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元智力理论在实践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取向--课程开发与课程评估一体化,本文从三个角度分析了这一取向的实践情况.分别是借助"通过多元智力来教"实现课程开发与课程评估一体化;借助"为多元智力而教"实现课程开发与课程评估一体化;多元智力与传统教育目标分类学结合实现课程开发与课程评估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力课程述评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多元智力课程是当前在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有着重要影响的课程方案。本文首先分析了多元智力课程的两个主要依据,即多元智力理论和三位一体的大脑理论;其次从与语言有关的智力、与特体有关的智力与个人有关的智力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元智力课程的主要内容;最后探讨了多元智力课程 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两点启示,其一是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其二是应该改变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多元智力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多元智力理论成为一些西方国家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并产生广泛影响。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了传统智力理论 ,认为智力是多元的 ,不是单一的 ,坚信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特的 ,都以个别的方式对人类文化做出有价值的贡献。多元智力理论对基础教育的课程设计具有有益的启示 :课程设计要注意开启学生的多元智力 ;课程教材要确认并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兴趣和才能 ;要设计以发展为轴心的多元智力课程 ;人际智力是人类智力中最重要的一种智力。多元智力理论要求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课程评价要达到化解界限 ,增进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人的智力是多元的 ,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基本的智力 ,即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际智力、自然认识智力和存在智力。这一理论为我国的幼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本文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 ,探讨其对我国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启示 ,即课程目标 :开发多元智力 ;课程内容 :展示多方面的智力领域 ;课程实施 :教师角色转换与多元教学 ;课程评价 :透过多元智力的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5.
多元智力论对我国的成人教育课程开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对多元智力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我国成人教育课程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基础上,阐述了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启示:成人教育的课程目标要着眼于全员发展;课程设置要关注差异、以人为本;选择多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情境化的课程实施;制定科学的成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多元智力课程(Multiple intelligences Lesson)是目前美国教育改革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种课程模式,对美国和西方国家当前的教育改革特别是中小学课程改革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多元智力课程的主要依据 多元智力课程的主要依据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保罗·麦克里恩博士的三位一体的大脑理论。1.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并非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着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一组共7种智力。2.三位一体的大脑理论三位一体的大脑理论认为我们的大脑由三个部位组成,分别是爬行大脑、肢体大脑和新皮层。三个部位以既相对独立各司其职、又分工台作密切联系的方式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学校实践性智力课程(PIFS)是美国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根据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而建立的课程,它以默会知识为线索,将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学术性智力和实践性的人际交往智力及其自我内省智力有  相似文献   

8.
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文化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多元智力理论关于智力具有文化性的观点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多元智力理论在追求平等、尊重差异和倡导合作3个方面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实际支持;多元智力理论在5个方面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即创设体现不同文化特色的学校环境、将不同文化整合到课程之中、采用适合不同认知方式的教学方法、与社区合作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在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多元智力的视角反思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现状,从多元智力理论的危机反思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设置存在的不足,从对多元智力的误解反思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脱离实际的现状,从教师对学生个体智力的正确理解及教师教学日志等形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的不足反思了"技术"和"能力"两方面对学生智力评价的失衡。最后,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基于项目学习方法和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测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多元智力理论的概念多元智力理论又叫做"多元智能理论"。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只有一个大脑,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可以通过计算测量出来的,没有人能够例外。就在1983年加德纳首次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此种理论一经面世就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后来的实际教育改革中起到了指导作用。到现在多元智力理论已经逐渐完善。由于个体存在的智力差异性,这就要求在教育课程实施当中,应当因材施教,除了要保证学生的综合发展,也要继续关注和运用多元智力理  相似文献   

11.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潜力,它直接影响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和重建新的"智力观".将多元智力理论运用到IT类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中,对于促进和完善IT类课程改革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校实践性智力课程(PIFS)是美国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根据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而建立的课程,它以默会知识为线索,将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学术性智力和实践性的人际交往智力及其自我内省智力有效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加德纳在多元智力理论中提出了智力的新内涵和智力的基本框架,并认为不同个体拥有其独特的智力结构,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有如下启示:树立人人成材的学生观、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坚持统一性和多样化的课程观、坚持多元多维的评价观;我们在借鉴和应用多元智力理论时,也会遇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多元智力理论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智力是多元的、开放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树立“人人都成才“的教育理念,构建多样化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树“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行高校弹性学习制度;树立个性化的课程理念,建立课程的选修制度;树立灵活多样的评价理念,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在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中引起强烈反响。我国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借鉴这一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该从我国的教育现实出发,正确认识多元智力理论本身。并在理论工作和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科学地借鉴多元智力理论,实现多元智力理论的本土化。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当前的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6.
多元智力理论对高等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元智力理论对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观、结构观、课程观、教学观与评价观也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多元智力理论关于智力的崭新的定义及智力发展与人类学习的“革命性”观点,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自问世后在教育领域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可以用经验、表达、整合的形式来训练学生 ;可以在全校范围内改革课程 ;可以创新出六种新的课程类型 ;可以利用网站内容为不同智力风格的学生设计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美国哈佛大学学者进行的"多元智力理论实验学校研究项目"进行了研究,认为该研究项目的主要成果是提出在中小学有效运用多元智力理论的6条基本经验,即把多元智力理论作为主要的校园文化理念、以多种方式将多元智力理论引入教学实践、在教师间形成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多种有意义的课程与多种形式的评价、充分发挥艺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将多元智力理论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本文认为该研究项目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4个方面的重要启示,即我们应该建构新型的校园文化、提倡个性化的教师教育、加强学校中的艺术教育、为促进学生的"理解"而教.  相似文献   

19.
多元智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力口德纳把构成多元智力理论基本结构划分为语言、音乐、逻辑、视觉、身体、自知、交往等,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教育与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力结构的理论。它在世界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借鉴多元智力理论探讨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及课程模式开发,对我国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