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目的/意义]探究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用户消极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改进服务质量、优化使用体验和提升用户活跃度等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借鉴信息过载、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及媒介系统依赖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消极使用行为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信息过载正向影响用户不满意度,信息质量、服务质量及依赖均负向影响用户不满意度,不满意度正向影响用户的忽略和取关行为,依赖负向影响用户的忽略行为和取关行为;不满意度对忽略行为影响程度大于取关行为,而依赖对取关行为的影响程度大于忽略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探讨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期望促进学术微信公众号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 基于期望确认模型(ECM)和PPM模型,构建了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搜集300份有效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用户对学术微信公众号的满意度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满意度,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正向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满意感,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与此同时,感知娱乐、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正向显著影响期望确认,间接影响感知有用、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此外,转换成本、替代者吸引对持续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总结现有的微信公众号现状,研究微信公众号的模式特征,提出微信公众号未来发展的合理建议。[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法,分别从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模式。[结果/结论]信息质量是微信公众号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一个好的微信公众号其信息质量必定是得到保障的,未来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可以在保障信息质量的前提下,结合系统以及服务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旨在探索微信平台中老年用户健康信息接受行为意愿影响因素,并构建健康信息接受行为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为微信平台筛选健康信息、优化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本研究对27位微信平台中老年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NVivo软件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最终抽取10个范畴及3个主范畴。[结果/结论] 本研究按照影响程度大小,将影响微信平台中老年用户健康信息接受行为意愿的范畴进行排列,其中信息需求影响程度最大、信息可信度、自我效能、过往经历影响程度依次降低,认同动机影响程度最小。据此,从接受前、接受中和接受后3个主范畴,总结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根据研究结果为微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者提供可行的建议。[方法/过程] 以Triandis人际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微信朋友圈及用户特征,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以微信朋友圈用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讨论] 信息分享意向是由认可预期、互惠关系、预期效能、情感、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在影响这一分享行为的所有因素中,平台以及信息质量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而资源有利条件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即资源有利条件基本对信息分享行为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微信公众号成为农民工群体获得信息 的主要渠道,研究和分析农民工群体的微信公众号使用行为成为了信息行为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意义】本 研究以使用满足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在TAM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民工微信公众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 结构方程对数据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社群影响对农民工微信公众号使用的满意度等具 有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用户使用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对使用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满意 度对农民公微信公众号使用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对于了解农民工群体信息行为特征,制定新媒体环境下针 对农民工群体的信息服务政策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创新/局限】在TAM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使用满 足理论的农民工群体微信公众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为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群体的信息行为提供了 新的研究视角;但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为东北地区、河北等地的农民工,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  相似文献   

7.
代宝  续杨晓雪  罗蕊 《现代情报》2009,40(1):152-158
[目的/意义] 为了在系统了解国内外关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并为企业基于社交媒体的营销实践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本文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后果两方面对相关文献予以系统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系统特征因素、信息特征因素和用户的心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是导致社交媒体用户感知信息过载的主要因素;信息过载会导致用户出现倦怠、情绪枯竭、不满意等消极情绪,并引起他们的不持续使用或转移行为、信息回避行为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究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以期提升短视频用户的偶遇信息分享意愿,提高短视频信息的利用效率。[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短视频用户深度访谈后的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分析,阐释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关系结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用户特质、动机驱动、信息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平台因素,并构建出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元分析的在线学习用户使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林晓华 《现代情报》2009,29(1):58-68
[目的/意义] 为发现不同研究背景中在线学习用户使用行为的普遍规律,消除研究时间、调查样本等带来的影响,归纳和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结论。[方法/过程] 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在线学习用户使用行为研究的64篇文献,21 227个独立样本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论发现共有25个因素与在线学习用户使用行为显著相关,其中强度相关因素主要集中在用户、系统两方面,中度相关有社会影响方面,弱相关因素并未出现。具体而言,影响最大的是使用态度、感知便利性和感知娱乐性,影响较弱的是个人创新、计算机焦虑和信息质量,感知自主性和服务质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针对研究结果,结合在线学习平台的现状,从用户、系统和社会方面提出了优化在线学习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商丽丽  王涛 《情报科学》2019,37(8):132-138
【目的/意义】旨在自动分析用户对微信健康信息的关注度。【方法/过程】构建了微信健康信息关注度分析 模型,以丁香医生、丁香家庭健康和脉脉养生公众号推送的健康信息作为数据来源,识别微信健康信息的类别和主 题分布,基于对用户信息行为的分析来评估用户对健康信息的关注度。【结果/结论】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健康信息 主要有12类;通过分析用户对微信健康信息关注度发现,健康风险、饮食、药物、身体活动和癌症主题受关注程度较 高;用户对各主题健康信息的关注程度与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供应分布并不一致。本研究提出的用户关注度自动 分析模型具备可以移植性,是对传统关注度研究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点赞是最常用的社交互动方式之一,本文旨在了解点赞行为的含义表达,探究人们执行点赞 行为的原因与机理,为社交网络互动机制优化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微信朋友圈用户点赞 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411份样本数据,利用Smart PLS2.0工具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关系维持、自我呈现、消遣娱乐以及社会影响对于用户的微信朋友圈点赞行 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点赞行为具有多样化的含义表达以及复杂的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12.
