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学校特色阶梯发展说"取局部性界定和整体性界定之长,避两者之短,认为学校特色呈"局部性学校特色—整体性学校特色—品牌性学校特色"的阶梯发展状态,它为球形结构理论提供了预设。球形结构理论通过对学校特色与学校整体内在结构的动态描述,揭示了学校特色从局部性特色向整体性特色跃迁的规律。要实现学校特色的这种跃迁,就必将做优做强作为局部性学校特色的内核,形成学校文化。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相互作用。学校特色只有以深厚的学校文化作为底色,才能充满活力,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2.
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突出的学校特色决定着学校战略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决定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的速度,影响着校内各种资源的开发与组合,塑造着学校的品牌价值。可以说,没有特色的学校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学校坚持"言行立品玉润成学"的校训,追求"规范+特色"的办学目标,秉承"合格+特长"的育人理念,把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突破口,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8):152-153
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突出的学校特色决定着学校战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决定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的速度,影响校内各种资源的开发与组合,塑造学校的品牌价值。可以说,没有特色的学校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追求办"规范+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十特长"的学生的办学目标,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和"以特立校"的办学理念,把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突破口,积极实践,大胆探索,通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全国很多地方已经形成了"以学校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学校特色的建设必须更多地加入教育价值与意义关怀的特色精神,增加"真实性、卓越性和超越性"的个性特点。行政性力量的介入和干预,无疑会促使特色创建活动加快加强,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长官意志的学校特色和形式主义的学校特色,以及由此造成的特色学校建设的"大跃进运动",导致特色速成化和特色泡沫化。  相似文献   

5.
黄艳梅 《江苏教育》2012,(26):45-47
学校特色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质与核心。在谋求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不能仅是"只见树木"式的师德要求和学科培训,而是要有"还见森林"式的全面建构,倡导基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新型的教师文化。教师文化就是教师的价值追求、教育理念、职业道德以及行为方式的统一体,直接决定着学校特色文化的结构与水平。基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教师文化的内涵应当是完整的,它应包含观念系统、知识系统与伦理和心理人格系统几个主要方面,具体地讲,也就是应形成与学校特色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的  相似文献   

6.
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是当今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借鉴儒家中和思想,可以通过致和课程建设形成学校致和教育特色,具体的创建途径是:注重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隐性课程的建设,彰显学校的"致和"文化特色;创新育人模式,彰显学校"致和"教育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学校"致和"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7.
学校特色与校园文化创建是学校育人工作不可或缺的要素,把学校办出特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是国家有关部门对学校发展提出的工作任务,也是老百性就其子女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所以,学校特色与校园文化创建是每个学校管理者需要好好思考和实践的现实工作。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北京市教委与北京教科院基教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建设规划、实施与案例发掘项目研究"项目组联合举办了"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特色建设’2011年校长论坛"活动。北京市区县教委和部分小学校长分别就区域整体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学校特色建设攻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9.
学校特色建设是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学校特色建设事关素质教育的推进与落实,更是学校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求。复兴中学客观分析学校的教育背景和自身需要,为学校创建特色乃至形成品牌开辟了路径。从学校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指导思想的开始到构建课程模块,整合课程资源,培育"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形成开放多元的校本课程体系,体现了复兴中学的办学价值取向和办学特色。"普职结合"校本课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学校实践经验和办学质量得到同行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和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0.
有关学校文化的讨论已经积累了多种意见,大量的意见都集中在"看得见"的校园环境与学校特色以及相关的技巧与技术。"看得见"的校园环境与学校特色当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问题可能在另外的"看不见"或不容易看见的地方:第一是自由;第二是与自由相关的平等。自由与平等不必成为"学校特色",它原本是所有进步的学校的无例外的核心精神。校长不必以"教育花招"作为可以炫耀的"学校特色",真正值得炫耀的乃是:没有特色,只有进步。没有小技巧,却有大精神。  相似文献   

11.
采用学校效能问卷对三所特殊学校106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三所特殊学校学校效能各不相同;特殊学校学校效能存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创校历史、班级数量不同,学校效能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中专校升格为高职后办学特色的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专校升格后,原有的办学特色和社会知名度已难以保留,新的办学特色尚未形成。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由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必须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找准学校定位,重建办学特色,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校训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训是指在学校办学核心理念指导下,用简明扼要的词句表述的、学校师生应共同遵守的训导性的规范。能够对学校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校训具有训导性、概括性、精神性、长期性(战略性)、渗透性、相对稳定性、独特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14.
论学校品牌经营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校品牌是学校可以经营的一种资产。它具有独特性、优质性和高层次性等特征。学校品牌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效应。学校品牌的经营包括学校品牌培育、学校品牌维护和学校品牌扩张。  相似文献   

15.
重视大学精神的凝练是治校治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校风、校训、校歌、校徽是一所高校大学精神的显性特征,在加强学校文化管理、实施学校组织再造、凝练与优化大学精神的形势下,了解和把握校风、校训、校歌、校徽的基本内涵和文化底蕴,对于建立共同愿景、凸显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优化大学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因发生变化的状况下,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一种学校生存与发展战略,学校主体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不断增强。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质,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与核心。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形成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特色,着眼于课程与教学特色的形成,其实就是在建构学校文化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Flanders secondary schools of different denomination and of different school type (based on their curriculum offerings) differ with respect to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With respect to the educational framework,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learning climate differences between schools are small and differences are more situated within schools. Multilevel analysis reveals that almost 19% of the variance i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is at school level. The effect of denomination is small and disappears when student background (which is related to school practice)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school type remains important when controlled for student background and denomination. Group composition, the social and learning climate, and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seem to matter and explain almost 90% of the school effect. They also explain more than four fifths of the effect of school type (and denomination together) which accounts for 65% of the school level variance.  相似文献   

18.
通信类专业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通信类行业发展特点,对该类专业在校企合作办学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基于"校中厂"实践模式、"厂中校"实训模式、"校中校"培养模式为主线的培养模式,并对其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追求学校的办学特色,已成为我国办学趋势。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面和多个要素,需要合力共建。成功开展中小学的特色学校建设的策略主要是:一是理性理解特色,二是理念引领特色,三是多维度思考特色定位,四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五是多层面打造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20.
创建学校特色是学校办学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应有要义之一。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本土化的色彩、本真化的内容和本色化的个性。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本色化"的探索必将有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学校品牌的创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