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内创业是在组织内部开展的创业活动。内创业者是企业内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管理者,是企业内创业活动的主导者。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正式步入全面推进阶段。内创业者的成长路径以及内创业者的必备特质成为当前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课题,同时,也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本科院校在创业教育研究上提供了新的思路。内创业教育着重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知识的培养;并非完全由本科高校独一主导,可整合企业资源,校企合作,最终实现学生、高校和企业的三赢局面。  相似文献   

2.
贾昱  胡明雅  王念新  任佳佳 《大学教育》2024,(1):142-144+148
现有的高校创业教育着力于如何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成功,缺乏对创业失败教育的正视和重视。创业失败作为创业活动的客观现象,能够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经验及学习的机会,并对其后续创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阐述创业失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文章从创业文化、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三个方面厘清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基于创业失败学习视角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与建议。这对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建设科技强国只有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将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应运而生,每年的总结活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更是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展示平台,加强各高校各专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全面深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一大盛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也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的要求,本文基于笔者的相关参会经历主要分析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创新创业者。  相似文献   

4.
信息素养可以划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是大学生自主获取资源和自我发展的主要技能。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素养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效率,在特定路径上对其创业能力尤其是创新创业能力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针对性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充分掌握信息知识,提升信息技能,构建积极正确的信息伦理观,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形成,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效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基本弄清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现状、大学生创业者的精神动力。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着力抓好因材施教,建立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着力抓好非智力教育,突出创业精神培养,着力抓好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并在此基础上搞好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时代推展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将我国高等学校在改革过程中先后出现的创新与创业教育活动统一整合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视角、新实践,更能科学引领高等教育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不等于创建企业的教育,它不仅传授关于创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并因此备受关注。将每位学生培养成企业家的"自主创业"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内创业者"的培养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高校的创业教育应在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创业实践、调整教师创业教育理念等方面不断探索,从而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内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校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就要从创业的层面对大学生开展创业引领,引领大学生对创业基本规律、创业过程、创业方法和创业原则的创业认知,引领大学生创业性格特质、行为特质、年龄特质和能力特质研究,引领大学创业领域选择,引领大学生对创业政策与法律学习与运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创业的实质为创新。高校创业教育应培养以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特征的,以相关专业技术背景为支撑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内创业者。基于此,一方面需要高校增进对创业教育战略背景的共识,转变观念,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寻求;另一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须构建富有成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专家化的师资队伍推动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迅速增加,大学生自主创业越来越多,但创业的成功率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在制约大学生创业者成功的因素中普遍缺乏逆商占据很重要的地位。高校加强逆商教育势在必行,以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创业教育模式比较及创业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创业教育可分为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团中央和学联、多家组织联合举办以及高校自主创办等五种基本模式。通过分析国内创业教育活动存在的不足,从更新创业教育理念、科学修订专业培养方案、鼓励教学方法多样化、加强创业教育质量监控等角度提出了培养未来创业型人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内现有高校学生创业意识研究中的考察对象多为综合性大学学生,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识的研究较为薄弱。从创业意向、创业领域、创业素质意识、创业风险意识、创业教育需求五个方面对高职在校生的创业意识进行调研,有助于准确了解其创业意识现状,改进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中拥有“大量”科技成果的科研人员,他们也是站在讲台上的高校教师,其创业者素质的缺乏不但表现为成果转化数量少,也折射出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实践性不强、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的问题。高校作为培养科技型创业人才的主阵地,要以创新精神和创业者素质培养为人才培养改革的突破口,着力在转变观念营造创业教育氛围、融合专业教育进行创业实践、专兼结合重构双创教育导师、协同育人构建创业教育生态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力推进创业教育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着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业的独特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融资难成为创业的“拦路虎”、创业服务体系相对不够完善等问题,应实施“创业班导师”制度,充分发挥班导师优势,助力大学生自主创业;不断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积极为创业大学生搭建各种平台;大力举办各种创业竞赛,努力夯实“比学帮赶超”的校园创业文化底蕴;推进 “产、学、研”一体化联动,积极推动创业实践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创业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会对大学生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武汉市十所不同层次高校的608名大学生创业行为进行实证调研,从大学生个体、家庭、高校三个层面出发,通过运用OLS、Logistic模型、Probit模型,系统分析了武汉市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个体、高校这两个层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较为显著,但家庭层面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过对性别和创业培训的情况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年级、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比赛机会等对男大学生的影响显著,而影响女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则是实习经历、亲朋创业经历以及创新创业比赛机会等。对没有创业培训经历的大学生而言,个体、家庭、高校层面的因素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存在显著影响,而对于经历过创业培训的大学生而言,仅有性别和创新创业比赛机会对其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优化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协同培养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等四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的高等教育都处在日益增强的重塑压力之下,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从创业型大学的内涵界定人手,揭示了我国高职院校具有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可能性.并在借鉴欧洲创业型大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7.
构建成果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是提高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落实"以创业带就业",打造创业教育"金师与金课"去"水师与水课"的根本,也是高校创业教育科学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当前构建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重大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成果导向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原则,以及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框架结构及三级指标体系,全面落实这一评价体系的几项重点工作。这对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好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用型高校承担着培养高质量千百万创业人才的重要使命与责任担当,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业带就业,"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供人才支撑保证,应作出具有独特价值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必须建构“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践→校企联动→自主创业”的教育模式。为此,首先要架构“通识教育”、“技能培训”、“模拟实践”三大渐进模块的课程体系,并以之为基础,营建创业教育导师团队、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创业课程体系四者有机结合、多方联动的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同时利用动态化的教学资源,构筑创业教育的动态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校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但已有研究将创业教育视为一个整体掩盖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机理。基于理论性和实践性创业教育的分类框架,分析了讲座报告、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理论性创业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还通过创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创业意向;实践性创业教育仅通过创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理论性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应大于实践性创业教育,且创业课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应最大。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直接效应,通过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产生的间接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20.
以22个大学生创业公司为案例样本,从政策感知和意愿驱动两个层面出发,应用组态思维和PCA-fsQCA方法整合5项前因构件,探讨产生大学生创业公司高创业绩效、非高创业绩效差异的多重并发因素和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高创业绩效的产生有2条路径,其中,"高承担-高热情型"比"高执着-优环境型"更容易达成高创业绩效;非高创业绩效的产生有3条路径,其中缺乏风险承担力是导致大学生创业难以产生高创业绩效的关键原因;产生高创业绩效、非高创业绩效的组态效应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这表明高校和地方政府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政策制定,帮助更多大学生创业公司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