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自2000年以来收录我国出版的学术期刊7000余种,累积5500余万篇论文,引文记录2.95亿余条,形成我国最完备的中文期刊论文引文库。自2007年起依托这一数据库,逐年编制出版用于期刊引用分析研究的评价工具,最初以《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为书名出版,自2012年起改名《中国高被引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2.
凌彤 《编辑学报》2006,18(6):441-441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06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大版)》。现将部分出版类期刊的被引指标摘编如下,供相关人员研究参考。刊名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篇均引文地区分布引用刊数基金论文比编辑学报14291.4950.3790.716.35223000.16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3801.1570.3650.597.43262710.13编辑学刊1840.2220.0700.990.47131120.00编辑之友4090.6450.0710.962.44251770.05出版参考44—0.0071.000.007210.00出版发行研究2280.1650.0680.912.47221020.03出版科学1290.4550.1100.894.2015710.02传媒650.1240…  相似文献   

3.
马云彤 《编辑学报》2012,24(4):335-337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为统计源,分析2006—2010年国内期刊出版专题研究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中国知网共收录2006—2010年国内期刊出版专题研究论文5万3 702篇,被引1万4 696篇,被引频次4万773次;前50篇高被引论文总被引频次2 019次,最高被引93次,最低28次,篇均被引40.38次。对50篇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方向、源期刊及其地区、作者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为出版专题的研究和编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肖超 《出版与印刷》2019,(1):32-37, 38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编辑学报》等13种编辑出版类期刊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数据分析和阐述。研究发现:编辑出版类期刊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5种期刊,刊发高被引论文较多的年份均在2000年后,高被引论文作者多为科技期刊编辑。发表在期刊第1—6期的高被引论文较多,且呈递减趋势,而发表在期刊第7—12期的高被引论文较少。编辑出版类期刊高被引论文最关注科技期刊、期刊编辑、数字出版三大研究主题,不同编辑出版类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主题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闫娟  李鹏  魏杰  杨云华 《编辑学报》2013,25(2):115-117
在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中检索2001—2010年关于期刊编辑工作方面的被引文献1万2 852篇。其中:被引1次者5 494篇,占42.4%;被引5次以上者2 499篇,占19.4%。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前50篇高被引论文有38篇发表在《编辑学报》上,占76%。高被引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主要有论文参考文献、编辑素质、影响因子、审稿、期刊评价、期刊国际化、开放存取(OA)、被引分析、期刊品牌打造和发表时滞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期刊权重指数、论文发表时间、主题研究热点分布三个角度入手,对2000—2010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30篇档案学高被引期刊论文(单篇被引次数>28次)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出影响档案学期刊论文高被引的三大因素排列:主题研究热点分布>期刊权重指数>论文发表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了弥补传统基金论文比指标的不足,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文献计量指标——期刊被引基金质量指数(JCQ),该指数是用期刊截至统计年度前3年被引用论文中的国家基金数量除以同期可被引文献量而得出。同时文章基于中国知网中的环境科学技术期刊,采用因子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其他文献计量指标与JCQ指数的关系。研究认为,期刊被引基金质量指数拥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全面的信息量,因此建议取消基金论文比指标,并加强对论文标注基金的审核。  相似文献   

8.
