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拥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潜力效益的革新性技术,人工智能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政府、企业争夺的新一轮战略高地。为进一步推进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基于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本文分析了苏州市人工智能涉及的科技政策、创新投入、产业链条、专利布局情况,并对人工智能涉及领域企业数量、研究方向进行了整理,探析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呈现集群态势,智能制造优势明显,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家层面2017年已经出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规划计划文件,部分经济发达省市迅速出台了规划计划文件响应,然而,有关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甚少,尚未形成系统理论。在进行国内外研究与产业政策现状分析后,分析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基本理论,凝练了人工智能产业的产业特点、产业关联关系、产业构成和发展所需的基础条件。提出了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认为应由“三发一划一策”(即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向、规划计划、扶持政策)构成,给出了每个构成要素的内容及推导方法。以湖南省为例,详细剖析了该区域的人工智能产业现状,提出了该区域的产业发展战略,并提出了针对湖南省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拥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潜力效益的革新性技术,人工智能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政府、企业争夺的新一轮战略高地。为进一步推进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基于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分析了苏州市人工智能涉及的科技政策、创新投入、产业链条、专利布局情况,并对人工智能涉及领域企业数量、研究方向进行了整理,探析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呈现集群态势,智能制造优势明显,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经过68年的发展,神经网络派成为当前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分别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地区的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经验,对促进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梁兴辉  张旭冉 《科技风》2022,(10):161-163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测度人工智能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度,研究其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上市公司的人工智能板块所属行业归类和学术文献中关于新兴产业的划分方法,将投入产出表中的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归为人工智能产业,基于2012年和2017年投入产出表,测度人工智能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并提出建议: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嵌入其他各产业;实体经济主动融入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专利分析方法和技术轨迹理论,以人工智能产业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的方式,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专利引用网络和专业商业化三个维度,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路径进行了识别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目前的发展阶段和瓶颈。数据分析表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尽管发展迅速,但相比发达国家,仍然处于知识引入到知识输出转型阶段。进而推出结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处于基础型研究向应用型模式转变阶段,需要深入加强自主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战略重点.我国颁布了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基于专利数据信息,从发展趋势、专利权人、技术领域、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分析了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的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24)
政府促进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一体化发展最合适的发力点是改进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一体化的组织基础,详细分析了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一体化管理组织、实践组织和服务组织的发展现状,找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个改进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一体化组织基础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通过梳理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湖北省现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提出应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保障、开展基础融合研究、建立人才储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吕文晶  陈劲  刘进 《科学学研究》2019,37(10):1765-1774
人工智能是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动力,将可能成为未来产业转型的核心。本文以2012年以来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革命为背景,以中国国家层面的21项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政策为样本,基于政策工具和创新过程的二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制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计量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需增加需求侧政策工具,并随着产业的成熟制定更多面向人工智能的商业化阶段的政策,尽早开展面向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布局。  相似文献   

11.
苏州是先进制造业基地,政府、企业推进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利用关键词抽取技术,分析了苏州市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相关科技政策、企业研发、基础研究及产业情况。参考乌镇指数,比较了国内发达城市人工智能总体和细分领域,确立了苏州在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定位,对发挥城市禀赋,以人工智能促进智能制造,协调推进人工智能和智造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区域经济发展维度,运用协整检验方法测算分析人工智能产业对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人工智能产业对国内区域经济均具有强大的影响,而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通过强大的科技资源聚集效应,进一步提高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同时越来越多的资本替代劳动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内各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人工智能产业良性发展,但人工智能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最后,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进一步为人工智能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强人工智能产业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加大人工智能教育投入、培养和壮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队伍,促进人工智能融合行业应用、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对新型商业模式发展驱动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文本挖掘理论、政策工具和PMC政策评价模型,对德国联邦政府2017—2022年发布的18份人工智能政策文件进行量化分析,深入研究德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政策工具结构,并对政策效力进行评价,以获得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益的德国经验。结果表明,我国应加大对人工智能关键领域基础性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快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重视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注重政策的作用层面和激励措施,以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了各产业间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创新生态构建,其中知识产权裹挟的技术标准先行已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的新型竞争规则,“技术垄断”“标准规锁”“联盟割裂”等正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因此加强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技术标准主导与引领对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至关重要。以解决“人工智能产业如何通过标准和知识产权的协同实现创新发展”为问题导向,通过对海康威视、百度、英特尔等公司的案例研究,构建了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主导与联盟载体生态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了3种作用机制在人工智能产业渐进式创新、整合式创新、突破式创新范式中的组合运用和协同互动差异,提出实现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赶超”、“跃迁”、“自立自强”3条路径优化,结果发现:(1)多维交互的知识产权与标准和联盟载体的互动机制是推进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动因。(2)多元架构的联盟载体作用差异是影响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演进的重要因素。(3)多阶段共生竞合是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演进的发展路径。最后,从中国情境下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  相似文献   

15.
正2月8日,2018北京人工智能产业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会上,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任研究院首任院长。此次论坛以"智行智远智未来"为主题,是落实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精神,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树深出席论坛并致辞。会上,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人工智能计算及数据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15日,2018第三届中德人工智能大会在珠海召开,大会聚集了中德两国人工智能视觉领域的多位专家,并在会上成立了国内首个人工智能行业独角兽战略联盟。此届大会由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办,高新区科技产业局、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承办。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正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产方式。此届中德人工智能大会以"中德智造·共塑未来"为主题,瞄准科技  相似文献   

17.
各国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纷纷出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或政策.而人工智能人才作为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资源,不少国家都在相关战略或政策框架中对其培养发展作了专门规定.本文基于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总结人工智能人才基础较好的国家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与实践,提出促进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9—2018年省域面板数据,运用G1-CRITIC组合赋权方法测度中国三大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并采用Kernel密度估计、空间Markov链分析方法从时空维度考察三大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分布动态和长期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三大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呈上升态势,但其梯度特征明显,长三角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泛珠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圈处于较低水平;(2)三大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极化效应”加剧,长三角、泛珠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圈均存在多极分化趋势,且呈现明显层级结构,空间集聚效应显著;(3)由于经济圈内部省份之间的空间交互影响和正向溢出效应,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和“马太效应”有所缓解,且趋同过程不独立,空间溢出效应的异质性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在未来10年可能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同时可大幅度提高经济质量。简述人工智能的发展的起伏历程,对人工智能产业结构以及人工智能发展管理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管理问题提出应善用科技发展指数规律促进人工智能发展,鼓励交叉学科的研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模式为制造与服务并驾齐驱,应建立技术成熟度分级评估机制、人工智能企业认定标准以及相关产业统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分析全球人工智能PCT专利申请情况,重点研究走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前端的美中日三国PCT专利的差异,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更好的发展提供信息参考。根据PCT专利数据,从PCT专利申请的整体情况、IPC重点技术领域以及创新主体等方面来比较分析美中日三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总的来说,美中日三国的人工智能产业都处于发展阶段。从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美国、日本人工智能产业起步比中国早,但中国发展快、潜力大、空间足。从技术发展过程来看,三个国家的发展方向相对一致,美国、日本在一些新兴领域的发展领先中国。从创新主体来看,美国、日本更注重以企业为主,在中国,高校占有一定分量。最后,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的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