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基础教育的科研必须立足于基础教育领域,其所取得的成果是具备一定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或经济效益的知识产品。科研成果作为知识产品的一种,其最终意义在于向实践的转化。1.促进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手段。理论与实践脱离是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科研成果的转化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有利于实现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反馈理论的良性循环。能够帮助教师掌握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形式。从"社会生活"转向"日常生活"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重要特色,在近现代乡村领域成果斐然。生活史研究的核心要义在于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及对人的价值的关注,目前相关研究对此关切尚有欠缺。因此,有必要从梳理乡村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学术脉络和问题意识入手,以明晰研究路径,进而推进基于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价值考量的"本土化"话语体系,助力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意义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教育科学研究应该是一项揭示教育规律、探索教育领域中的未知、创造新知的认识过程。其成果应是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创造性的科学成果。 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1.承认价值,推广应用。对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是使社会认识、承认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必要途径。通过评价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教育科研成果在学术领域、社会或经济等方面的价值,以利于教育科研成果为  相似文献   

4.
生活史研究是生活历史学家以个体的生活历史经验为材料,通过他们生活故事的讲述与展现,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一种"解释性的理解",由此来洞察个体生存境遇及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揭示个体日常生活经验意义的方法。将英国学者古德森的生活史研究引入教师教育研究领域,论述生活史研究的源流、生活史作为教师研究视角的意义、教师生活史研究的步骤及其局限等。  相似文献   

5.
教育,作为一种系统性、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特点在于:它是关于“人”的一种活动,亦即是说,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对象)都是人,而人是一切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主体,所以,教育过程必然内在性地要求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对教育的主体性问题已略有论及,但这种主体性的内在意识根据或心理根据却似乎还未能说清楚。我认为,这种主体性与人的价值意识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一、人的价值意识与非价值意识  相似文献   

6.
尽管现实的教育理论排斥教育应然问题的研究,但是关于教育应然问题的认识和判断是我们实现教育实践改善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条件。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应然问题研究的欠缺是教育学的病症之一。教育哲学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探询教育的价值应然的学术,它通过思想而为追求美好生活的应然的教育理想进行辩护,即为精神的教化辩护。  相似文献   

7.
教育价值浅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价值,一直是教育哲学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它涉及到教育实践和教育认识的众多领域,对教育实践和教育认识起着导向作用,因而几乎每一位教育思想家都要对其进行一番研讨,以至在教育思想史上出现了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最终发展为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为“工具论”,一为“理想论”。前者以为教育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与建设者,社会的需要不仅为人的需要,亦为教育的需要;后者则认为,“工具论”将人非人化,压抑了人内在的天性和自由,教育应  相似文献   

8.
王占魁 《教育学报》2013,9(1):55-62
哲学批判的本质是对"更好可能"的开放式追寻。哲学批判有关"反"或"非"的立场,通常建立在人们"质疑"既有事态价值品质的基础上,并集中表现为不同学说或观点之间的一种"辩证讨论"。学界有关"批判话语"的复杂意向,使得我国教育研究中的批判实践往往游离了其学术根基,进而致使教育理论在当前的社会危机中日益消减了其所应有的社会影响力。为重振中国教育的公信力,中国教育学界不仅需要在学界内部重建并严格恪守教育批判的学术原则,而且它还必须能够真诚地接受来自教育实践者对其理论品性的质疑与挑战,从而自觉地担负起重建中国批判教育实践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浅议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真善美的属性表达,在内容向度上表现为真理性,在目的向度上表现为合德性,在精神向度上表现为审美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真善美的三种价值尺度,蕴含了真善美的统一规律和价值追求,其逻辑起点在于人的价值内化与外化,生成机理包含"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双向转换,客观基础是人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真善美的统一,达到普遍性和特殊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论道德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道德价值是指道德生活领域具有一定价值意义的行为或事物,而其价值意义的确定在于诉诸一定的评价标准;实践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善是道德价值的客观标准或终极标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把尊重、关怀、贡献或为他人及社会的牺牲看作是道德价值内涵的几个层次;尊重既是最基本的价值,同时又蕴涵最高价值,因而道德价值就是人作为人格主体自身的价值,在社会实践中,也就是通过主体间的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体现出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理论表明 ,它不只是一种求“知”意味上的学问 ,不应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尽管其与知识有着深刻的渊源 ,但思想有着自由性、内隐性、复杂性等特征 ,政治又十分强调原则性、权威性、强制性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在于觉悟 ,在于外在规范的内化。在我们看来 ,思想政治教育审视与关注的重点即认知的向度最根本地是指向价值的判断 ,即要对现实社会生活作出判断和抉择 ,要对“事实”或人的行为辐辏“态度” ,超越“实然”归于“应然”甚至“适然”。由此可见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作为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现实基础是人的社…  相似文献   

13.
超越是人的实践本性的表征,是对实践的人与其所处现实的关系的概括。教育作为人自身的发展建构活动,其发展建构体现在人对自身、对社会不断超越的否定性统一之中,是人的生命自我否定的辩证发展历程。所以,教育本质上具有超越性,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超越。教育超越性的实质是弘扬主体性,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教育的最高理想在于超越。  相似文献   

14.
人生价值是基于一定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的特殊价值,在本质上是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与人的生命实践活动之间的对应或契合关系。在不同的评价方面和标准中,社会评价是人生价值评价的主导性评价,社会评价标准是评价的主导性标准。人生价值评价的主导性标准在于个人的生命实践活动对社会的物质贡献和精神奉献。人生价值评价的对象在本质上是对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实践关系的评价,具体为对作用于主体需要的人的长期的、稳定的、一贯的、总体的生命实践活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是一种理论思维,也是一种创造思维。教育是培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培育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发展。在人的培育过程中都涉及到哲学领域。从一般意义上说,哲学是教育的一种理论根据,而教育是哲学的一种实践活动。加强对自考教育的哲学研究,从哲学的高度对自考教育中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中找出一般规律,作为自考教育…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平问题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研究论题。社会公平本质上是一种平衡关系,不仅是一种现实的引导机制,同时也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理念,对现实有一种理想统摄。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社会公平存在的基础,可以发现这一客观基础在于人类保全生命、解决冲突、协调利益的需要,其深层根源在于社会公平是人的不懈的精神价值追求,是人的自我解放、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而人的未定化则为这种追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正确把握中专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江苏瞿光唐正确把握中专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对于深化中专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纵观中外教育史,有三种较为典型的课程设计理论:一是强凋以社会需求为其价值取向的“社会本位”论;二是强调以学科体系为其价值...  相似文献   

18.
美学教育不仅是一种通过审美手段塑造理想完整人的教育方式,还是一门与时俱进的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程,其重要的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各项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认真思考美学教育在当代有什么样的价值就显得相当紧迫。立足于实际,从教育、个人、社会等方面分别对美学教育的当代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沧州戴氏族人钩沉》一书是以《戴氏族谱》为蓝本,整理出的一部家族文化著述。其价值不仅在于点校功力,更在于其从移民史、遗传学及地方教育史、建筑史、学术史等方方面面诠释着家族在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发展不仅是由创新决定的,更需要长期的沉淀和积累,也就是将创造转化为传统的过程。因此,教育既有创新的一面,又有其保守的一面。坚持教育的保守性既是社会存续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方式。人类思维的有限性,使得人们不能完全用抽象的理性来指导教育实践,因而教育实践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全盘改革,其必须在审慎、现实与历史基础上逐步推进。坚持教育保守性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体现了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主体性的尊重,有助于克服当前教育发展中急功近利的心态,从而推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