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根据高校课程改革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提高大学生的技术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统领,紧紧围绕"努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型’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一主题,重点研究和解决三大问题:(1)如何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2)如何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建立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教学基地和教学团队;(3)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应用性是贯穿地方高校各项工作的理念,对各项具体工作起着领航作用。因此,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应该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地方高校管理者需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通过高等教育的应用性、专业性、开放性以及文化性贯彻到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去,通过制度化建设夯实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基础,并构建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是当前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为例,针对近两年环境工程毕业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就业方向、所学专业知识适用性展开调查,剖析了当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成效,提出了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发展方向。本研究为构建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是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重要因素,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依据和基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自觉树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面向地方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才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针对传统专业及其课程体系的陈旧僵化,临沂师范学院按"从出口往回找"的思路,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配置课程资源,按要素建设单门课程,建立课程研发机制,提高课程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互动,改革评课程价机制,实行动课程态管理,明确了以课程作为各类教学资源配置的基本载体,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较好地解决了招生与就业"两张皮"问题,探索出一条地方院校提升内涵建设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教育》2011,(21):82-83
临沂大学以学生就业为依据,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校合作为平台,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构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和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湖南文理学院以让合格毕业生100%就业为目标,贴近市场,建立灵活机制,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1234"教学模式;以切实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建立系列课程建设制度,狠抓课程建设,把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落实到课程上;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的,将学生就业与教学质量挂钩,不断推进专业综合改革;以突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根本,强化实践教学;以夯实学生充分就业为基础,实施"两个素质提升工程"。通过改革实践,学生应用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历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人才培养及质量评价对于广东海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毕业生追踪调查为依据,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构建多科性海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技术线路,设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在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前提下,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有利于学校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9.
课程体系是为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地方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面向生产一线,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人为本,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构建柔性应用型课程体系,加大实践课程比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胜任汽车服务业工作岗位、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张弛 《怀化师专学报》2011,(12):110-111
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应用型人才。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单项基础语言能力,提升专业综合素质。文章以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之一的"英语听力"为例,通过课程内容的细化,探讨英语专业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应服务于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先"的原则,建立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现英语的应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文章以A学院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为例,探讨如何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心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比分析广东省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信管专业的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以广东省比较具有代表性的8所高校的600多名信管学生为调查对象,从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就业及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广东省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信管专业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和途径上的异同,进一步地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信管专业"平台+模块+实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立体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系统化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社会竞争力,对高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产业需求,明确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定位,分析归纳学生就业岗位和职业核心能力,研究了基于生物制药工作岗位的"1平台+4模块"课程体系、"三级实训,三段实习"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依托特色专业文化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从而推进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重构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调查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有关: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导致社会对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生认可度低。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需要重新构建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由原来的仅仅重视理论教学转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加强职业和就业引导、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重点高校以“科研”优势为基础,突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重在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地方高校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为支撑,突出学生知识水平与应用能力的提高,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高职高专院校更加侧重于“产”,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养技能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不同层次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对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拓宽视野、依托优势、突出特点、健全机制”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带来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软件设计类课程是培养学生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的核心课程,文章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案例的教学”与“基于项目的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在课程体系设计、项目案例组织、学生团队组建、实践流程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研究与探索。实践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就业率,推动了课程和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7.
汪霞教授等撰写的《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一书从"课程结构"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就业与课程结构的关系,论证了大学课程结构对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影响,开拓新的就业空间与调整课程结构的关系,职业领域人才需求的变化及其对高校人才培养、课程结构调整的要求。基于研究,提出毕业生就业与高校课程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地方师专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选择的价值判断标准是:与时俱进并贴近实战;以深邃的教育思想和厚重的精神产品引领学生的成长;重视教给学生社会竞争的策略和制胜的技巧;激发学生对农村、农民的眷恋乃至敬仰之情。理论知识求先进、实践训练求实用、教学内容求精干应是地方师专课程设置的核心指导思想。骨干课程设置要力求实现通识性与专业化、瞄准劳动就业与个人长远发展的有机统一。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应打破理论性、系统性和严密性惯例,彰显教学内容的特色化、模块化、案例化、微型化和可操作性特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对政策有效性的感知应成为评价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效的一个重要参数。因为不同性别、生源地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群体在对拓宽就业渠道的政策、完善就业市场体系的政策以及其他配套政策实效的感知上都存在着一些显著性的差异。在拓宽就业渠道和相关配套政策中,男生比女生、农村比城镇的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认为西部和基层就业政策对就业有帮助。在政府完善就业劳动力市场体系的政策中,家庭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对缺乏的毕业生认为"整顿就业市场秩序"和"建立就业网"对他们就业的帮助更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再加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金融的萧条,这一系列的因素引起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由于我国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专业的特殊性,尤其对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毕业大学生来说,其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更为严峻。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讲解了目前中医药高等院校毕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