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评论初唐四杰,往往只注意他们诗歌的共性,但对其诗歌个性的研究却不很充分。本文将初唐四杰的诗歌放在唐诗由六朝向盛唐过渡的大背景上,通过比较研究,既考察了四杰诗歌在思想、艺术上的共性,又探讨了四杰诗歌的艺术个性,并对四杰面目各异的诗歌艺术风格做了较详细的说明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刘宋元嘉时,山水成为崭新的审美对象进入诗歌创作,迎来了诗歌抒情特质的回归,并开始重视对诗歌艺术特质的全面探索,导致五言古体诗向近体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早期的中西方诗歌艺术从根本上说是听觉艺术。民间通过诗歌将事件与感情代代相传,反复吟咏、双声叠韵、平仄、顿挫都是诗歌的重要技巧。文人阶级的出现,使诗歌对声音的依赖出现了自觉调适,在这一时期,中西方诗歌都出现了极度强调声音艺术的“唯美”追求,及对听觉艺术依赖性的调整。在当代,随着教育的普及和诗歌传播媒介的多样化,诗歌发展出现了由听觉艺术向视觉艺术的转型,为中西诗歌复兴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向学生推介诗词欣赏的入门技法,探究方式是一个恰切的选择门径,以李白的诗歌为观照对象,鉴赏诗词时抓意象、会意境、探情感,记手法、析诗词、究情感,从而有助于丰富他们的文学素养,开阔艺术艺术视野。  相似文献   

5.
高三一节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炼字艺术。为解决学生古代诗歌阅读积累的量不够、读不懂诗歌的问题,教师向学生发放诗歌鉴赏阅读材料。教师选取了一些内容丰富多样、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作品。鉴赏内容深入浅出,很适合学生,所以学生看得很仔细。学生读完材料后,教师请学生就所读材料上的诗歌任举一例谈谈古代诗歌的炼字艺术。  相似文献   

6.
五十年来两岸诗歌因“地域切割”和“历史割断”形成了风貌各异的诗歌景观。两岸诗歌的优长异向互补,有助于全面认识同一化圈内多元并存的完整与丰富。两岸诗人和学应超越一时一地的囿限,从和合的观念出发,把握整体、运动、平衡的原则,去思考诗歌问题,处理被离析的诗学,以创造性的母语思维和艺术追求,传达当代中国人的生命情调。  相似文献   

7.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高峰,是诗歌艺术的峻岭。余光中在其诗歌艺术的追求中高山仰止,努力攀登,向诗圣、诗仙学习,且为他们造像。为李白、杜甫造像,表示他对唐诗传统的肯定。他造像的艺术,特别是《戏李白》一首的丰沛创意,和《寻李白》、《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的现代想象,则说明他对传统的活用与转化,印证了他的创造力。在以唐诗为主的中国传统诗歌基础上,余光中以其学养和睿智,以其才华和苦功,兼摄中外古今,以数十年的恒心和毅力,创作了丰富杰出的现代诗。他是李白、杜甫的嫡系传人,且开拓了中国诗歌的新世界。余光中为李白、杜甫的造像,象征了传统和现代的汇合,象征了现代对传统的发扬。  相似文献   

8.
在唐五代诗格中,关于诗歌体式的研究很繁盛。崔融、王昌龄、皎然、齐己等人深入文本,不仅注意诗歌体貌,且探究诗歌的法式技巧,注重对诗歌具体艺术形式的分析,归纳总结了重要的艺术规律。推动了唐诗发展。  相似文献   

9.
诗贵含蓄,含蓄是诗歌的一种属性,是诗歌艺术必备的艺术因素和美学特征,是我们民族善于节制内心感情的心理素质的反映,它体现了诗歌的神韵、格调、灵性、肌理。含蓄具有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因此,我们应从诗歌创作中重新超越它。  相似文献   

10.
任何艺术都不是也不可能复制世界,任何艺术的表现不管是叙述还是描写,都不可能是纯粹写实的。因此说,艺术表现的本质是强化艺术家的主体创作精神,使艺术超越现实实在而实现更高的审美目标。高踞于人类艺术塔顶的诗歌,对于世界的物质性内容的“提取”是更为严酷的,这就是写意。诗歌的写意空间以其艺术表现上的个性特征反映了诗歌文体的规律性,与意象、意境的提法相比,写意空间具有更强的整体性,是从哲学意义的维度对诗歌表现基本特征的概括.一、写意与“写实”的诗歌空间层面如果从绘画的角度着眼,究竟什么是艺术与非艺术的分野呢…  相似文献   

