
民族性是艺术创作的土壤,没有民族性的作品就没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动画极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分析国产动画独树一帜的缘由,需要从中国文化的根源上去理解,更要从民族性格民族习惯这些精神层面去探究。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为例说明中国文化、精神思想在动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中国钢琴语言艺术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冰 《文教资料》2011,(14):99-100
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就是要用钢琴这一外来乐器来体现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音乐内涵,传达本民族的精神、意韵和风格,文章阐述了"五四"时期中国钢琴语言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