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青少年运动员与普通中学生自我认知与现实感的现状测查与数据统计对比分析,发现在社会成熟度方面,青少年运动员与普通中学生相比无显著差异。价值观念的调查显示:踏实型青少年运动员占62%,与普通学生对比差异显著;功利型占30%,从众型占6%,与普通学生无显著差异;冷漠性占2%,与普通中学生相比差异显著。相关分析显示:青少年运动员是否独生子女对其社会成熟度方面有影响,而父母教育程度、运动成绩、是否三好学生对其价值观念和社会成熟度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残障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对残障学生、普通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残障中学生、普通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特点。结果发现:PSDQ问卷用于残障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研究是可靠的、有效的;残障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具有一定性别、年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发展任务;总体看,残障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在各个方面均不如普通学生。  相似文献   

3.
采用心理测量方法,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自我概念进行问卷测量。结果表明:自主学习模式对中学生自我概念具有显著影响,并在自我批评、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和自我概念总分各方面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即:(1)实验前后自主学习模式班的中学生在自我概念上存在明显差异;(2)实验后自主学习模式班与传统教学模式班之间有明显差异,并且自主学习模式班的中学生自我概念较传统教学模式班的学生更为积极。结论:自主学习模式对中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对象:武汉体育学院竞技运动学院具有较高运动水准的青少年运动员118名。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与分析1.在关于运动员自我概念发展性别差异性上,男运动员在体能自我、外貌自我、数学自我方面明显比女运动员强,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竞技运动的初期效果──强身健体,增强人体的阳刚气质更完美地体现在男运动员身上,他们的自我感觉更好。在情绪稳定性方面,男、女运动员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差,表明男运动员是需要进行心理训练的主要对象,需要针对他们的情绪变化快、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内在机制,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身体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体格焦虑问卷和自编的 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问卷,对752 名天津市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锻炼量与身体自尊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确实 可以提高身体自我概念。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社会体格焦虑和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3 个变量分别在锻炼量与身体自尊关系之 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还将自我效能感、社会体格焦虑、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3 个中介变量整合在一起,构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中 介效应整合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身体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整合模型整体拟合较好,总的中介效应占39.32%,即体育锻 炼影响身体自我概念的总方差中有近40%可以由自我效能感、社会体格焦虑、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解释。上述结果提示,身体锻炼可以通过提高 自我效能感,降低社会体格焦虑,缩小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进而促进身体自我概念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身体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 的心理机制所在。  相似文献   

6.
体育锻炼对香港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身体自我描述问卷”为研究工具,研究体育锻炼对香港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被试为香港某大学的56名学生。研究结果表明,经过6周的体育锻炼之后,男性被试在身体活动、运动能力以及整体身体自我三方面的自我概念较锻炼前有显著性提高,女性被试在协调性、身体活动、运动能力、整体身体自我、外貌、力量、耐力(体能)以及整体自尊等方面的自我概念较锻炼前有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本校健美操运动专项和普通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健美操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结果表明:健美操对健美操专项和普通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差异显著;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中身体吸引力和身体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19,(11):996-1001
目的考察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其学业自尊的关系中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为探讨中学生体育锻炼对其学业自尊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青少年自尊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7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学业自尊(r=0.308,p<0.05)、自我效能感(r=0.207,p<0.001)呈正相关。2)自我效能感在体育锻炼与学业自尊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07,r=0.098,p<0.05),自我效能感在锻炼强度与学业自尊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锻炼时间、锻炼频率与学业自尊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1)中学生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其学业自尊水平,但不同等级的运动量,不同体育能力的中学生对其学业自尊的影响存在差异。2)自我效能感在中学生体育锻炼对其学业自尊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的现状、验证国外对于自我妨碍的研究结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是否具有普遍性。采用分层加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自编的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量表等测量工具,对我国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一系列预测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在性别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2)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在年龄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3)中学生的任务目标取向和锻炼自我妨碍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目标取向与锻炼自我妨碍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4)中学生的身体自尊及自我效能等预测指标与锻炼自我妨碍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5)身体自尊、自我效能等变量在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与锻炼等级之间起到部分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307名少年运动员问卷调查发现,少年运动员的学业可能自我存在结构差异,目前学业可能自我比未来学业可能自我分值高;少年运动员在目前学业可能自我这一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女运动员的得分高于男运动员,男女运动员在未来学业可能自我维度上没有差别;从少年运动员学业可能自我发展趋势来看,从初一到初二分值急剧下降,初二、初三基本稳定在中等的水平;与普通初中生相比,少年运动员的学业可能自我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1.
探讨认知失调对运动员自我损耗可能存在的影响作用,同时,检验价值肯定与属性肯定对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效 应。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范式进行试验研究,分别由60 名运动员先完成5 min 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分别完成5 min 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最后完成 Stroop 任务。结果发现,认知失调较无认知失调在Stroop 任务不一致反应时上表现更差,表明认知失调使运动员产生了自我损耗。自我肯定对自我损 耗补偿作用的研究发现:在认知失调情况下,价值肯定相对于属性肯定和无肯定在Stroop 任务一致和不一致错误数上出现更少的错误数,属性肯定 和无肯定在这2 个任务成绩上差异不显著;在无认知失调情况下,不同自我肯定对自我损耗均无补偿作用。表明,价值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 耗具有补偿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价值肯定与自我损耗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价值肯定部分通过提高自我概念清晰性减少自我 损耗。  相似文献   