刘敏 《图书馆学刊》2013,(11):133-138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源,对东北地区27所高校图书馆2003~2012年间的发文总量、核心期刊发文量、核心期刊发文量占总发文量比、基金论文数、被引论文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h指数、总下载量、核心作者数这10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对高产作者、高频被引论文以及学术论文在19种核心期刊的分布进行了统计,从而揭示了东北地区27所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1,(2):181-181
期刊评价指标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等多种,为首的前两项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往往格外受到重视。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自2004年起被SCIE连续收录的于2007年5月前已采用开放获取模式出版的9种中国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被引频次、被引期刊、即年指数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中国高质量开放获取科技期刊质量及国际显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1年度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00年被中国科技信息所选为源期刊的期刊有1411种。评价指标仍以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为主,辅以即年指标,他引率、自引率、被引半衰期、来源献量、参考献量、平均引率、平均作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比、基金论比、发表时滞等13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认为L.Egghe等人在2011年所定义的首次被引速度指数(First-Citation-Speed-Index,简记为FCSI),在用于评价期刊的首次被引速度时,存在区分度小的缺陷.期刊的零被引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首次被引速度.引入零被引率,对首次被引速度指数计算方法进行改进,选择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经济学学科的3种期刊,使用在2004年出版的所有文献10年间的引文数据进行实证性研究,结果显示:改进后的FCSI能较好地反映期刊的首次被引速度.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信息源,对19种图书情报核心期刊进行统计,以≥70被引频次的高被引论文501篇为研究样本,从被引文献的年代分布、被引频次、著者、机构、来源期刊、地区分布以及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揭示图书情报学高被引文献全面而详细的信息,为图书情报工作人员开展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期刊h型指数与论文数量和被引的关系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星  高小强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0):131-134
以SSCI收录的国际图书情报学期刊10年论文及其被引记录为例,探讨期刊h型指数与反映论文数量和被引指标间的实证关系。结果表明:期刊h型指数主要受被引数量指标和被引广度指标所影响,且被引数量的影响略大于被引广度影响的两倍;期刊h型指数与期刊论文被引总数、篇均被引、引用该期刊的论文数、期刊影响因子显著正相关;各h型指数相互也强相关;样本期刊h型指数均没有表现出与论文数量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综合评价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淑超 《新闻世界》2014,(9):214-216
本文归纳统计了5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2003—2011年共计9年的资料,对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这5个指标作了简单比较。结果表明:各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平均引文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影响因子呈波动变化,但各个期刊的他引率数值差别很大;基金论文比相差很大,《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基金论文比相对较高。通过几种指标的分析与比较,反映出了目前我国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6.
高被引论文是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建立的基石,反映了期刊聚焦前沿热点,受读者关注度高,学术影响力大。本研究分析了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发表年限和次数分布、作者所属机构和专业学科领域特征,结果表明:2011-2020年,31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共发表了217篇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高被引论文。其中,《中国农业科学》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期刊影响力最大。各大学学报、各省农业科学和农业学报发表的高被引论文作者所属机构多数为期刊主办单位,或与期刊主办单位处于同一行政区域的单位;在综合性农业科学期刊中,农学、园艺和植物保护方向的高被引论文数量较多。基于此,提出综合性农业科学期刊编辑在选题策划和组稿时,可根据以上特征调整工作重心,旨在助力高影响力论文的产出和期刊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总被引频次作为常用的期刊评价指标,由于涉及到期刊自创办以来所有论文的被引次数,因此其评价时效性不高。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采用5年被引频次代替总被引频次来进行评价,并以南京大学CSSCI评价与中国知网CI指数评价为例,基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SSCI期刊(2017—2018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5年被引频次与总被引频次高度相关,但对排序影响较大;采用5年被引频次会改变CI指数评价的指标相对权重;CSSCI评价的时效性要优于CI指数评价;采用5年被引频次对CSSCI评价的影响小于对CI指数的影响,同时对CSSCI评价与CI指数的统计特征影响不大。建议从提高评价时效性出发,采用5年被引频次代替总被引频次进行评价。图1。表3。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文献计量指标提高科技期刊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引言衡量科技期刊学术、业务水平的标准有多种,包括载文量、文摘率、流通率(借阅率)、引文率、专家评审等。将这些标准量化为文献计量指标[1],借助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数据可以使编辑部能够快速地对自己所办的科技期刊进行综合评价,了解期刊在本学科中所处的地位,及时调整编辑和出版策略。1被引指标与被引情况相关的文献计量指标有:总被引频次、Web即年下载率、影响因子(IF)、即年指标、他引率、自引率、被引半衰期、h指数。这些指标的统计数据均针对期刊影响力和期刊学术水平进行评估,反映了期刊的有用性(被利用程度)和显示度。总被引频次…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关系,以2009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166种医学期刊的H指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和来源文献量为源数据,采用SPSSl6.0软件作线性、对数、二次多项式、三次多项式回归拟合和Logistic回归。二维散点图和曲线回归拟合分析均发现,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呈密切相关,但与来源文献量的相关性不强。因此,H指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应相互补充,共同用于医学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刘瑞兴论著被引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为数据统计源,探讨了刘瑞兴研究馆员的论著被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997年至2004年共被引201次,年被引次数无逐年衰减的趋势,被引论著的学科涉及图书馆学、信息科学、编辑学以及化学工程和地震工程学,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引用其论著的次数占总引用次数的50%,他的期刊学专著被引次数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