周春雷  田晓蒙 《现代情报》2016,36(6):108-112
[目的/意义]面对大量涌现的微信公众号,如何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公众号导航网站的出现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本文欲针对此问题寻求优化措施及方法。[方法/过程]对较有代表性的微信公众号导航网站进行研究,将其与传统的网址导航网站进行异同分析,还针对微信公众号的评价问题及导航网站的发展思路提出了若干建议,最后还探讨了导航网站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改进设想可为微信公众号导航网站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旨在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并存的现实背景下,深入探究异质性网络上的信息传播规律。[方法/过程]从理论层面给出异质层次网络的研究框架,构建个体信息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界定账号类型,基于账号之间的关注关系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获得高影响力舆论个体账号,验证了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结果/结论]异质层次网络方法为分析不同类型舆论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理论体系,识别出的核心传播节点和关键传播路径有助于为舆情管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本文从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视角出发,通过信息采纳意向的中介效应针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信息用户采纳行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信息采纳意向在感知有用性、用户期望、信息质量及主观规范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作用中均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对健康管理及医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已成为我国医疗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对信息交互行为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于该方向的后续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参考。[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对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行为的组成要素及交互过程进行分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智慧医疗情境下用户信息交互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探索性探究。[结果/结论]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整个过程会受到来自用户、信息、媒介、技术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稳定、有序的社会网络结构支撑下,信息交互行为才得以发挥其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随着智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各种智媒体平台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通过获取用户信息数据,分析用户信息行为了解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信息服务质量。[方法/过程] 本文以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为基础,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智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 数据结果表明,智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沉浸体验对用户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且用户满意度正向影响信息交互行为。本研究可以帮助企业完善智媒体的交互功能,对企业智媒体平台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探究移动图书馆用户的不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吸引用户深度参与,提高用户留存率。[方法/过程]以移动图书馆用户为研究对象,借鉴人—系统交互理论,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抽取不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并利用解释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通过MATLAB的矩阵分析梳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确定影响用户不持续使用移动图书馆的3个层面的17个因素,分别为用户层(期望不确认、社交圈影响、不习惯、不确定性、自我效能低)、人—系统交互层(感知易用性低、缺乏个性化、使用成本高、感知风险高、学习成本高、服务质量低)、系统层(替代产品吸引力大、信息资源匮乏、响应缓慢、导航设置不合理、隐私设置不科学、功能不健全);分析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针对各层次影响因素和分析结果,提出预防移动图书馆用户流失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陌生人社交软件的用户群体开展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这类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和情感需求,进一步丰富社交平台用户行为领域研究的相关理论,对陌生人社交平台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Soul”社交APP用户展开调研,利用半结构化访谈采集用户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在确定范畴关系的基础上对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结论]陌生人社交软件用户的使用行为受到用户情感、用户感知、平台因素、社交因素、情境因素、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六方面的影响,并由此在产品运营角度对陌生人社交平台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探讨以知乎为代表的社会化问答应用的可用性现状,以期提高社会化问答应用的可用性。[方法/过程]以活动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可用性评价的研究成果以及社会化问答应用的特点,设计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对知乎APP的可用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于知乎APP的可用性总体满意度相对较高,知乎APP在内容上的表现较好,在平台以及用户方面仍有待改进。总体上可从界面布局、用户研究、社群关系等三个方面来提高社会化问答应用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