12.
发掘高等体育教育功能 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竞技体育体制及其运行方式、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融合、发掘高等体育教育功能,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三个方面对国内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竞技体育的人才培养体制现状、存在问题和进一步发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如何在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与心理健康关系最紧密的身体自尊作为测量工具,采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量、实验等方法,以苗鼓和舞龙为锻炼方式,对湖南湘西矮寨镇妇女进行16周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6周系统的苗鼓锻炼和舞龙锻炼对湘西矮寨镇妇女身体自尊水平及各维度都具有显著性改善作用;其中,苗鼓在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吸引力两项指标上比舞龙产生的效益更为明显,而舞龙在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两方面比苗鼓效果好,说明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锻炼方式对湘西农村妇女的身体自尊产生不同的心理效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利于促进农村妇女身体自尊不同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运动选材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动选材学科是一门潜力大、难度大、综合性强的新兴学科。遗传基因研究成果对运动选材领域的渗透研究,先天与后天运动能力的发现、发展及其关系研究,运动选材预测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对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因素的发展预测研究等问题,是当前运动选材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motivational profiles of elite youth athletes to determine whethe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goal orientation corresponded with differential levels of imagery use. Two hundred ninety male (n = 88) and female (n = 202) young athletes (M = 16.6 years, SD = 1.48) completed the Perceptions of Success Questionnaire (POSQ, Roberts, Treasure, & Balague, 1998) to assess dispositional goal orientations and the Sport Imagery Questionnaire (Hall, Mack, Paivio, & Hausenblas, 1998) to assess frequency and function of imagery use. A two-stage cluster analysis on the POSQ scores revealed a three-cluster solution with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indicat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cluster groups in imagery use. Athletes in Cluster 3 (higher task/higher ego) used significantly more imagery, regardless of the function than athletes in Cluster 1 (lower task/moderate ego) or Cluster 2 (moderate task/lower ego).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role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influencing young athletes' behavioral investments in mental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自我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身体自尊量表和一般自尊量表对120名健美操专业大学生和120名非体育系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自我观念的影响。结果表明,健美操专业受试者在身体自我和整体自尊土均有所上升,而非体育系专业未发生显著变化;实验后2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健美操专业自我观念的各个维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以产权理论、现代契约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将运动员产权划分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对运动员产权进行解析,以使其明晰化。同时提出了明晰运动员产权的建议:一是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合理界定运动员产权;二是大力发展职业体育俱乐部,推进运动员产权多元化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配套的体育经济政策,为明晰运动员产权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探讨优秀与一般水平摔跤运动员之间的颈部动觉感受性是否有差别,分析优秀摔跤运动员颈部动觉感受性特征,以提高其运动技能水平。研究方法:首先确定动觉心理特征包括肌紧张感与运动幅度感,分别以复制力与角度的误差绝对值大小作为反映它们高低的指标,以德国进口DIVAD系统中的DIVAD140为实验仪器,以37名男子自由跤运动员为被试,考察运动员颈部动觉感受性情况。实验设计采用3×2组间设计。结果显示:优秀自由跤运动员颈部前、左、右三个方向的肌紧张感都显著高于一般运动员;在颈部运动幅度感中,优秀运动员仅左屈运动幅度感明显高于一般运动员,但两组运动员在其他方向的运动幅度感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对我省和韩体大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发现韩国男女运动员的血色素(Hb)平均值高于我省运动员;同等训练手段后的尿素氮(Bun)平均值低于我省;在总胜局数超过我省的情况下,对抗赛后即刻的血乳酸(BLA)平均值低于我省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