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念刘和珍君》第二部分有这样一句:“然而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教材编者给“造化”作了如此不能再短的串项注释:“指自然界。”这一注释是极其不妥的。就词语知识而言,“造化”本身包括两个内涵相去很远的义项。这在好几种不同的词典中都有大致相近的解说。其中以《现代汉语词典》注释得最为简明具体,特抄录于后。“造化:①zàohuà<书>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界;②zào·hua 福气,运气(迷信)。”据此不难看出,这个词语两个不同义项的读音、意义和应用,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力的存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 (下 )第二章“运动和力”中的一节内容。力的概念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又是一个比较轴象的概念 ,人教版《物理》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九年级。“力”能否让七年级学生理解、接受 ,教师该如何设计符合学生认  相似文献   

3.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有“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此句应该怎样释义理解?《语文知识》(2003年第4期第48页)刊登了《“歌台暖响”释义辨析》一文,该文作者是从“句法结构”上来分析的,认为:“这是一个由两个并列分句组成的复句。”并将此句译为“歌台由于歌乐声喧杂而变得温暖,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舞殿由于舞袖飘扬而变得寒冷,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笔者认为:如此释义理解仍有瑕疵,同教材注释及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该句的理解一样,都没有摆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四册1308页,中华书局1994年出版)对该句释义…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第二部分开头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新旧课本都将这“造化”单单注释为“指自然界”,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我们为此翻查了一些辞书,发现对“造化”一词,都有大致相似的两个不同义项的注释。其中以《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更为具体、细致。现摘抄如下:“①造化:zao hua(书)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界;②造化:zao·hua 福气;运气  相似文献   

5.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詹天佑》一文的开篇第一句。这一句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也是理解全文的一个关键的突破口。对于本句的理解,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意见认为本句应理解为“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理解为“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对于本句的理解,之所以有不同的见解,究其原因,在于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复杂词组的自身是  相似文献   

6.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三句该如何理解,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如下两点争议:一,佛狸祠下神鸦社鼓的景象发生在宋辖区还是金占区;二,这一景象是辛弃疾当时亲眼所见还是在回忆旧事。对此,笔者曾经在《语文园地》(南宁版)一九八四年五期上发表了《如何理解辛词“可堪”三句》一文,认为佛狸祠位于宋境,“神鸦社鼓”是词人忆旧语今,而并非他当时目击的事实。此后,这方面文字,时有所见。《中学语文教学》(北京版)一九八五年第四期彭树文的《也谈佛狸祠的归属》一文也采“宋疆”说,但在意译三句时则说这种景象“真叫人不忍回头看上一眼”,却是持“可见”说。  相似文献   

7.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驳。这是赵壹《刺世嫉邪赋》开篇四句。《刺世嫉邪赋》,是东汉末年抒情小赋中思想性最强的一篇。开篇四句在全篇中地位非常重要。对它理解得正确与否,对理解全篇思想内容影响颇大。而对它能否正确理解,关键又在对“非是”的训释上。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作品选》)在解释“非是”句时说:“非和是本来是相互排斥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全诗三百五十多句,而虚词“相”竟有十八个之多,“见”也用了四个,这是其他诗作中少有的现象。同此,正确诠释“相”、“见”在诗中不同地方的不同用法,对更好地理解这首长诗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一) “相”(xāng) 杨树达《词诠》卷六云:“相”,副词,“交相”、“互相”之义。这是虚词“相”的常  相似文献   

9.
对于《论语》中“必也正名乎”(《子路》)、“必也使无讼平”(《颜渊》)一类句子,不少注译者将“必”仅看成是修饰语,把全句当作单句理解,这是值得商榷的。个人认为,《论语》中的这类句子,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假设复句,“必也”是偏句,表示假设条件,后面是正句,表示结果。一从文意看,这类句子都是前有所承,往往表示从反面或另一角度来说明问题,都包含着某种假设条件。试将这些句子逐一分析如下: (1)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八佾》)  相似文献   

10.
阅读本中,我们常会遇到“这”“那”“它”“前”等指代性的词语。如“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大自然的语言》)句中“这”在中指代上“炎热的夏季”。显然,句中“这”使后半句显得很简洁,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把“这”理解成是对前内容的一个指代性转述。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第六册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课本“思考和练习三”中给出了两种理解,要学生回答哪种理解更好。这两种理解,第一种是:我(苏轼)神游故国,应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变白了;第二种是:周瑜神游故国,应笑我(苏轼)多情善感,头发早变白了。对这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给出的答案是:“第一种理解较合适。”我认为要准确理解本句,明确是谁“神游故国”,必须抓住两个词,即“故国”和“神游”。  相似文献   

12.
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试验修订本·必修)《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持其踵为之泣”句,新编教材注释为“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持,握。踵,脚后跟。”女儿出嫁,“念悲其远”而为之泣能让人理解,可“握着她的脚后跟哭”就令人费解了。对这一难句曾有四川岳老师与内蒙古牛老师分别撰文《“持其踵”作何解》《“持其踵”正解》(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11)前者认为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解释合乎情理:“持,制止意。踵,足后跟,就是说母亲拉着女儿,女儿不能止步。这是古人的形象语言。”后者认为该句应注释为“赵太后拉着她…  相似文献   

