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选取1986—2010年的面板数据,依据相关理论构建门槛模型并从人力资本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两个角度实证分析我国28个地区人力资本与区域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与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且在人力资本水平和FDI的影响下,人力资本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分别表现出单门槛和双门槛效应;不同地区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明显,各地区只有跨越相应的人力资本水平和FDI门槛值,人力资本效应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促进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使用两阶段DEA-Windows方法,基于2005—2012年中国28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对技术创新整体效率和两个子过程效率的变动趋势及区域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整体效率及两个子过程效率均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效率(E_0)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技术研发效率(E_1)亦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转化效率(E_2)则呈现震荡状态;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效率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内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依据我国5大类矿种10个矿产资源型产业1996—2013年各项指标面板数据,在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Tobit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发展演变态势进行动态分析和测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不同产业之间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后续产业对原材料品质和技术含量要求不断提高,对上游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2)随着产业转型速度的加快,科技人员的数量和水平、生产能力集中度和政府创新资金投入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而技术引进经费投入和当前产业盈利水平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明显的负向影响和粘滞效应。(3)促进资源型产业集群,培育区域集群创新网络,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优化配置效应及宏观调控和导向功能,是实现转型期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我国省级数据,从区域经济的特征差异着手,建立经济特征指标体系,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进行动态回归分析,讨论知识产权保护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引导及均衡关系。研究表明在我国发达地区专利保护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在欠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会抑制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对知识产权保护和区域创新能力都有积极作用,且在欠发达地区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我国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选取11个原始指标构建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类,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特殊现象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提升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新环境与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06年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虽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较差,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进一步用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而创业水平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但系数仍是正的,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能力是评价一个地区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竞争的决定因素。对此,采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15.0软件,选取19个原始指标对我国31个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地区间产生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与地区科技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为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制定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金融发展的内涵包括金融规模、银行业结构、金融生态环境3个主要方面,从这3个角度剖析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衡量各省份技术创新能力,比较不同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差异;基于因子分析结果,建立全国范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静态面板模型,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且发展水平为东部中部西部;(2)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技术创新;(3)股票市场的发展相比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技术创新;(4)银行业竞争程度越低越不利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5)信用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推动技术创新;(6)外资投入带来的技术外溢未能被当地企业"消化吸收",且这种作用在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采用微观计量经济学综列数据研究方法,构建了从2000年至2003年连续四年与区域经济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相关的综列数据指标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八大经济区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结论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水平有较高的解释水平,而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均低于发达地区,由此造成二者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本文认为,欠发达地区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就必须制定积极的、超常规的技术创新赶超战略,努力提高本区域技术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金融发展的内涵包括金融规模、银行业结构、金融生态环境3个主要方面,从这3个角度剖析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衡量各省份技术创新能力,比较不同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差异;基于因子分析结果,建立全国范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静态面板模型,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且发展水平为东部>中部>西部;(2)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技术创新;(3)股票市场的发展相比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技术创新;(4)银行业竞争程度越低越不利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5)信用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推动技术创新;(6)外资投入带来的技术外溢未能被当地企业"消化吸收",且这种作用在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借用并优化刘君构建的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2005—2016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显示,全国各省域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断提高并保持良好发展趋势,但不同区域间高等教育科技发展存有较大差距。在科技创新结构方面,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虽有提高,但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始终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科技发展水平。为此,可通过建设科技城、实施高等教育圈发展战略等措施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积分的西部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玉  董秋玲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92-298
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衡量一个区域技术创新实力的重要尺度。针对此问题,本文在已建立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改进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西部5个地区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进而为西部各地区政府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制定区域发展政策以及有效提高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等5个构成要素出发,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对八大经济区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构成要素进行横向比较,然后对其2005—2012年的创新能力进行纵向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和北部沿海的创新能力较其他区域有明显优势,南部沿海、东北地区、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分别居于第3—6位,黄河中游和西北地区较落后。近年来东北地区提升较快,而西南地区面临较快下滑。最后就提升各区域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探究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在阐述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同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1)地方政府投资能够显著提升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2)地方政府投资对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其中,当地方政府投资作为门槛变量时,门槛值分别是0.010和0.109;当开放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门槛值分别是0.186和0.852。得到政策启示如下:政府应继续在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创新性项目方面加大投资,但投资水平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此外应适当引资充分发挥外资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促进山东省经济区域均衡发展,选取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并深入把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动态发展和空间差异特征。首先从科技创新发起能力、科技创新实现能力、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持能力4个维度构建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全局熵权法、改进的灰色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2013—2016年各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和可视化分析,并对其空间差异特征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加强区域间协同创新、优化区域内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等提高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SWOT分析方法,为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通过运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框架对甘肃省区域科技创新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探讨,理清思路,以期对甘肃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国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了以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力投入为门槛变量的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水平对区域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研发资金投入单门槛效应和研发人力投入双门槛效应:从研发资金投入来看,在低研发资金投入地区,贸易开放对区域科技创新有抑制作用;在高研发资金投入地区,贸易开放对区域科技创新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从研发人力投入来看,在低研发人力投入地区,贸易开放对区域科技创新有抑制作用;在中等研发人力投入地区,贸易开放对区域科技创新有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不明显;在高研发人力投入地区,贸易开放对区域科技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的研发投入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东道国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创新行为导致的市场失灵为政府对创新活动进行干预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本文利用2001—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资源导向型FDI、效率导向型FDI和市场导向型FDI三种类型探讨异质性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将政府财政干预纳入研究框架中,深入研究异质性FDI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政府财政干预门槛效应。结论表明:异质性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三种类型FDI都存在政府财政干预的单门槛效应,且当政府干预程度跨越门槛值,各类型FDI 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越来越显著;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因素下,异质性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各地区政府财政干预程度,平衡引资结构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创新质量不平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古鹏  陈向东  杜华东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709-1719
 作为衡量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创新质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使用专利授权率和专利长度作为创新质量的衡量指标,探讨了中国地区间创新质量的差异。通过使用专利生存曲线和广义熵指数研究发现,在我国专利制度成立的初期(1985-1992)和中期(1993-2000),东、中、西部地区间创新质量的不平等程度较高,但到后期(2001-2009)则有缩小甚至收敛于0的趋势。各地区内部创新质量的差异在后期也呈收敛趋势。由于东部地区在研发投入和FDI引进上有显著优势,东、中、西部间的创新质量显现出了明显差距。但到后期东部地区科技创新成果数量的膨胀可能抑制了其创新质量的提升,这可能是东、中、西部创新质量差异变得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