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2014年羽毛球法国公开赛男单决赛中的发球、前场、中场、后场、主动得失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发反手网前球双方使用最多,周天成的发球技术较为单一;搓放球和挑球技术在前场使用较多;中场方面,王睁茗和周天成在中场主要运用平抽平挡和网前放小球技术;后场使用最多的是杀球、正手吊球、高远球和头顶吊球技术,反手吊球使用率都较低;双方主要的得分方式是通过杀球和网前扑球技术.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访谈法等,对谌龙与李宗伟在2014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技术运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发反手网前球是双方使用最多的发球技术,谌龙发球技术较为单一;搓放球和挑球技术是前场使用最多的技术;谌龙和李宗伟在中场主要运用平抽平挡和网前放小球两项技术;后场使用最多的是杀球、正手吊球、高远球和头顶吊球技术,反手吊球使用率都比较低;双方主要得分方式是通过杀球和网前扑球技术;在本次男单世锦赛中,谌龙主动失分低于李宗伟。  相似文献   

3.
(四)后场接球步法:由场地中心位置的后场区域移动接球的步法称为后场后退步法。后场后退步法根据后场正手、反手和头顶击球姿式的不同分为后场正手后退、后场头顶后退和后场反手后退三种接球步法,在此只介绍前两种后退步法。后场正手后退步法:身体面对球往身体右后侧的后场区域移动接球的步法称为后场正手后退步法。起动后右脚向来球方向后退一小步。左脚紧接其后蹬地向右脚并一步,重心放在右脚上,呈后场高手击球的准备姿式,此时左脚后摆,右脚用力蹬地向前交叉起跳接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2022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子单打决赛技术运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发球,都是反手网前为主反手平高为辅,都是以1号区为主5号区为辅;接发球,安赛龙以挑球主推球为辅,昆拉武特以搓放为主挑球为辅。(2)前场技术,使用最多的都是挑球;中场技术,都是档网为主;后场技术,安赛龙采用杀球为主,而昆拉武特采用吊球为主。(3)得分都是杀球为主,失分都是接杀球和高远球。  相似文献   

5.
对林丹和斯里坎斯在2014年羽毛球中国公开赛男单决赛中的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发反手网前球是双方使用最多的发球技术;搓放球和挑球技术是前场使用最多的2项技术;中场技术使用方面,林丹网前放小球技术使用较多,斯里坎斯运用平抽平挡技术较多;后场使用最多的是杀球、正手吊球、高远球和头顶吊球技术,反手吊球使用率都比较低;双方主要的得分方式是杀球和网前扑球技术;双方失误相当。  相似文献   

6.
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冠亚军决赛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冠亚军决赛的比赛录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局,谢无论是在网前挑后场球还是击高远球都习惯打张的反手位,而张对于对方的反手高远球应对自如,谢对于张的网前球判断不到位,出现较多的失误使对方直接得分;第二局,谢在发球方面变化较多,张对于谢的网前球大多数选择挑后场,在高远球方面。谢的次数要比张多。反复调动对手,谢的技术特点得到了充分发挥,网前吊球的次数和质量都比第一局要高;决胜局,张在发球上有所变化,挑后场球次数谢明显高于张,张在双方体力均透支的情况下敢于主动进攻,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网前球的处理方面,谢主要进攻张的反手位置;张获胜的原因主要是大赛经验丰富,心理素质过硬,自我调节能力强,临场变化能力强,意志力坚定等。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访谈等方法对林丹与谌龙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前场、中场、后场、主动得失分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发反手网前球是双方使用最多的发球技术,谌龙的发球技术较为单一;两人在前场网前主要运用搓放球与挑球技术;中场技术主要运用平抽平挡技术;后场技术主要运用正手吊球和杀球技术;双方主动得分方式是杀球技术;三局比赛中,林丹主动失分呈"V"型,谌龙主动失分呈逐渐上升趋势;整体上看,林丹发挥更稳定,全场比赛主动失分低于谌龙。  相似文献   

