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梁阜  孙颖  李树文 《科研管理》2021,42(11):147-154
     组织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作为组织创新的重要知识资源,其在组织创新资源转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关于组织内外部学习间关系(协同效应还是替代效应)及该关系在不同组织结果导向、不同企业发展阶段下是否具有差异化的问题仍然讨论不足。为了识别在不同组织结果导向下内外部学习及其平衡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动态匹配规律,研究基于研发企业调研发现:平衡式学习对组织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该学习平衡在不同企业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平衡模式。在企业初创期,更宜选择时序性平衡模式;在企业发展期,更宜选择共时性平衡模式;但在企业成熟期,若以组织创新作为学习目标时,两种平衡模式均可,若以组织绩效作为学习目标时,更宜选择时序性平衡模式。研究明确了组织在不同发展阶段如何选择内外部学习平衡模式能为组织带来更佳乃至最佳结果,揭示了不同时期组织内外部学习平衡情境下的组织结果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许合先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155-158
从企业组织的创新类型与组织类型之间的系统关联性出发,以熊彼特、斯坦凯维奇等人的创新理论模型为工具,将其综合成创新类型矩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企业组织的创新类型、组织类型及组织管理风格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使得跨国并购企业开始强调组织结构模式的优化。本文基于企业能力理论,以国际化战略与组织形态论、组织能力论、动态能力和组织学习论为逻辑起点,对跨国并购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动因进行分析,从而指出在企业能力变量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建立基于企业能力的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是优化模式的创新选择。  相似文献   

4.
陈钰芬 《科研管理》2013,34(9):27-35
开放式创新是当前创新发展的趋势,但企业如何有效实施和管理开放式创新仍然缺乏研究。文章基于开放式技术创新强调内外创新资源互补协同的本质,结合不同外部组织所拥有的关键创新资源,提出不同特质的企业应采取的开放模式,并实证验证。研究发现:开放能提升创新绩效,但企业内部能力和不同开放模式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内部R&D能力强的企业,与科学合作伙伴合作能提升创新绩效;内部R&D能力较强而制造能力一般的企业,应较多地与横向合作企业合作;内部R&D能力一般的企业,与技术相关组织和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密切联系,能显著提升创新绩效。文章指出不同特质的企业应选择与内部能力相匹配的开放模式。  相似文献   

5.
合作学习、组织柔性与创新方式选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玉泉  李垣 《科研管理》2006,27(2):9-14
本文针对企业在快速变化环境下出现的创新不确定性增加的问题和目前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在基于资源和基于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利用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等相关理论,分析了合作学习对组织的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的影响作用;并对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如何影响创新方式的选择,如何降低创新风险以提高持续竞争优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有理论对于哪些要素驱动原始性创新以及如何从此类创新中获益还存在争议。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影响原始性创新的企业资源基础(资源柔性)和能力基础(能力柔性)以及原始性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并对组织合法性在原始性创新与竞争力关系间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本文的样本包含303家中国企业,每个企业选择2个关键信息提供者(key informants),共获得606份样本数据。基于这些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资源柔性对原始性创新产生了非线性(倒U型)影响,而能力柔性对原始性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此外,原始性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取决于组织合法性的有力支撑。文章最后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组织学习、能力与创新方式选择关系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周玉泉  李垣 《科学学研究》2005,23(4):525-530
在中国转型经济时期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不断的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实现创新,企业必须进行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快速积累。本文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组织学习、组织能力和创新方式选择之间的一个研究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内、外部学习如何影响组织的不同类型能力的问题,进而讨论了不同的能力水平和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是有力提升企业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核心途径之一;同时也是高校提升自身科研成果转化率的关键。从创新的类型、主体以及创新过程中资源与能力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归纳出两种典型"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以高校为主导兴建的企业模式以及以企业为主导的集成创新模式,并着重对后一种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模式下,鉴于控制权与合作关系是影响创新效应的两个核心变量;将高校-企业合作关系分成两类:长期合作关系与短期合作关系,将控制权类型分为两种类型: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在此基础上,着眼于"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企业从契约提供、合作创新过程的有效组织及产业竞争的系统维度,以动态博弈与委托-代理等理论为工具,建立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别得出了短期合作关系下集中控制、短期合作关系下分散控制、长期合作关系下集中控制、长期合作关系下分散控制四种不同情形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解,并对每种情形及其博弈结果进行了细化分析。最后,从双边关系的类型、控制权类型以及委托-代理效应三个不同维度,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创新的知识投入、工资、产量、价格、利润等均衡变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李丹  杨建君  王婷 《软科学》2016,(10):83-86
明确经理人创新胜任力的组成,通过个体和组织层面的组织承诺与组织学习分析经理人创新胜任力对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路径。以全国182家制造及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进行调研,运用多元回归等方法统计检验。研究表明:由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空间组成的经理人创新胜任力越强,企业越倾向于采取突变式创新;组织承诺和组织学习在经理人创新胜任力与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创新文化越强,经理人创新胜任力越需要通过组织承诺和组织学习传递其对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曾萍  宋铁波 《科学学研究》2011,29(8):1231-1239
