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太极拳和篮球运动对老年人骨代谢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老年人常年坚持太极拳运动和篮球运动都可以对骨骼系统形成良性刺激,有效地减少体内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使老年人骨密度保持稳定,并有效调节骨钙与血钙之间的动态平衡。但可能是运动强度或是运动年限的影响,篮球运动在骨密度和和骨矿物质的保持方面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卢麟 《拳击与格斗》2020,(4):150-150
在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篮球这项运动中,篮球运动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大运动,但是篮球运动的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赛事的宣传推广。本文以虎扑“路人王”篮球赛为例,来分析其对篮球运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运动在青少年中推广的可行性及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理论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从在青少年中推广太极拳运动的理论依据入手,重点探讨了在青少年中推广太极拳运动的必要性与方法,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其研究目的在于引起广大体育同仁和青少年对太极拳运动的关注与重视,充分挖掘太极拳运动的内在价值功能,使其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素质教育的稳步实施提供理论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朝良 《武当》2007,(10):23-24
在拳论中,太极拳是以阴阳平衡,虚实变化为规律的自然运动,并特别强调了是纯任自然的自然运动。太极拳先辈在对自然运动的成功实践中,总结到了太极拳运动的正确理念法则———"全是用意不用力",明确了太极拳追求的是不用力的运动效果作用。由于不用力运动的理念法则,与现实运动必须用力的传统观念和习惯相违背,因而受到了普遍否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寻太极拳运动发展的历程与特色,旨在梳理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脉络,明晰太极拳运动在现代社会广泛开展的内在规律。结果认为,太极拳运动的发展经历了由乡村走进城市、由北方传向南方、由传统步入现代、由中国走向世界四段历程;太极拳的发展特色在于其自身的本固枝荣、舍己从人、著盛研丰和益寿延年。  相似文献   

6.
浅析太极拳的健身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太极拳是中华武术具有健身、养身的一种特殊的套路运动,其内容博大精深。太极拳运动不仅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所以千百年来历经岁月冲刷却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不断继承与发扬。文章分析了太极拳运动的生理学基础,阐述了太极拳的健身功能,对练习太极拳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太极拳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对太极拳运动进行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践与资料法,对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及其作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指出太极拳运动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有代表性的运动特点和动作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从而对太极拳运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运用摄影测量法和Novel Pedar-X足底压力测试系统采集了16名太极拳练习者在太极拳运动和正常步行中足底压力和运动影像信息,并对两种运动方式的单脚支撑姿势持续时间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与正常步行相比,在太极拳运动中单脚支撑姿势总的持续时间所占比例(标准化值)较少(P<0.05);单次单脚支撑姿势平均持续时间较长(P<0.01);认为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单脚平衡能力。另外还发现太极拳运动和正常步行中地面反作用力都在不断变化;太极拳运动中地面反作用力小于其正常步行值。  相似文献   

9.
刘敏 《体育师友》2010,33(4):54-55
文章借助于太极拳理论从放松、意识和呼吸三个方面与现代舞进行比较分析。太极拳与现代舞从风格到技术上有较大的差异,但其人体运动规律与力学原理则有其一致性。太极理论对人体运动规律进行了科学而系统地阐述,因此,我们要想提高现代舞的技术水平与艺术表现力,可以向太极理论与实践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10.
论太极拳运动对社会和谐的功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根据太极拳运动特点、作用、养身价值及太极拳在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互动效应,进行归纳、分析,其目的是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太极拳文化,并积极地参与太极拳运动,为太极拳运动能在人类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流传,为人类的身心健康、社会和谐与安定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思想拳、是哲拳,向来有"三分练,七分悟"之说。学太极拳必先明太极之理,通修炼之路,理清路明,方有所得。文章从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太极拳到底练什么,太极拳为什么要稳静、缓慢,松与紧的辨证关系,太极拳运动如何放松,太极拳与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目的在于与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2.
柳彤  贾瑾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1):134-134,147,150,156,161
作为源自生活的中华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太极拳文化以其极具代表性、特殊性、全面性的特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大国形象。为了使大众对太极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文化进行了一定分析。主要结论:太极拳文化既是中国的国粹,又是一项特殊的身体文化,还是一种全面性的文化;太极拳文化推崇“和谐之道”,并传播和谐思想;太极拳文化的发展对促进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建议: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借助新媒体和网络传播来大力宣扬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太极拳文化;大力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借助“孔子学院”平台宣扬太极拳文化,开设太极拳文化课程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借鉴传统武术和太极拳理论并结合作者多年练习太极拳的经验体会,由对简化24太极拳运动的思考进而对近年来常见24式太极拳图书进行考察,揭示其作为24太极拳运动的教材在拳理、示范、演练讲解、技击等内容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需要改进之处,认为24式太极拳图书的改进能对传统太极拳、传统武术甚至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研究发挥较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终身体育的最佳运动项目之一。随着大众体育健身热地和高校普系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太极拳运动以其特有的健身功效,在高校广泛开展。这对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太极拳运动,有着深远的意义。但从目前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中发现:多数大学生对学习太极拳运动的积极性持续不久,之中外形不重内涵,而且教师对太极拳运动教学的认识也参差不齐,教学不尽人意。文章从太极拳自身特点和高校开设的具体情况出发,对太极拳教学中的重点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以聊城大学为例,对太极拳公选课的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和动机学习太极拳,积极性较高,且选课比例女生多于男生,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太极拳的动作技能,对太极拳教学给予肯定,并能对太极拳的练习作用和意义能给予正确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太极拳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并为高校太极拳课程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对青少年健身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心率遥测法,测试青少年演练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过程中的心率变化。结果表明,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能够对青少年产生一定的负荷;在某些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方面,课外经常从事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运动的青少年好于课外较少活动的青少年。认为,从事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锻炼对青少年的健身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观察6个月太极拳练习组和未进行太极拳练习组,研究太极拳对预防中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同时还分别进行平衡能力简单测试方法,如睁眼、闭眼单脚站立、强化Romberg检查、10m往返步行和直立体前屈。结果表明太极拳练习组要比未进行太极拳练习组明显好(P<0.05),说明太极拳锻炼对延缓和预防中老年人跌倒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太原市心脑血管康复医院常年坚持太极拳练习和不参加锻炼的脑血栓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对他们的身体素质与心肺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多年坚持太极拳练习的患者和未参加锻炼的患者心肺功能比较,效果不是太明显;但是多年坚持太极拳练习的患者的握力、肩关节灵活性、腿脚灵活性、手眼协调能力、柔韧性、反应时明显好于其它不参加运动的患者。所以经常参加太极拳练习的患者对身体素质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中开展太极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学习的人群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普通高校中,已经被很多学校积极开展起来,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一定的特殊性,那么怎样在这个群体当中开展好太极拳的学练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近五年的太极拳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全面调查和与各兄弟院校的交流和研讨,对太极拳教学的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形、神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养生学和中医学讨论的重要命题,太极拳则继承了这一基本观点,用以指导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而太极拳所追求的"形神相生"、"形神统一"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模式实现了跨时代,跨地域的吻合,这也使得太极拳运动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无限的现代文化生机。在东方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相融合的转型时代,要想更好地传播与发展太极拳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在注重太极拳运动形式、技术特点传承的同时强调太极拳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研究传统太极拳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将太极拳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