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育平等问题一直都是人民群众和中央国务院所重视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工作者利用优质教育等理念将一大批的学校变成了优质学校。但是每个学校对于优质教育的理解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义务教育已经从"资源均衡"向"优质均衡"阶段迈进,在实践层面上致力于教育质量的优化与提升。有的地区在联合办学、组建教育集团等方面总结了多种经验模式,通过结对、整合等方式形成区域内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有的地区通过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举措,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的地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流动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优质师资均衡;还有的地区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挖掘自身优势,构建优质文化,打造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义务教育已经从"资源均衡"向"优质均衡"阶段迈进,在实践层面上致力于教育质量的优化与提升。有的地区在联合办学、组建教育集团等方面总结了多种经验模式,通过结对、整合等方式形成区域内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有的地区通过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举措,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的地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流动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优质师资均衡;还有的地区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挖掘自身优势,构建优质文化,打造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4.
优质教育的追寻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现时代向优质教育逼近的一个最好平台。从学校实践层面来讲,优质教育至少有下列四种价值取向:一、重综合素质。课程改革有没有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可以作为优质教育的一个指标。儿童的主动发展水平和程度,应成为我们指导课程改革实施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实施的课程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直接影响学生自乇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课程改革包括国家课程的优质高效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面对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抓好学校实施的课程整体优化,特别是在优质高效实旋国家课程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义务教育历经扩容增量、重点建设的教育普及,达成固本增速、公平导向的均衡发展,进而要转向改革创新、质量导向的优质均衡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优质均衡是一种整体性的高质量发展状态和结构上的优化与升级,是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表征。优质均衡的实质是追求优质的学校教育,其学校实践框架是:实现学校发展行动计划、学校文化、德育工作、课程结构、教学模式、队伍建设、学校治理和学生评价等要素的协同提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操作策略包括:明确优质均衡导向,落实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要求;创新多维协同模式,以学校变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供坚实保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浅析澳大利亚公立小学的优质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永续的探索与改革,澳大利亚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教育系统。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加强学校的价值教育、可持续的战略政策、多样化的项目计划、有效的财政投入、平衡而丰富的课程、优质的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生家长学校合作的伙伴式关系以及严格的学生学校业绩评估标准,为澳大利亚新生一代提供了优质、开放、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澳大利亚公立小学教育系统的亮点及成就,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优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教育的追寻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当今时代向优质教育逼近的一个最好平台。从学校实践层面来讲,优质教育至少有下列4种价值取向:1.重综合素质。课程改革有没有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可以作为优质教育的一个指标。儿童的主动发展水平和程度,应成为我们指导课程改革实施的一个方向,也是优质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教育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新评价技术的应用等等都应当以此为指向。2.重品格发展。学校教育的根本是人格教育,教育的使命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接受知…  相似文献   

9.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提高教育水平,拓展教育渠道,提升教育管理质量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新课题。学校教育质量的优劣关键在管理,正因如此,我校将教育管理重塑作为学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优质学校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要以"美"的理念引领学校不断发展。优质学校建设要有"美"的办学文化,注重学校精神境界的提升;实施"美"的课程,在美育视野下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培养"美"的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注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责任心和合作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优质学校还要建立"美"的联盟,让优质资源辐射,带动更多的学校成为优质学校。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需更优、更强、更大的优质教育推动薄弱教育的发展。北碚教育人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努力探索超前发展乡的教育,以城的教育引带乡的教育,不懈追求城乡教育共进。通过学校文化、课程文化、个性彰显三个维度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质学校;从职初教师、经验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同轨迹培养优质师资,并最终落脚在优质课堂上。优质教育既是城乡教育发展的归宿,也是重要的推手。依托C-R模式,采取六大统筹策略,实施六带举措,北碚教育正在教育优质化的路上扎实前行。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需更优、更强、更大的优质教育推动薄弱教育的发展。北碚教育人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努力探索超前发展乡的教育,以城的教育引带乡的教育,不懈追求城乡教育共进。通过学校文化、课程文化、个性彰显三个维度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质学校;从职初教师、经验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同轨迹培养优质师资,并最终落脚在优质课堂上。优质教育既是城乡教育发展的归宿,也是重要的推手。依托C-R模式,采取六大统筹策略,实施六带举措,北碚教育正在教育优质化的路上扎实前行。  相似文献   

13.
“家门口的好学校”应该是以均衡为前提的优质,就是要以一流的教育理念、教师队伍、课程教学、环境设施、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江山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引领下,营造温暖有方的学校环境,努力实现“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每一所学校都有特色”。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需更优、更强、更大的优质教育推动薄弱教育的发展。北碚教育人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努力探索超前发展乡的教育,以城的教育引带乡的教育,不懈追求城乡教育共进。通过学校文化、课程文化、个性彰显三个维度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质学校;从职初教师、经验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同轨迹培养优质师资,并最终落脚在优质课堂上。优质教育既是城乡教育发展的归宿,也是重要的推手。依托C-R模式,采取六大统筹策略,实施六带举措,北碚教育正在教育优质化的路上扎实前行。  相似文献   

15.
优质学校建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薄弱学校改造是世界各国建设优质学校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各个国家和地区优质学校建设体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政府主导,体现政府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以校为本,追求办学特色化;学校发展目标与理念的内化;以生为本,突出学生发展个性化;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专业化;注重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实现课程教学优化;注重组织的系统变革,强调学校改革的整体系统化;注重交流与合作,体现优质学校建设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教育优质均衡是以教育质量为指向的差异性均衡。特色发展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要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建设特色学校,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对个人来说,适合的教育就是最优质的教育。适合学生个性多样化的特点,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多样化的教育,在多样化教育中,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建设适合学生的多样化基础教育体系,需要制度、课程、教学和评价等多方面的改革,包括实施择校制度、建立弹性化课程结构、实施差异性教学和多元发展性评价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实施新课改后,学校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的新课题。学校教育追求高质量,而优质教育是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教育状态。我们的办学理念是“提升生命质量,创造幸福人生”。我们以“现代化小学的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为课题,研究开发开放性、多样性、综合性、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学校实践层面来讲,优质教育至少有下列四种价值取向:1.重综合素质。课程改革有没有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可以作为优质教育的一个指标。儿童的主动发展水平和程度,应成为我们指导课程改革实施的一个方向,也是优质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教育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新评价技术的应用等等都应当以此为指向。2.重品格发展。学校  相似文献   

19.
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施优质教育。实施优质教育的课程改革基本趋势之一便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20.
课程不仅是科学知识体系,更应是一种文化环境、民族意识、生存状态。课程改革必须要体现优质教育。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教育不再是谋生的手段时,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