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心脏内分泌激素与运动心脏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与运动心脏关系密切的心脏内分泌激素中的内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内皮素以及它们与运动心脏形成的关系的现代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肾上腺髓质素在运动心脏重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肾上腺髓质素及其与运动心脏重塑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了肾上腺髓质素在运动心脏重塑中的作用。通过对运动心脏重塑的机制、运动与肾上腺髓质素的关系、肾上腺髓质素的生理作用、肾上腺髓质素的信号传导、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肾上腺髓质素是维护机体血液动力学稳定的重要因素,是运动心脏重塑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3.
运动对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循环和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产生及作用机制;探讨了运动对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提出运动使心脏血管紧张素Ⅱ及受体的表达发生改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及运动心脏的重塑。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其与运动心脏重塑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表明:心脏中存在CGRP阳性神经纤维及CGRP受体,这些神经纤维主要来自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通过对运动心脏重塑的机制、运动与CGRP的关系、CGRP的生理作用、CGRP的信号传导途径、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总结,认为CGRP是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重要代偿因子,是运动心脏重塑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5.
运动心脏与心钠素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珊珊  陆爱云  张炎 《体育科学》2001,21(1):47-50,54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回顾和总结了运动心脏与心纳素研究概况,对国内外有关运动心脏和心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探析。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可引起心钠素的合成和分泌发生改变,心钠素在运动心脏与功能的适应性重塑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揭示了运动心脏和心钠素研究前景,为运动心脏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动心脏重塑的调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芸 《体育科学》2004,24(2):12-16
本文从运动心脏重塑的调节方面概述了其发生、发展与转归过程与研究现状,并对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运动与心脏内分泌激素——心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钠素是心脏内分泌激素,在运动中对于心血管的稳态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众多的激素共同参与心脏的运动性功能重塑.就心钠素的存在形式、作用机理、生物学效应以及运动对血浆、心肌组织及基因表达等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以综述.心钠素作为判断运动心脏适应性的指标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存在于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心脏生理病理重塑的重要因子.TGF-β可以刺激心肌细胞生长和间质改建,参与心肌细胞肥大和纤维化的信号转导途径.综述TGF-β信号通路在运动心脏重塑方面的机制及进展.  相似文献   

9.
运动心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心脏作为运动员特有的高功能、高储备、大心脏,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作用早已为人们所关注。随着大众体育的广泛开展,运动心脏的研究又延伸到高水平运动员以外的群体,并引起科学界研究的兴趣。在1998年4月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心脏学年会上运动心脏研究被列为重点专题,并预言运动心脏研究将成为下个世纪心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就象高血压、冠心病一样与现代文明社会相伴。对于运动心脏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9年瑞典医生Henschen通过叩诊发现越野滑雪运动员心脏肥大,认为最大的心脏…  相似文献   

10.
目前发现心脏中存在有微弱的复制修复功能,表现为端粒酶的表达。对心肌端粒酶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是否在运动心脏重塑过程中存在着细胞的复制。目前发现影响端粒酶活化的因素较多,包括端粒酶的组成成分、连接蛋白质和其他调控因子,检测端粒酶的手段主要包括TRAP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  相似文献   

11.
艾灸预处理对运动后心率和血压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大一(07级)学生进行艾灸(足三里穴)预处理,来观察艾灸预处理前受试者运动后血压、心率与艾灸预处理后受试者运动后血压、心率的变化,从而探讨艾灸预处理对于运动后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在运动前用血压计测定受试者安静时的血压和心率,随后受试者在跑台周Bruce方法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当受试者运动到力竭后测定受试者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5min、运动后30min的血压、和心率。在运动当天后的一星期内对受试者进行艾灸(足三里穴)预处理,在艾灸一星期以后受试者再次进行跑台BRUCE方法逐级递增负荷运动,测定受试者运动前安静时、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5min、运动后30min的血压和心率。结果:(1)收缩压在艾灸预处理前后运动后15min有显著性差异;在安静时、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0min没有显著性差异。(2)舒张压在艾灸预处理前后安静状态和运动后30min有显著性差异;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15min没有显著性差异。(3)心率在艾灸预处理前后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艾灸预处理在安静时和运动后恢复期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也可能与艾灸消除运动性疲劳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心率监控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少兵  严海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2):184-185,188
心率作为生理指标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同时也是反映体内代谢情况的灵敏指标。它以实用性,易测性等特点在运动实践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文章讨论了中长跑训练中心率和强度的关系,通过心率的变化来监控中长跑训练,使其训练更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ai Chi通常称为“Tai Chi Chuan”或“Taijiquan”,作为一种锻炼养生运动,起源于东方哲学和中国的医学,已在中国流传数世纪,用来治疗健康的紊乱.在一些国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大部分CHD危险因素是可调节的.事实上,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活动不足、肥胖、高血压和高血脂-仍旧是面对的主要问题,进行Tai Chi练习可改善血脂,血压和心率.护师在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护师可向CHD患者推荐Tai Chi.在CHD预防中,可利用Tai Chi练习进行一级预防,进行Tai Chi练习是提高心血管的健康一个有效的练习策略.Tai Chi练习可有助于预防、甚至逆转心脏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综述法,对慢性心衰中存在的骨骼肌病变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慢性心衰病人的主要症状下肢疲劳,运动能力下降,不仅是心功能下降导致的,同时还有骨骼肌本身的病变。心衰病人的预后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较差,而与运动能力下降的程度相关性较高。改善病人的心输出量并不能很快提高心衰病人的运动能力,说明除了心功能的改变,也存在着骨骼肌本身的改变。建议:重视心衰病人的骨骼肌病变,进行合理的运动康复,设计以骨骼肌为靶点的药物将有助于提高心衰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运动员心脏是心脏对不同形式运动负荷在不同时期产生的适应性的改变。已有的研究提示,一般认为等张运动导致心腔扩大,等长运动导致心肌肥厚,但在实际训练中,并不存在单纯的等张或等长训练。运动员心脏增大的原因有可能是血流动力学过载、遗传因素及内分泌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超声心动技术由于方法简单准确和无创,是评定运动员心脏功能与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运动性心脏心肌收缩性的研究是运动员心脏功能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较祥细论述了经过系统训练的人和动物,在运动负荷状态下、过度运动负荷状态和安静状态下心肌收缩性能的变化特征,生理意义和预后发展.并对其产生的生理机制进行了探讨.为更深入了解运动性心脑心肌收缩性能的变化特征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综述法,从运动训练后最大心率的变化、停止训练后最大心率的变化和不同体能水平的个体的最大心率等方面探讨了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得知针对青年人的研究显示了3条规律:(1)运动训练后,最大心率减小;(2)停止训练后,最大心率增加;(3)运动水平高者,最大心率低。认为,最大心率的这一变化是对运动训练的良好适应,其机制可以用“最佳心率范围”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8.
运动康复是冠心病康复的核心内容,其中有氧运动是基础。冠心病常规运动康复程序是对患者开展康复评估及危险分层后,给予区分危险度后的个体化康复运动,运动处方的制定是关键。如何准确客观地确定有氧运动强度是冠心病康复运动处方的重要环节。本文综述了不同冠心病康复有氧运动强度设定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及其临床应用状况,以期为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提供安全有效的强度设定方法,促进心脏康复在国内的发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