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词,叫做“傍家”,初听也许会让人云里雾里。考证了几回,依山傍水的“傍”,人家的“家”大约是不会错了。何谓“傍家”呢? 两人世界,既不是阿爸阿妈,也不算“露水夫妻”;既不同于情妇情夫红杏出墙,也不同于异性朋友两小无猜,更与同性恋变态人不沾边。“傍家”就是  相似文献   

2.
现今社会上出现了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因为种种原因害怕进入就业市场,依赖父母、寄宿于家庭中,成为一个特殊群体——“傍老族”。大学毕业生傍老现象的产生值得深思,这是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畸形现象,对于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毕业生都是十分有害的。而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研究这类群体,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其产生的根源和危害,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消除这一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3.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我辨是雄雌. 《木兰诗》以此比喻作结束,奇巧新颖,出人意表.这里的“傍地走”,千多年来都释“傍”为“靠近”;释“傍地走”为“贴着地面跑”,从未见有“异说”. 但近年发表的《关于“双兔傍地走”》一文,对“一起贴着地面跑”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小粗心正在公园里散步,突然从花丛中跳出“旁”“榜”“傍”三个形近字,原来它们三个在做游戏。小粗心看它们三个长得十分相像,就对它们说:“你们三个长得这么像,别人会分不清楚的!”“旁”“榜”“傍”三个字听了,呵呵笑了起来,然后就自我介绍了一下:“我们三个是形近字,长得当然相像,但是还是有办法区分的!”“我读páng,旁边的‘旁’。”“我读bǎng,榜样的‘榜’。”“我读bàng,傍晚的‘傍’。”  相似文献   

5.
具有共同属性的同一类人,我们常常管它叫某“族”。今时今日,“族”字辈欣欣向荣:“追星族”“哈韩族”“SOHO族”“丁克族”的说法层出不穷。“族”不再只用来表示“宗族”“民族”等结构稳定、人员固定的群体,新生族群往往具有某种相同的生活方式,比如“SOHO族”和“丁克族”。新生族群的成员流动性大,十七八岁的少年,今日是“哈韩一族”,明日也许就成为“哈日族”。  相似文献   

6.
王林喜 《学语文》2009,(1):47-47
《木兰诗》作为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的瑰宝,多年来一直被编入初中语文课本。其它读本,如:古诗鉴赏、文学作品选、诗闻拔萃、教学辅导用书,诸类均见编选。对该诗结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中“傍地”,有两类解释:一是“贴着地面”,二是“并排着”。略引如下: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的傣-泰族群主要分布在泰国、缅甸、老挝、越南。在不同国家官方的识别族名不同,缅甸定为“掸 族”,老挝、越南与泰国都定为“泰族”。笔者在进行跨境民族文化调查时发现,东南亚的傣-泰族群大部分自称“傣”,只有 与外族、特别是外国人交流时,才以“泰”自称。这些族群分属两大文化圈,一是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一是坚持原 始宗教文化圈。除宗教区别外,他们在区域分布、语言文字、习俗文化等也有各自特性。  相似文献   

8.
锐话题     
傍傍族反映的是社会心理结婚要傍大款,理财要傍巴菲特,办事要傍有权力的人……如今,不少人一门心思地希望借助捷径实现个人目标,这类人被称为傍傍族。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6.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傍傍族。时下社会对成功的过度追求也在刺激着人们成为傍傍族。当今是金钱自信的时代,有钱了,不管采取的是什么手段,都会赢得一片赞誉与仰慕。因此,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傍傍族现象,应  相似文献   

9.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二句课文的译句为‘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检点译句,笔者以为有三失: ①将‘傍’与‘贴’相混。‘傍’与‘贴’并非同义词。‘傍’作‘倚’解,多用于对旁侧。如‘渔翁夜傍西岩宿’。‘贴’作‘依附’、‘粘着’解,既可用于对底下,也可用于对前面。若说‘傍’和‘贴’通用,‘君方傍海看初日’,‘傍’不能改为‘贴’;‘心贴心’的‘贴’总不能改为‘傍’。②将结构助词‘地’误作名词‘地’。由于此误,结果将‘傍地走’解释为‘贴着地面  相似文献   