11.
一、丰富的中国诗歌文化 诗歌是运用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的语言,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独特的意境,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被视为文学中最高最美的艺术,犹如音乐中的钢琴、舞蹈中的芭蕾、体育中的足球,是一种极为精致的艺术。我国是诗的国度,在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诗歌这个艺术宝库一直散发着熠熠的光芒。《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国风”,思想和艺术价值都非常高。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诗人,对形成中国诗歌寄兴遥深、含蓄蕴藉的风貌起了重大作用。诗歌发展到了汉代,有了长足的进步,成就最高的是乐府诗,这些乐府诗,风格各不相同。建安诗风慷慨悲壮,太康诗风缛丽繁富,南朝诗歌文词清丽、情致宛转,北朝诗歌则多豪放之声。到了唐朝,诗歌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2.
无论中国诗歌还是西方诗歌,都存在着数字运用艺术,通过对具体数字的加、减、乘、除等手法的运用,使枯燥的数字在有机的组合中,变成诗歌艺术里有生命的特殊细胞,为诗之意象增色。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角度重新重视,龚自珍诗歌的艺术新质体现在语言、意象、形式、风格等方面的变化上。这些新质也凸现了龚自诊诗歌的艺术价值及其对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诗人感情外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是诗歌艺术表现的最活跃的元素和最基本的单位。新时期现代派诗歌,十分重视诗歌意象的选择和营造,把意象作为体悟人生经验,表达心智的象征性载体,扩展了诗歌的哲学内涵和思想深度,建构了独特而丰富的诗歌意象体系。从意象的构成、组合和创新三个方面探讨诗歌的意象艺术,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新时期诗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九叶诗派与中国诗歌的文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叶诗派是中国现代重要的诗歌流派,它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大量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艺术经验,体现出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但是,作为中国的诗歌流派,它同样与中国诗歌传统保持着密切关联。九叶诗人在艺术探索中批判地接受了诗歌传统的影响,尤其是在文体建设方面,他们注重诗歌的音乐性,追求诗歌的含蓄蕴藉,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整体与残缺的艺术把握。就诗歌而言,中国古典诗歌主抒情,即使是写人记事的叙事诗歌,其写人记事也不在于塑造典型,而在于为抒情服务,艺术手段属诗人主观情感的表现型。西方诗歌则属叙事写人的再现型艺术,通过写人记叙塑造艺术典型。艺术的辩证法就这样奇怪,企图完整地记叙完整的社会生活的西方艺术反而给人以不完整感,因为它表面上尽力记叙完整的事件,但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是很难完整地记录下来的,所以读者往往追间“后来呢”?而中国艺术,这里说的是叙事诗歌艺术,一般说来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较完整的人物性格。从…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诗歌的艺术媒介的讨论,许多人都把侧重点放在诗歌的媒介特征上,探幽发徽。这一点固然很重要,但却忽视了对其本源问题“诗歌的艺术媒介”即诗歌的特殊的言说方式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意象是诗歌写作的焦点,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意象是诗歌构思的核心,是鉴赏古典诗歌的要素。  相似文献   

19.
萧三延安时期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学上的功利主义的色彩,“刺刀与子弹”和“号角与鼓声”式的诗歌特色,充分反映了无产阶级诗人的战斗风姿。豪迈道劲的诗歌品格和自觉挚的大众化通俗化诗歌艺术追求,充分展示了延安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质,极具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歌对庞德的意象派诗歌产生过影响已是 东西方评论界 毋需争论的问题,但更深一步的关于中国古典诗歌对庞德的意象派诗歌影响原因的研究却很 少有人涉及。本文从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对庞德的意象派诗歌影响原因:第一,中国 古典诗歌在理论基础和艺术风格上和意象派所追求的艺术目标及其相似;第二,体现在中国 古典诗歌中的艺术特征有助于庞德实现意象派的艺术目标;第三,庞德是一位乐意接受外国 影响的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