13.
一、补足型即给出名篇的题目(有时包括作者),让考生写出全段(或全篇),或给出文中的首句、尾句、过渡句,要求考生据此把原段(或原文)补充完整。如2003年全国卷试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3)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二、理解型即根据题干所给的有关“名句名篇”的分析或提示,写出诗文内容。这种类型较之补足型,增加了对“名句名篇”内涵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不能仅仅机械地识记,更要能对所…  相似文献   

14.
读了《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6期的卷首语《班子应该有“异己”》(以下简称“《班》文”),又读了同刊2002年第l0期的《班子应该有“异己”吗?》(以下简称“《吗》文”)。笔者认为,《班》文和《吗》文中的观点都有欠妥之处。此句名言为何意?“眼睛里不能有沙子,班子里应该有‘异己’。”对这句由中学校长高度概括地提出来的至理名言,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呢?第一,从语法句式上说,这句至理名言应该是一个对偶型的语法句式。至理名言前一句中的“眼睛”一词应该是“班子”的代名词;“沙子”一词应该既可以指“‘沙子’型的‘领导’”,又可以指“‘沙…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教学中,究竟应从“整体入手”,还是“部分入手”?“入手”问题解决了,又如何认识并处理好上述“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研实践,对上述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学生阅读的心理活动过程决定了阅读教学应从“部分入手”学生“读一篇文章,首先感知的是文字,经过一步步读懂字词、句、段、篇,才逐步理解这篇文章。以记叙文为例,……学生阅读大抵经历了由语文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外表到内部,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心理学》第247页,潘菽主编)  相似文献   

16.
教学要求 :复习汉语拼音和成语 ;练习写近义词 ;理解多义词 ;学习修改病句。教具准备 :写有“字、词、句”部分第一题至第四题的小黑板或投影片。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提出要求今天我们来学习《基础训练3》的第一部分内容 (字、词、句 )。这部分内容有看拼音写汉字 ,写近义词 ,理解多义词 ,修改病句四道题目。请大家翻开课本第73页。二、练习第一题 :看拼音写汉字1 读题 ,明确要求 :这一题主要是复习汉语拼音和学过的成语 ,要求大家能熟练拼读音节后写出汉字 ,并能说出成语的意思 ,掌握成语 ,不写错别字。2 出示写有题目的小…  相似文献   

17.
§1:到目前为止,许多语法学家和语法论著在谈及“易位句”时都认为“易位句”中的前置部分与后移部分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语音停顿,并把这一语音停顿看作是“易位句”的重要句法标志之一。对于这一传统的语法观点,陆俭明先生在《汉语口语句法里的易位现象》(载《中国语文》80年一期)一文中提出了相反的看法。陆先生认为:“易位句的前置部分与后移部分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语音停顿。前移部分与后移部分有音强音弱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加之后移部分比一般要说得快些,这就构成了易位的前后部分之间语音上的明显界限”。孟琮先生  相似文献   

18.
读了张中行同志的《文义之间》一文后(见1980年第3期《语文教学通讯》),觉得“反义”一节中的提法值得商榷,现将该节摘引如下: “反义 (1)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周礼·地官·媒氏》) (2)其能而乱四方。(《尚书·顾命》) (3)敢不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二年》)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胜国’是因战败而灭亡的国,‘乱’四方是‘治’四方,‘敢’是不敢,‘知’是不知,这种与字面意义相反的情况,也要注意。”我们认为,例(1)中的“胜”和例(2)中的“乱”解释为“败”和“治”,这还是可以的,因为在古汉语中,的确是有一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与其字面意义相反的意义,训诂学中称之为“反训”。然而,如果把例(3)中的“敢”和例(4)中的“知”也看作是表示了反义,那似乎有些牵强附会了。先让我们来谈例(3),从句面来看,该句是否定式,然而从语气来看,它却表示了肯定的意味。为了调和形式上的否定与内容上的肯定这一矛盾,张文就将“敢”看是“不敢”,这是因为把该句看作是陈述旬了。然而,我们认为“敢”并非“不敢”,因为该句是反问句。现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9.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是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唯一一篇送别诗必读篇目,它对学生理解送别诗内容、了解送别诗特点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唐诗鉴赏辞典》陶慕渊先生对该诗的尾联进行了如下诠释:“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  相似文献   

20.
一、弄清句和句的联系,读懂一个自然段每篇课文是若干个自然段组成的。读懂一篇文章必须从理解一个个自然段入手。只要我们弄清楚了一个个自然段里句与句的联系,抓住所要表达的中心,就能理解它的内容。1.围绕一个中心句展开叙述的:(1)总分关系,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语文《索溪山谷的“野”》第二自然段。(2)主从关系,如人教版第十册《飞夺沪定桥》第三大段第一自然段,第一句是主句。(3)因果关系,如人教版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第四自然段。概括这类自然段的段意,只须抓住结果即可。2.无中心句自然段的三种情况。(1)几句话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