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友资源协同育人已经成为新时代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要论述,澄明协同育人的理论渊源。本文从新视阈、新内涵、新挑战三方面剖析“三全育人”视阈下校友资源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并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部分探寻校友资源协同育人的实践进路,以期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掌握校友作为育人资源的优势特性,将校友育人贯穿在校友工作的全过程,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社会、全心全意"为学生和准校友服务的理念,建立育人队伍,开发育人项目,聚焦育人领域,拓展育人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模式,主动将长期积累形成的校友资源优势转化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能为学校育人工作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3.
推进"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使命。当前,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不同程度面临着全员育人"缺位"、全过程育人"脱位"、全方位育人"失位"等现实困境,影响了育人效果。做好新时代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要实施"全主体链"协同育人,打造"全成长链"贯通育人,深化"全资源链"融通育人,构建全员协同育人、全程贯通育人、全方位融通育人体系,切实打通育人堵点,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合力,提升育人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构建协同育人"大思政"工作机制的重要举措.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文章基于"三全育人"视角,探索高职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进行协同育人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5.
“三全育人”是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学生思政教育还存在全员育人意识不强、全程育人力度不大、全方位育人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应通过采取构建全员参与的育人主体、建设全程衔接的教育链条、打造全方位协同的教育内容等创新措施,不断提升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正转型时期,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模式。一、全员育人:"两项制度"形成德育合力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和动员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德育合力。"全员育人"体现在树立"全员参与"的大德育观,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学校提高政治站位,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要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切实体现育人的质量、发展的质量、公平的质量以及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二者从内在具有一致性,但在实践工作中也需要对二者进行辨析,以便高校能更好地开展思政工作。二者在根本任务、育人目标、教学任务上具有一致性,但从"思政"的重点、地位和实施渠道上有所区别。作为新的教育理念,高校要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促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之间形成育人合力,切实把握好二者的内在联系,同时针对二者的不同侧重,提出相应对策,确保二者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协同育人的同时共同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正确历史观是坚定历史自信的价值引领,是增强政治认同的基础,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利剑。从“三全育人”理念来审视当前高校历史观培育现状,普遍存在全员育人不到位、全程育人未贯通、全方位育人未健全等典型问题。“三全育人”理念为提升大学生历史观培育实效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育人主力军建设上,要唤醒育人自觉、提升育人能力、全员培育,凝聚合力;在育人过程中,加强大中小一体化合作和延伸高校培养链,全程培育,梯次递进;在育人方位上,完善历史教学体系、搭建多元历史教育载体、加强制度保障和环境创设,全方位培育,协同融合。  相似文献   

10.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高校"大思政"协同视域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协同论视域下,"三全育人"具有开放性、非线性和自主性的内涵与特点。高校"三全育人"在协同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横向协调、纵向链接、有机联动不够等问题。借助协同理论,可以从要素协同、关系协同和空间协同三个维度构建"三全育人"协同效应的理论模型,并从目标系统、调适系统和优化系统三个方面探寻产生协同效应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从"全员","全程","全方位"三个角度来探究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路径,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的全过程。"伯藜学社",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以"经济、学业、心智、实践、创业"五方面赋能为主体的发展型助学模式。以"伯藜学社"资助育人模式为例探究"三全"资助育人创新路径,可给高校实施精准资助、实现资助育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所谓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是指在学校内部之间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建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成长,先简单分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相关知识,重点讲述了中专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友资源不仅是高校的品牌资源、信息资源、财力资源,更是高校重要的育人资源。高校校友资源具有为大学生成才提供指路明灯、为大学生成长保驾护航、为大学生发展搭建桥梁等内涵,在高校德育、就业指导和反馈"三育人"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该提高对校友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拓宽校友资源参与高校育人工作的渠道,重视对校友资源的服务与关爱,以更好地发挥校友资源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为主体,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全社会“大思政”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面对个性迥异的新时代青年学生,高校共青团的职能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功能顺势而生。通过分析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成效、问题及原因,提出实现“大思政”格局下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和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协同育人活动,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合力,更大广度、更大力度、更大效度地发挥育人实效,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5.
高校新闻网在交流学习、引导舆论、弘扬新风、服务社会、培育人才、维护安全稳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创新载体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亦是社会主义大学办学和发展的特色与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一讲话基于战略高度,科学解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行动导向。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对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思想教育工作应逐步从"专人"走向"人人",实现"三全"育人,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辅导员与导师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两支最重要的队伍,两支队伍在育人上各有优劣势,通过取长补短,各司其职,进而探索高校辅导员与导师协同育人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一支极其重要的队伍和力量,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独特的重要作用。三全育人与高校辅导员的关系、特别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高校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中为什么能发挥作用、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怎么发挥作用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实践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地方、高校等不同育人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实践育人模式。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就需要不断完善总体设计,优化体制机制,把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增强实践育人实效性,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尤其要积极推进校地合作,  相似文献   

20.
“三全育人”工作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主张,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实践创新。高职院校在实施“三全育人”过程中面临着全员育人的育人主体多、协同性不强,全过程育人的过程长、头绪多、契合度不高,全方位育人的协调性不够、资源难融合等现实困境。对此,应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有效实施路径,立足全员育人,凝聚全员育人合力;立足全过程育人,健全全程育人体系;立足全方位育人,打造全方位育人格局,助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