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立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根源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不断推动人民民主理论与制度创新。坚持人民立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充分彰显人民意志、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将人民至上理念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的过程之中,从根本上确保人民民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实践。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立场,有利于深刻把握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本质内涵,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逻辑超越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民主逻辑的优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积极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实现国家和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人民共同奋斗的力量,不断推动人类民主新形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一条重要成功经验,也是在新时代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人民至上论”的核心要义包括人民地位至上、人民利益至上、人民力量至上和人民满意至上,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基本立场、两大重要动力、一个最终结果”的严密逻辑体系。其中,人民地位至上是基本立场,内在蕴含着人民利益至上、人民力量至上、人民满意至上的现实要求;人民利益至上和人民力量至上是两大重要动力,推动着“人民至上”的实现;人民满意至上是目的与归宿,是检验“人民至上”的最高尺度,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一生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其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民观。“人民动力观”、“为人民服务观”、“人民共同富裕观”是邓小平人民观的基本内涵;邓小平人民观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理论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共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人民思想的重要理论之源。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人民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主体观是胡锦涛人民观的核心内容,执政为民观是胡锦涛人民观的本质要求,人民幸福观是胡锦涛人民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史晓青 《考试周刊》2010,(27):203-2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在以"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宗旨和办学原则下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当前形势下要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号召全民参与到全国的教育事业中,使人民形成教育需要人人参与的意识,进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作者分别阐述了对于这三句话的理解,进一步探讨了仍需采取何种措施来贯彻实施这一宗旨。  相似文献   

6.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立党之基,执政之本;确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坚决地同损害人民利益的言行作斗争,保证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多次指出,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利益至高无上,这是贯穿于江泽民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合法性并不在于执政党的地位本身,而在于执政党广泛的、坚固的群众基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血与肉、鱼与水的关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群关系的状况良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遭受失败。党群关系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兴衰。面对新世纪,党要把党群关系作为党的建设的晴雨表,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处理好党群关系,保证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10.
邓小平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是否拥护、赞成、高兴和满意为检验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以充分调动和保护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工作的己任。邓小平人民主体论思想是历史上“为民”思想的高度升华;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延伸和发展;它为我国找到了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途径。它对指导当前工作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生存和奋斗的目的,也是他理想人格的核心与最高准则,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在制定路线、决策时依靠人民,维护人民利益.重温毛泽东的人民本位精神对于当前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实施"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执政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为什么人谋利益”、“为什么人服务”等论述。“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提法出自斯大林。毛泽东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为人民服务”思想。  相似文献   

13.
“人民至上”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恢弘历史进程中,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她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赓续传承,有利于筑牢长期执政根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贯彻落实“人民至上”价值理念,需在回答“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中厚植人民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造福人民。  相似文献   

14.
简论江泽民的人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的人民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于江泽民思想的方方面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强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利益观,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历史形势、社会任务,赋之于新的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民利益观,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也为新时期我们党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人民在创造中国历史的基础上,既是中国梦的筑造者,又是中国梦的享有者.人民幸福贯穿于中国梦的始终,是中国梦提出的逻辑起点和价值追求的归宿,因而是中国梦的核心理念.中国梦在不断实现人民幸福的进程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历史活动都是人民群众的活动,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任何事业都将一事无成。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人正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确立了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人民观”。比较和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人民观,无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论从历史进程还是文学发展的角度看,"人民"始终是当代中国文学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而"人民话语"始终是一个核心话语,它不仅关涉当代中国文学的主题内涵、意义阐释,也连结着当代中国文学的生产、复制等过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天下为公”“和而不同”“以民为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及其实现奠定了哲学基础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性超越,是政治文明新形态的话语表达。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满足人民当家作主美好政治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一生尊重实践,尊重群众,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观,邓小平同志的人民观是社会主义物质明建设理论的出发点和实践依据,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