 政治关系通常被视为企业创新的重要资源。然而,当前政治关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却依然模糊甚至相互矛盾。本文以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作为中介变量,连接政治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构建了一个政治关系、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然后以广东珠三角地区166家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SPSS和SE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政治关系对创新绩效没有直接影响,其需要通过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才能间接地提高绩效水平;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中,政治关系对于创新绩效的间接影响程度更高。本文研究结论为组织创新、政治关系以及动态能力等相关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张爽  陈晨 《科研管理》2022,43(6):113-120
  随着工业5.0来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我国技术型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严峻的现实挑战。知识吸收能力反映了企业识别新知识、吸收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组织目标的过程,能提高组织创新性与灵活性,也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通过文献综述与理论推导,提出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技术型企业中收集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研究结论:创新氛围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在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成果为技术型企业提升员工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与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组合资源 不断创新—索尼公司建立核心能力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建立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目前企业最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探讨国际上一些顶尖企业的发展历程,在它们的发展,创新过程中,既要重视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需要企业进行正确的定位,更要磨练内功,建立学习型组织,组合各种资源,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针对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知识流耦合的现象,深入分析了影响知识流耦合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假设,据此构建了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知识流耦合的理论模型。选择我国201家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提假设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流耦合度、组织环境、知识传递方式和知识节点特性与知识流耦合效率正相关,知识特性与知识流耦合效率负相关,其中组织环境对知识流耦合效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协同学理论,以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企业内部创新协同机制及其影响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战略、文化、组织、制度、技术等5个因素对创新协同绩效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企业有效地开展创新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毕克新  温暖  黄平 《科学学研究》2012,30(3):474-480
 从规模、技术、环境、战略和文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组织的特征,探讨了信息化条件下流程导向型工艺创新组织结构构建的原理,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小型及大型制造业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构建了符合自身条件的流程导向型工艺创新组织结构模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流程导向型工艺创新组织结构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论知识型组织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知识社会 ,核心的生产要素是知识工作者的创新能力 ,知识型组织的管理在人性假设、管理理念、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 ,其宗旨是有效地激发知识工作者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化与组织学习均是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源泉.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互惠性的利他偏好逐渐成为主流经济社会的基础性心理假设之一,显著促进了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互惠性的企业文化有效地提高了知识转化与组织学习的效率,进而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互惠性企业环境下知识转化与组织学习的运作机理,从而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信息生态因子对企业在信息及知识组织过程中的影响,从微观和宏观的层面构建了企业在信息生态环境当中的信息组织模型。通过构造企业的知识构建及流程模型,围绕知识创新这一环节,分析了企业当中知识管理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最后推导出了信息人这一关键因子在企业信息组织及知识构建当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新氛围作为企业创新活动的“软环境”,对双元组织学习以及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根据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企业创新氛围、双元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双元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创新氛围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组织学习在企业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负向影响创新绩效,但对企业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研究结果不仅对企业创新氛围与双元组织学习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启示,同时对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重视创新氛围和双元组织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许自坚  王辉 《科研管理》2019,40(9):130-138
研发支出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一环,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研发支出的研究也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热点问题。本文从企业的组织资本的角度,以我国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分析其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组织资本对研发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进一步验证了高组织资本企业的研发支出水平显著高于低组织资本的企业。此外,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支出率高于国有企业,且在非国有企业中,企业组织资本越高研发支出率也更高,但在国有企业中此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