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分屏"网络课程界面的眼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分屏”是当前网络课程界面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呈现方式,本文对这种界面的有效性进行实验研究。结合Mayer的多媒体学习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运用眼动追踪技术,从认知心理学的层面探讨“三分屏”网络课程中教师形象的呈现方式对学习者的信息加工、认知负荷和学习效果的影响,试图揭示网络学习的基本规律,为网络课程的有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负荷理论(CLT)已成为目前国外研究多媒体信息加工的热点,在认知负荷理论的指导下,文章针对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容易产生认知负担的几方面进行设计研究,如超媒体信息表征不当、信息结构设计不合理、交互界面不符合学习者认知心理等。使网络课程的知识结构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课程内在体系,从而优化网络课程,提高网络课程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提高网络学习中学生问题解决的质量,科学地问题设计与呈现是关键环节。认知负荷理论通过探索学习材料呈现对学习者的影响,设计教育资源平衡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以促进学习者优质高效的学习。利用罗米索斯基的学习过程模型解析学习者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过程,进而有针对性地控制三种问题解决类型产生的认知负荷,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止注意力分散原则、通道原则及控制冗余信息原则,尽可能减少网络学习平台问题呈现时的外在认知负荷。  相似文献   

4.
网络课程界面设计的质量对学习者学习课程具有直接的影响。认知负荷理论从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性出发,认为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加工存在着3个方面的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无关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介绍了认知负荷理论的基本观点,并提出了基于该理论的网络课程界面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课程界面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课程界面设计的质量对学习者学习课程具有直接的影响。认知负荷理论从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性出发,认为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加工存在着3个方面的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无关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介绍了认知负荷理论的基本观点,并提出了基于该理论的网络课程界面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考虑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认知负荷,要保证学习者承受的认知负荷不超过其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总量。教师在组织材料时要考虑呈现方式、学习方法、媒体技术、组织形式等方面,尽可能地降低学生的外在认知负荷,提高其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辅助语言学习中的认知负荷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辅助语言学习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在呈现给学习者大量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学习者的认知超负荷状态.言语信息加工中的认知负荷根据其认知需求可分为: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多媒体外语教学软件制作应尽量减少学习者认知负荷,具体可采取卸载技术、分解技术、演练技术、清除技术、标记技术、调整技术、消除冗余技术、同步技术、个性化设计等.  相似文献   

8.
认知负荷是指学习者在对学习任务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中所承受的一定的负担,可以分为内在认知负荷和外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是与学习者目标达成的信息加工过程没有直接关联的工作负荷;内在认知负荷是指学习者加工新知识时所必须承载的工作负荷。学习者的工作记忆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总量是有限,我们的科学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避免外在认知负荷,在有效组织新信息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内在认知负荷,为新旧知识的整合腾出记忆空间。  相似文献   

9.
李娟  穆肃 《远程教育杂志》2006,(2):36-38,60
学习内容设计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尤其对于远程学习,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成就。目前大量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主要偏向于内容的呈现方式。本文将以认知风格理论为指导,依据学习者不同的认知风格特征,重点探讨网络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学习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媒体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取决于学习者与多媒体表征方式以及教学设计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多媒体信息的呈现形式、信息的真实性程度、互动程度以及各种信息形式之间的关系必须适于学习者的先前知识经验、视觉空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水平以及学习任务的目标等。只有这些方面的因素相互匹配,才能产生实质性的媒体功效。从学习者建构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来说,如果某种外在的信息表征形式有利于学习者以最少的无关认知负荷和最大的生成认知负荷来建构内部心理表征时,这种媒体表征方式对学习者就是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学习是选择、组织和整合信息(认知加工)的过程。认知负荷是指学习者在对学习任务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中所承受的一定的负担,可以分为无关认知负荷、必要认知负荷和生成认知负荷[1]。无关认知负荷是指与学习者目标达成的信息加工过程没有直接关联的工作负荷,必要认知负荷是指学习者加工新知识时所必须承载的工作负荷[2],生成认知负荷则是指个体把新旧知识融合、形成个性化理解所带来的加工任  相似文献   

12.
网络化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认知负荷是影响学习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认知负荷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主要集中于网络学习环境下影响学习者认知负荷的因素研究、网络学习环境下减轻学习者认知负荷的策略研究、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认知负荷的测量研究和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等四个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以期对网络化教与学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课程的信息表征与信息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课程是远程教育重要载体。本文分析了优质网络课程的特点,网络课程中超媒体信息表征方式的优点与不足,网络课程常见信息结构形式和如何设计网络课程的信息结构。使网络课程信息的组织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课程内在体系,从而优化网络课程,提高网络课程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内容策展是针对特定主题的"选择"、"过滤"、"组织"、"呈现"与"发展"。随着云计算、移动学习以及大量的开放教育课程逐渐进入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教育与学习将面临巨大的变革,学习者需要进行认知负荷的有效管理和资源选择的指导,劳动力市场需要能够综合各领域知识信息并创造性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人才,教育机构也面临角色的转变。内容策展促进了学习者对信息的有效过滤和组织,提高了学习者的创新及问题解决能力等,对教育和学习的变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基于项目学习(PBL)的研究情况,分析PBL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探讨关键问题的解决途径。在PBL网络课程中安排教学者,为学习者提供在线引导:根据认知负荷理论,从学习者自身和资源提供环节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原则,避免发生认知超载;从项目组评价和个人评价2个层面提出适合PBL的教学评价体系,分别对PBL的四要素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量的网络课程由于缺乏对认知负荷的考虑而导致了网络学习认知超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学习的质量。本文根据认知负荷理论,从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三方面探讨了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规律,并以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课程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习理念的变革,给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全新的学习模式,其课程的教学设计受学习对象、呈现方式、传输载体等的影响,需在充分考虑认知负荷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按照明确定位、界面简单、小模块呈现、随机进入、双通道、去除冗余、适当排序、情境认知等八大设计原则,设计既不增加学习者认知负荷、符合移动学习者特点和需求,又能充分发挥移动通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优势的移动课程,实现高效的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8.
交互是学习者为学习、解释和挑战一些观点而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是知识传递的一种主要手段,良好的学习交互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是最主要的交互方式。但现有的网络学习资源在设计上缺乏交互性考虑,导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负荷较高,学习效果难以保证。本文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网络学习资源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以改善网络学习资源交互性和降低学习者认知负荷为目标,给出了一种具有开放性和交流性的网络学习资源多层次模型;并应用信息可视化技术中的焦点与上下文技术,给出多层次模型的人机界面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量的网络课程由于缺乏对认知负荷的考虑而导致了网络学习认知超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学习的质量.本文根据认知负荷理论,从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三方面探讨了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规律,并以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课程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适当减轻内在认知负荷;优化教学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减轻外在认知负荷;同时促进自我解释活动,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从而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