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健身跑对老年人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健身跑锻炼对老年人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对18例从事健身跑锻炼男性老年人(健身跑组)和18例未参加任何锻炼的男性老年人(不锻炼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长期坚持健身跑锻炼的老年人CD4 百分比和CD4 /CD8 比值明显高于不锻炼组(P<0.05、P<0.01),CD8 百分比明显低于不锻炼组(P<O.05);锻炼组血清IgG、IgA、IgM在正常值范围内得以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不锻炼组血清IgM显著低于正常值(P<0.05).表明:长期健身跑锻炼对老年人免疫系统的增强、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衰老过程的延缓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省高校开展群众性健身操锻炼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法,对江苏省16所高校开展群众性健身健美锻炼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高校中普及健身健美锻炼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建议各校注重科学管理.改善场地设施,在该项目开展的思路、格局、形式上有所创新,提高人们参与健身操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就健身跑运动对身体各部器官功能的促进作用及健身跑锻炼应遵循的原则做了论述,并指出健身跑是强身健体的极好的运动方法,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健身秧歌舞对中老年妇女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对50名从事秧歌锻炼半年以上及不进行任何项目锻炼的30名中老年妇女进行了安静时和次极量心率踏车运动后即刻、恢复期1min、3min时的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表明:1)参加秧歌舞锻炼的中老年妇女心脏主动瓣膜活动及性能好于不运动者。2)跳秧歌舞对中老年妇女心脏的收缩功能有良好改善作用.能提高中老年妇女心脏左室舒张功能的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5.
踢毽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单足站立平衡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旨在观察踢毽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单足站立平衡能力的影响。在1年的观察中,经过3次跟踪测试,结果显示:踢毽锻炼组在第6个月和第1年的测试中,睁眼平衡时间比锻炼前分别增加了4.81s和16.73s,闭眼平衡时间比锻炼前时间分别增加了5.30s和11.86s,均有显差异,而对照组略有下降,但无显差异。表明踢毽锻炼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6.
将86名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及实验干预,结果显示:实验组参加健身跑锻炼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焦虑和抑郁分值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有氧健身跑锻炼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症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健身跑对城市长住老年人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部分城市长住老年女性参加健身跑运动的实验研究,探讨健身跑对脂蛋白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坚持健身跑对血清脂蛋白代谢可产生良好影响,血清HDL-ch水平提高、LDL—ch水平下降,体脂百分比下降,心肺功能增强。提示健身跑运动对促进老年人的脂蛋白代谢、改善身体机能状态、预防肥胖及由肥胖所引起的相关疾病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生锻炼习惯的形成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各学段学生锻炼习惯的形成与原因分析,充分了解每个学段学生锻炼的原因,为体育教育与教学提供参考与帮助。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的调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对河南省全民健身路径使用情况、锻炼的基本情况及社会效益进行调查。调查表明:近几年随着全民健身路径的推广,促进和提高了人们的健身意识,丰富了人们的化生活;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布局,设计有待完善;锻炼普遍缺乏科学锻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力量练习对中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影响及健身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训练对中老年人身体机能中肌肉机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肌肉质量提高,肌肉体积、力量增大,Ⅱ型肌纤维百分比增多;对内分泌机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力量训练可提高中老年血清睾酮和生长素的水平并产生适应性变化。上述研究结论对中老年健身有以下启示:改变中老年人目前健身观念,使其在潜意识中尽快接受力量健身锻炼;强化Ⅱ型肌纤维的锻炼;力量锻炼开始时间应从青年时期起并坚持到中老年;力量锻炼可有效控制中老年肥胖;力量锻炼应掌握科学的方法;力量锻炼应穿插在其他健身内容组合中。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健身锻炼问题的探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健身锻炼是老年人提高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老年人生理特点出发 ,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老年人的健身锻炼 ,是本文要探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几项体质指标的测试与分析,证明了有氧健身运动是中老年群体适宜的运动健身方式之一,太极拳、慢跑、快走等有氧健身项目在坚持锻炼6个月后,能有效提高中老年人的心肺耐力,并能提高其身体平衡能力、柔韧性及关节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老年妇女练习“导引保健功”3个月前后血脂及心功能水平变化的测试分析,论证了该功法的科学原理,为指导人们更好地练习该功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软式排球的技术开发与规则改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满足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性研究,就软式排球的技术,进行了探索式技术性开发,并对竞赛规则进行"适合中国特色"的改造,以加速推动软式排球在我国开展的进程,并通过对青少年排球兴趣的激发,促进竞技排球的开展;以此对中老年人群的吸引,满足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使软式排球成为人们能终身从事锻炼和娱乐的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与健身运动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与健身运动的关系,分析健身运动处方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建议在老年人群中广泛推广、实施运动处方,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健康老龄化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东北城乡16岁以上城乡妇女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所获数据,按照老年(55岁以上)中年(36—55岁)和青年(16—35岁)分组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老、青年城乡妇女参加体育活动人数的组内百分比和“适当运动”人数的组内百分比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形态。制约老、中、青年城乡妇女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老、中、青年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时间安排、活动形式以及促进她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外因等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弄。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献资料分析法对757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的体育现状、坚持体育锻炼后对健康的自我体验及对健身、健康知识的需求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1.广州市老年人的体育活动项目以跑步类比例最高,其次为健身操类和太极类。推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跑步类将仍然是老年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2.老年人对健身和健康知识有较为强烈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运动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率、死亡率高的基本现状以及现今人们对于运用体育活动手段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存在的盲目性和非科学性,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提出较为科学的运动治疗方式,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相应的依据,从而提高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身体素质、生活质量以及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选择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在我国经济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上海、南京、杭州)城市中产阶层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休闲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成果,对中产阶层人群参与运动休闲项目、时间、频率、场所、身体自尊,以及性别、年龄、收入、职业等维度进行探讨,分析中产阶层人群运动休闲范式、身体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结论:1中产阶层人群的生活满意度状况与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相关;2高收入中产阶层人群运动休闲对象的选择方面有显性相关;3收入较高的中产阶层人群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低收入中产阶层;4身体自尊对于中产阶层人群身份认同、生活满意度有加大相关;5生活满意度与运动休闲范式没有显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从医学角度对青少年时期从事大运动量训练的中老年体育教师进行血压状况追踪观察,并与同龄学科教师进行对照。结果表明:观察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高血压总病率在60岁前增长幅度最大;通过比较1989年、1994年、1999年和2001年追踪观察结果,观察组的血压以1989年—1994年的变化幅度最大。结论:中老年体育教师是患高血压痛的高危人群、必须提前进行干预。加强运动员退役后的医务监督,综合防治,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