8.
中国乒乓球主力运动员马琳与马龙接发球技战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文献研究、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技术、线路、落点3个维度对马琳、马龙比赛中接发球特征与规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二者接发球控制性技术与进攻性技术使用率差异性均不显著.在具体技术运用上居前3位的技术马琳为:摆短、劈长、撇;马龙为劈长、摆短、反手拧.摆短、劈长差异性高度显著;反手拧差异性显著;其余技术差异性不显著.2)马琳接发球时反手、追身和正手三条线路分布较为均衡.马龙接发球线路控制反手过半,其次为追身和正手.二者在线路控制上,正手、追身和反手差异性均不显著.3)马琳接发球落点分布集中在中路近网短球、正手小三角和反手长球区域;马龙落点分布以长球为主,依次为反手长球、正手长球和中路长球.二者中路近网短球、正手近网短球使用率差异性高度显著;中路半出台球使用率差异性显著,其余区域落点分布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对谌龙和李宗伟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单决赛中的技术运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双方比较善于运用发反手网前球的发球技术;在前场双方运用最多的技术是搓放球和挑球;中场技术使用方面,谌龙和李宗伟平抽挡技术使用较多;谌龙后场使用最多的是杀球和正手吊球技术,高远球技术运用较少;李宗伟使用较多的是杀球和头顶吊球,反手吊球使用率不高;双方主要的得分方式均为杀球技术;在主动得分方面,谌龙略高于李宗伟,而在失分方面,略低于李宗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世界前5名优秀羽毛球女子双打运动员在2019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1/4决赛、半决赛及决赛中的发接发技战术运用进行数据分析,旨在为羽毛球运动员的多元化发展方向提供思路。方法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结果发球大部分以反手发网前场1号区为主,并以前场5号区、后场4号区及6号区为辅助进行技战术相结合的发球方式;接发球过程中,女子双打运动员如遇到对手反手发网前球,接发球方则以推压、扑球为主,其次是抢搓、拨及挑球,如遇到对手发反手后场球,接发球方则以杀球为主,其次高远球、吊球与之配合使用。结论运动员在加强训练的同时,也要研究其他国家优秀组合的打法,做到科学训练,让技术全面发展、娴熟多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和揭示优秀女子职业网球选手击出制胜分时存在的规律,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WTA年终总决赛的女世界优秀网球选手15场比赛录像为研究对像,对世界优秀选手制胜分手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正手后场斜线的制胜比前场直、斜线和后场直线都更多,而且斜线的制胜分多于直线;反手制胜分主要以后场球为主;内角ACE球和外角ACE球相差不大,胜盘中ACE球和内角ACE球比负盘强。  相似文献   

