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5至17世纪的东北地区诸民族正处于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时期.辽东经济圈的形成促进了满洲等民族共同体的发展.随着满洲势力的崛起,它"同化"(即满洲化)了纳入本民族共同体的其他部族,同时,也用暴力手段迫使人数众多的汉族部分地改习满洲习俗.为了适应在中原的长期统治,满洲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即汉化),但并未被完全融入汉族.满洲民族共同体的"同化"与"异化"过程,实质上是民族之间的"文明化"进程.这就是满洲(满族)始终作为一个独立民族存在于世的缘由所在.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藏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是提高藏族教育质量和民族整体素质的百年大计,在青海藏族聚居地,使儿童成为理解藏汉两种文化的双文化人,首要的前提是学前教师的"双文化"化.建构以培养学前教师双文化素质为目标的项目课程,使民族地区学前"准教师"形成个人民族认同和对他民族的认同,将这一认识融合到其教育理念中,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中营造一个认可、鼓励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表达的教育环境,使学前儿童能够在所处的生活世界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统一战线共同体意识框架内,民族交流沟通及融合通过族际互动形成了社会关系的演绎,构建了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体系,文化传承从共生的价值追求来建设各民族的精神及文化家园,构成了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体系、"五个认同"利益性阐释以情感共通的利益自觉形式逐步提升和丰富了民族成员共享的价值内涵,构成了共同体意识的认同体系.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建立和谐民族关系、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性视角解析,“民族心”“民族意”“民族情”“民族力”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内涵。而社区教育在助力“共通语言、交往空间、民族情感、物质基础”等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基本条件供给中具有独特价值。社区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其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有: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以习用共通语言凝结“民族心”;丰富社区教育互动形式,以拓展交往空间凝聚“民族意”;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以涵养民族情感凝集“民族情”;扩大社区教育资源共享,以奠定物质基础凝合“民族力”。  相似文献   

5.
陈时见  王远 《教育科学》2021,37(5):72-79
"一带一路"建设为跨境民族教育由传统的边疆民族教育定位向现代化的跨境开放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开辟了新的空间.跨境民族教育转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理论指引,以世界普遍交往的总趋势为历史依据,以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为实践基础,形成完整的逻辑理路.跨境民族教育转型发展是多重的样态变革,表现为以边界突破为特征的空间样态,以文化融通为特征的文化样态和以嵌合发展为特征的实践样态.跨境民族教育的实践要朝着既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又有助于跨境民族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迈进.基于这一转型思路,跨境民族教育要更新教育发展理念,建构普惠发展的制度体系;强化社会治理功能,促进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带动跨境民族区域教育的整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范围来看,强调国家认同的公民教育已发展成为当前全球多元文化社会治理的核心主题。我国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目前集中在两个主题,一是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多民族国情,二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产物,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新时代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首先,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及其相互关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工作思想体系;其次,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从政治上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道路";最后,从教育路径入手,提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7.
张君劢的"德法合一"思想是儒家之德与西方之法的合一.他特别强调,对于民族建国来说,有两个原则是最重要的,一是法律,即形成一个法治的社会;二是道德,即建立一个公共的伦理道德.前者是法的共同体,后者是道德的共同体.他所要建立的就是一个包含这两方面的民族共同体.要完成民族建国的目标,法治习惯和集体道德都不可或缺,所以,张君劢把法律视为与道德并重的"民族建国之最高原则"之一.但是在德与法的关系上,二者的地位并不是相同的;德法合一是在德的基础上的德法合一,德比法更根本,"德法相辅而行",其更深层的意义是"德主法辅而行".为寻找德与法合一的途径,张君劢最终还是把目光转向了文化.他所论述的文化重建理论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但是民主制度的建立、法治习惯的形成是否可以通过重建民族文化的途径达到,这成为张君劢同时也是整个传统儒学面临的问题.虽然张君劢努力为二者的结合创造条件,他倡导建立新文化来为民主法制的生长培植土壤,并且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加以改造以适应中国的特殊情况,但其"德法合一"论始终未脱离儒家道德本位,致使这种结合仍停留在道德文化层面,并未落实为政治法律事实.若将"德法合一"论还原为"内圣外王"之道,我们从中仍可看到传统儒学在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积累,是智慧与文明的经典,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各类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更是伴随学生度过了欢乐而有意义的小学生活,使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一、利用"快乐活动日",开设民族文化课程我校利用"快乐活动日"这一契机,在校内开设了各类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课程,如麦秆画、纸艺、剪纸、中国结、腰鼓、戏曲、民乐等,深受学生  相似文献   

9.
跨境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关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历来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跨境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度得到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增强,但面临着边境地区"相对封闭性"与"全方位开放"的复杂性,跨境民族"情感亲近"与学校教育"隐性排斥",学校国家认同教育偏差与民族文化传承不足,特殊的家庭问题与家庭教育缺位冲击或弱化国家认同等困境.为此,应加大社会支持,保障跨境民族青少年权利;坚持学校主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共生;注重家庭培育,营造稳定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多维联动、协调有序的强大合力来增强国认同.  相似文献   

