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新生 《时代教育》2012,(13):57+66+258
在目前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存在着平均分泛滥、评价主体单一等许多不太合理的做法。笔者在对习以为常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法作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要从评价目标的确定、数据获得、数据处理、结果解释几个环节入手来保证评价的合理性,以构建合理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并建议提高教师素质、开发实用软件,使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真正体现诊断、激励、发展、公正四方面的要求,提高学业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传统的笔试,一张卷纸定终身的评价形式,很显然不能给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考查课堂公正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并检验课堂公正的二维结构:课堂分配公正和课堂程序公正的稳定性.采用纵向设计的方法,结果发现:课堂分配公正、课堂程序公正对学业成绩均有显著预测作用;课堂分配公正和课堂程序公正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学生的课堂公正感不高,尤其是课堂程序公正感较低.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中学业成绩评价理论发展的基本趋向马永霞学业成绩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指评价者依据一定的标准,在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测量的基础上,对其结果作出的客观的价值判断。学业成绩是就学生的学习成果而言的,主要包括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内容,但起点公平不等于教育过程、结果的公平。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文化背景差异,往往会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平等享有教育教学资源、学业成绩获得公正评价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本文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通过对北京地区高校教育管理、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检视,分析上述诸因素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自我认同、价值观念形成的影响,揭示高校教育环境中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公平的因素,并就如何在高校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消除高等教育中的文化偏见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现有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制度,构建素质教育的评价模式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就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平时成绩与终结性考试成绩相统一构成升学成绩,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建立考试诚信制度。建立学科档案袋,实施任务表现性评价,让学生更充分地表现自己。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评价能力。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政策保障以及家长、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如何建立职业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考核,是确保职业教学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课程形成性考核指标体系是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并将其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程学业成绩的科学理论体系。职业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有具体的指标体系,也有具体操作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教师素质发展为取向的教师评价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学生的学业成绩而非考试分数作为评价依据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各方面的努力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其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表现来体现,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评价教师本是理所应当。但是我国学生的学业成绩多被简单地异化为考试分数,运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教师在大部分学校的做法是纯粹地运用学生期中、期末或升学的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师,许多学校甚至搞升学指标,按教师完成情况定成绩、分奖金。其实,学生的学业成绩从广义上讲即指学生在学校的一切发展。既有认知领域的发展,也有情感和动作、技能等领域的发展。传统的纸笔…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然而,在学业评价中,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者有多少?在不少地区、学校依然是“一纸定学业成绩”,给老师和学生都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0.
1总体评价方案 基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推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注重“基础知识与特长同时发展”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高中生物学在《课程标准》的背景下,以发展性评价的理念为导向,既要进行学生学业成绩的认定,又要重视评价功能的发展。学生学业评价是根据课程目标和具体教学进行,既要科学、客观、公正、合理,  相似文献   

11.
一、思想政治学习评价的现状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评价方面过分强调学业成绩,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结果,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思想政治学习  相似文献   

12.
学生学业成绩的分析和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地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仅可以使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也能为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 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必须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及与学业成绩有关的全部因素,特别是用于测量学生学业成绩的试题、试卷本身的因素尤其不可忽视。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多习惯从考试的结果(即考试分数)入手,把分数做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标准。事实上这是不科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本科生课程的主要特点,本文的分析表明将增值评价应用于本科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可行性比中小学评价的可行性小得多。增值评价方法适用于大学公共必修课的学业成绩评价,而在专业课成绩的评价中,我们仅能够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进行学业成绩的比较,而不能以学生整体为单位进行不同课程间的比较。此外,影响增值评价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其他重要问题还包括样本量较小的情况可能导致较大误差、无法进行高校校际间的比较、增值评价极端依赖标准化考试等。虽然本科生学业成绩增值评价有一系列障碍,但是应看到仍然有一片足够广阔的领域可以适用增值评价方法,合理运用增值评价能够为高校效能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课程学业成绩的评价模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市场调查与研究"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条件,在课程学业成绩评价中采用多元评价手段、设计多元评价指标、引入多元评价主体,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促进相关专业的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15.
关注自我评价,在于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整个评价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自我评价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自我评价能力强的,学业成绩普遍较好。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操行评语写法之我见●四川何正安《教师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操行评语就是老师对学生学业和品行的综合评价。给学生下操行评语是我们班主任老师感到棘手而又不得不办的事。目前,操行评语的最大弊端是千人一面,模式化,无助于调动学...  相似文献   

17.
在以往考试命题分析中,常常只注意对考试成绩作一些经验性描述,缺乏标准测算的数值资料统计和定量分析。判断其考试形式与考试内容的科学、合理与否,必须用评价指标进行度量,评价指标是考试质量分析的依据,是编制试卷的基本保证。因此用科学的方法代替凭借经验命题,尽量减少随机误差,这对于客观公正地衡量学生学业成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对象和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高中学业成绩评价体系。高中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测验考试两部分,其中终结性的测验考试分为基于课程模块的学业成绩评价和学生毕业成绩水平的评价两个不同的层次。构建高中学业成绩评价体系还要注意研究评价体系的协调和简约、开放式试题与开放式考试的评分、毕业水平评价与高考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模块下的学业成绩评价进行了一点大胆的尝试——让学生自已来完成自己的学业成绩评价。  相似文献   

20.
伏军建 《成才之路》2014,(21):31-31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就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科学地实施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既可使学生明确自身学业的发展方向,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实现其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也可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学业评价观,掌握科学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转变教育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师在科学实施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评价主体是指那些“能根据评价结果,为达到改善教育活动及其成果的目的而采取相应措施的人和组织”。新课程在评价理念上特别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结合起来”。因此,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也应包括学生及其家长等。这里应着重指出的是,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最能体现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他们在互评中往往会帮助对方找到其自身难以发展的长处或短处,从而互相启迪、互相借鉴,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其实,学生参与评价,这本身也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