12.
姓名:谢杏芳身高:1.78米体重:60公斤籍贯:广东出生日期:1981年1月职务:中国羽毛球国家队主力队员主要成绩(单打):现世界排名第二位1999年中国香港公开赛冠军2000年亚洲锦标赛冠军2002年中国丹麦新加坡公开赛四强2003年印尼公开赛冠军2004年尤伯杯冠军成员中国公开赛冠军2005年世界锦标赛冠军2006年全英公开赛冠军图解这是一组完成反手网前技术动作的标准示范。其中有“反手网前挑后场球”和“反手放网前球”两组不同目的的网前球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由中后场向网前移动接球时,通常用蹬跨步或交叉步向前快速移动,身高腿长的谢杏芳在此演示的是蹬跨步向前。步伐移动正确迅捷是完成全部技术目的的关键。反手网前挑高球的击球技巧为:击球之前球拍升至预判落点,当击球瞬间前小臂由内向外侧旋动,利用手腕做收腕发力,并且运用大拇指的顶力向外发力,这三点力量的聚合可以轻松完成这一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3.
二防御接发球A推挡过网B顶起高球3)被追身接快速发球-顶起高球过程:1在1区接追身发球,侧身反手顶起直线深球,有效完成10个球后,再侧身反手顶起斜线深球10个,换项;2在1区接追身发球,微侧身正手顶起直线深球,有效完成10个球后,再微侧身正手顶起斜线深球10个,换项。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李梓嘉与石宇奇的发球、接发球及前场、中场和后场的技术运用进行分析,旨在为实现我国羽毛球男子单打项目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李梓嘉和石宇奇发球落点大多集中在1号位和2号位,以1号位为主,李梓嘉1号位占71.7%,2号位占11.32%;石宇奇1号位占84.75%,2号位占8.47%。(2)在接发球方面,李梓嘉、石宇奇主要以搓放为主,其次是挑球。(3)在网前技术中,李梓嘉主要以搓放球技术为主,以挑球技术为辅;石宇奇主要以挑球技术为主,以搓放球技术为辅,说明李梓嘉的网前技术突出,逼迫石宇奇不敢轻易搓放,只能挑球进行过渡。(4)在中场技术方面,李梓嘉与石宇奇两人主要是挡网技术,其他技术总和占比不过半,两人在中场中没有较多的回合。(5)在后场技术方面,李梓嘉和石宇奇两人均以正手杀球为主,正手吊球次之,但石宇奇杀球次数多于李梓嘉。(6)在主动得分中,李梓嘉和石宇奇均以后场技术得分为主,但李梓嘉前场技术得分优于石宇奇,石宇奇中场技术得分优于李梓嘉。(7)在主动失分中,前场技术和后场技术的主动失分李梓嘉多于石宇奇,两人中场技术主动失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在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采用比赛法教学进行实证研究。选取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再进行有关体育统计学的分析和问卷调查。主要结论:正手攻球技术、发球技术的成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上成绩有显著差异;反手推挡技术成绩实验组差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教学中穿插比赛法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学质量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对象:以吉林大学2002级4个篮球班的108名男生为实验班,另外抽出4个篮球班的106名男生为对照班,经过50m、1000m等综合技术和身体素质的测试。研究方法:采用实验对比法,实验班以半场篮球比赛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对照班采用传统篮球专选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经过一学年教学实验论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对2008年、2012年以及2016年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李宗伟的技战术进行观察分析,主要分析他在前、中、后场的技术运用特征.结果显示:李宗伟反手网前球使用上明显高于反手平高球,发球具有突变的特征;前场主要以搓放网前小球为主并配合一些勾对角和扑球来改变回球路线获得主动进攻得分机会;在中场技术中使用率最高的为平抽平挡技术;后场主要通过杀球进攻的方式获得主动得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深泽 《网球天地》2012,(2):102-102
上期,我们介绍了发球、正手技术和学习要点.本期再来了解一下反手、网前截击和高压技术。 反手 ·等待来球时积极专注的状态(双手握拍两手靠近)·击球前小跳(分腿垫步)决定起动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和乒乓球技战术三段分析等方法,对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波尔处理关键球技术使用习惯和战术运用模式、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波尔关键球发抢段主要是以发中路偏反手逆旋转侧下旋短球为主,结合发强烈逆侧下长球至两角后抢冲或抢拉;接抢段则以正手摆近网短球为主,结合搓两角长球,第4板抢拉或抢冲至对方正、反手大角;相持段主要依赖于正手相持和反手相持得分,与常规球比较看,到了关键球波尔主动侧身相持得分能力明显下降,而反手被动相持得分能力则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2,(9):108-109
反手翻挑衔接正手抢攻也是一项很具马龙特色的连续套路。除了“两步上”的步法调整与正手推挑相似以外,反手翻挑更注重拍形的控制与发力的节奏。一般而言,准备翻挑时的拍形都要打得比较开,有时甚至需要稍微后仰;发力击球时要依靠手腕、手背和手指同时做功,赶在来球弹起的最高点,下手一定要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