10.
在五帝时代,天下有许许多多的“邦”,统称为“万邦”或“万国”。这个“国”并非今天意义上的国家,而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性质的族群。在这个“族邦”天下五帝时代的黄帝时期有122个族群,颛顼时新增加27个族群,帝喾新增加了42个族群,尧舜时期新增加了61个族群,合计252个族群,加上《山海经》等书记载100个族群,总共为352个族群。这种族群态势不仅说明五帝时代并不是空穴来风,还是汉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
叙述视角的成熟,是现代小说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鲁迅小说《呐喊》、《傍徨》中有五种叙述视角:即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与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叙述和第三人称旁观者叙述及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叙述。因而《呐喊》、《傍徨》比之古典小说更利于传递作者的情感信息和认知信息,具有与古典小说完全不同的现代性质。从叙述视角角度来看,《呐喊》、《傍徨》的风格特征除了长期以来公认的“深沉幽默”外,还应加上“进发”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木兰诗》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教材的解释引起了许多老师的疑惑和异议。那么请你认真阅读下面两文,思考一下他们所说的是否有道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俗文学中经常出现“引定、执定、傍地、坐地、立地、卧地、抱定”等词。对这些词粗心的读者极易误释。笔者认为,“×地”、“×定”中的“地”、“定”一般都是时态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着”。兹分疏如次。  相似文献   

14.
对1990年被正式认定为“毛南族”的贵州南部佯僙人的族群认同进行了考察。认为,一方面佯僙人族际交流与互动的日益频繁,其显性的文化特征、族群符号在不断消逝;另一方面“法定”的民族属性对佯僙人认同的冲击,致使族群认同功利性取向不断增加,佯僙人族群认同面临表述上的危机。为了应对这种危机,他们强调隐性的族群符号,即族群的心理边界在族群认同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以强化族群边界与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15.
对于《孔雀东南飞》诗末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华山傍”的“华山”一词,大多文本注为:安徽省庐江县境内的一座小山。近代学者刘大白疑其即天柱山,又名霍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西部,因其主峰如“擎天一柱”故而得名。这个结论与诗中所言故事发生在“庐江”是吻合的,从地理上指出了“华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梁煜璋 《成才之路》2011,(4):92-I0021
所谓当代青年的“两难三误”问题,就是指当代青年就业难和升职难的两大困惑,以及为解决这两大难题“忧心忡忡、跃跃欲试、各显其能”,进而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唯学历、靠背景、傍傍族等三大误区的问题。这个问题对当代青年群体乃至社会风气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当前,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群体,被人讥讽为“啃老族”或“傍老族”。其成员多为大学毕业、中学毕业生,或社会上的闲散人员。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毕业生"傍老族"--一种教育社会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傍老族”是指受过高等教育、已经习得较丰富的知识、有一技之长并获得被社会公认的学历文凭大学毕业生,但在就业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或者害怕进入激烈的就业市场转而退出就业或处于游动就业状态,部分或全部依赖父母、寄生于家庭中的特殊群体。此乃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畸形现象,对于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毕业生都是十分有害的。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研究这类群体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其产生的根源和危害,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这一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9.
商品的名称代表着商品的核心内涵。傍名牌的商品名称在无自主品牌意识的情况下盲目依附于知名品牌的名称,瓜分知名品牌商品的市场份额。试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傍名牌商品的命名方式,使人们对傍名牌现象有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会碰到一种情况:如有幸遇到一位关心、赏识和提携你的领导,你的才华就会得到展示,价值得到体现,心情感到愉快,进步就可能很快。反之,则可能是另:番情景。但事物都有两重性,如一味沉溺到“傍领导”的地步,则可能误人歧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