10.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旨在使学生个体形成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初中阶段作为个体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塑造的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至关重要。作为初中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部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其形式与实质却难以统一,这对学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有负面影响,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失衡以及家庭、社区教育的缺失。因此学校教育须明确定位;引导家庭、社区积极开展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平静的革命"给加拿大魁北克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也使魁北克公民教育获得了新的发展.新的魁北克公民身份和认同逐渐形成.而魁北克社会的多元文化现实又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公民教育理念--文化间性主义.法语教育、历史教育和文化间性教育成为学校中公民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面对复杂的民族关系,魁北克试图实现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公民整合与民族建构.  相似文献   

12.
东北学社是近代国人自办的地方性学术团体,它使东北学界形成史家共同体。东北学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意识,在纯学术研究的同时,也极具经世精神,且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学社以会刊《东北丛镌》为园地,在东北学之民族史、历史地理学、学术史等领域发表了大量论著,促使各分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取得颇多成绩,力图与日本"满洲学"相颉抗。但相对于"满洲学"而言,东北学起步晚,存在时间短,"九一八"事变后,学社成员星散,惜未得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民族教师教育经历了关注教师数量到质量的不同阶段,当下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多重教育诉求。"素质重构""、身份危机"、"文化冲击"是其遭遇的主要发展困境。为了改善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应加强对其专业发展体系的构建,关注其"源头""、需求"及"文化",通过建立教师共同体为教师提供身份归属感。同时教师也要激发内在自觉意识,树立辩证合理的文化态度与承担发展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一个政治共同体中的居民对于他们所居住和生活于其中的共同体的认同是所谓合法性的源泉。这种认同遵循着民族文化的逻辑。在长期的演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所遵循的"道德契约"逻辑,这与西方民族所遵循的"权利契约"逻辑之间,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差异。在追溯了二者的文化缘起之后,在"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互融合的现代性文化视阈内,讨论了"道德契约"认同逻辑当代转型的可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小学语文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即以"图书漂流"为引导,全面推进课外阅读行动;以"构建教学模式"为路径,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优化集体备课"为手段,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成长。从三个方面反思了小学语文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即小学语文教育共同体建设旨在区域教育的开放与共融;小学语文教育共同体建设要基于共同的价值追求;小学语文教育共同体建设要有"和而不同"的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16.
促进民族地区学前儿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早期建构,激活这一特定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必要且急迫。基于民族地区学前儿童精神成长文化空间的原生态文化属性,可以从中华民族身份认知、中华民族情感和中华民族性行为三个维度规定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民族地区学前儿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具有多重价值:一是实现儿童由原生民族身份认知向中华民族身份认知的超越;二是促成儿童感性化的原生民族情感向中华民族情感的提升;三是形塑儿童原生民族性行为的中华民族性行为精神特质。培育民族地区学前儿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依赖有效路径。第一,优化儿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教育场域;第二,拓展儿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文化空间;第三,揭示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一致性,突破儿童原生民族性行为与中华民族性行为贯通的瓶颈;第四,优化儿童游戏的内容,促成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发。  相似文献   

17.
纳兰性德,清代满洲著名词人。他的词能将满文化豪放粗犷和汉文化凄美纤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离不开他作为一个满洲世家子弟先天奋发进取的民族特质,也离不开他后天谦逊好学、结交良师益友的帮助。在其生活和诗词创作生涯中,纳兰性德与汉人学者的学习交流、互动唱和,深刻体现了满汉文化交流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是国家支配形态正当性的重要基础。传统文化教育可视为公民个体通过文化认同达至国家认同的一种构建方式。国家认同的两张面孔、政治认同的现实挑战和国家认同的文化根基,是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合理性依据。通过指向文化身份认同、关涉文化符号认同以及承载文化价值认同,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三条路径。然而,以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生成民族歧异和造就内部分裂的温床。重塑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合理性,需要坚定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立场,秉承文化公民身份的教育理念,确立"大一统"认同的教育目的,构造国家、民族共同体的教育愿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藏族学生来内地高校深造,但因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内地西藏班在民族文化融入中存在着一定"鸿沟"。作为科学、技术和社会三方面综合的STS教育,在构建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民族融入的交流平台、创建多样化活动民族融入等方面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民族大中小学校落实民族工作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教育要从培养教育对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知、形成教育对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同、促进教育对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行为自觉三个内容维度实现横向贯通与纵向衔接。然而,当下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的实践存在教育目标“碎片化”、教育内容“散点化”、教育方式“无序化”等现实困境。在实践路径中,民族学校应逐步建立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循序进阶的目标体系、多元统整的课程体系、一点多维的教育方式,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