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采用自体四股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术后腱骨愈合程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目前报导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自体四股腘绳肌重建ACL术后腱骨愈合程度与临床膝关节功能评分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30例采用自体四股腘绳肌重建ACL术后腱骨愈合程度及临床功能评分情况。所有患者在术后3、6、12个月分别进行Tegner、Lysholm、国际膝关节功能委员会评分(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主观评分以及KT-1000检查,同时进行MRI检查,评估腱骨愈合情况。根据MRI表现将腱骨愈合程度由高向低分为5级,对不同时间点的腱骨愈合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Tegner、Lysholm、IKDC评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改善,腱骨愈合程度也逐渐增高;腱骨愈合程度的高低与患者临床功能评分有明显相关性。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体四股腘绳肌重建ACL术后腱骨愈合程度逐渐提高,临床功能评分逐渐改善,腱骨愈合水平与临床膝关节功能评分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与分析髌腱末端病运动员膝关节力学特征和股四头肌表面肌电图的变化规律,为髌腱末端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正常对照组10名,髌腱末端病组10名),分别进行膝关节力量和sEMG的测试,比较与分析膝关节屈肌力矩、伸肌力矩和股四头肌sEMG的变化;结果:1)在等长运动时,末端病组的伸肌PT明显小于对照组、F/E比值明显大于对照组;2)在等速运动时,末端病组的伸肌PT明显小于对照组,并随着运动角速度增加而变化显著;3)末端病组iEMG的VM/VL比值在等长运动和等速运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髌腱末端病运动员膝关节屈肌与伸肌的力量差距较为突出,存在股内侧肌活动低下和股内侧肌与股外侧肌之间不平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 一、髌尖末端病的手法治疗维持人体直立、行走、跑跳的主要肌肉之一股四头肌,在股前下行经髌骨延长为髌腱止于胫骨粗隆,股四头肌中只有股直肌的腱纤维在表层止于髌上极,其它腱纤维越过髌骨而延续形成髌腱。髌骨下的髌尖与髌腱在结构上曲绵域教授有所论述,他通过研究认为髌腱附的髌尖处其连接结构为骨组织(髌骨)—钙化软骨层—潮线—纤维软骨带—腱纤维,此种“末端装置”比较坚固。髌骨在膝关节的伸屈运动中有特殊作用,它通过加长四头肌力臂协助伸膝,还增加了髌腱与股骨髁承受压力的应力得以较好分布,髌腱才能承接四头肌强大拉力,来担起运动对膝关节需求的功能。然  相似文献   

4.
运动肌组织损伤是运动创伤的常见、多发伤,创伤率、创伤部位、损伤程度可因各个运动项目不同而异。本文310例资料中以大腿、小腿的损伤较多(表1)。肌组织损伤一般包括挫伤、拉伤、断裂性损伤等。肌、腱和肌交接处、肌或腱的起、正附丽点等各个部份损伤的病理变化不一。肌及其辅助组织发生结构的破坏;细胞变性、坏死、胞核消失;血管破  相似文献   

5.
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创伤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45名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常见、多发创伤发病率依次为腰肌筋膜炎、髌腱腱围炎、骶棘肌慢性损伤和肩袖损伤。作者对病因及病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创伤的一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腱反射是指肌腱受到快速牵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等。根据肌肉本体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这种反射的感受器应该是包埋在肌组织里的肌梭。然而,由于该反射是外力直接作用于肌腱所引起的,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受器是包埋在肌腱里的腱器官。加之许多教科书也这样认为。比如:《人体生理学》和《运动生理学》中也指出:“紧张性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受牵拉肌肉中的肌梭”,“位相性牵张反射(腱反射)的感受器是肌肉中的腱器官”。教材中的这种分别指出两种反射的感受器,看来并不是印刷上的错误或笔误。这一观点多年来一直困…  相似文献   

7.
董泽华  毛文慧  王婷 《湖北体育科技》2022,(11):982-985+1002
目的 北欧腘绳肌训练是增强腘绳肌力量、预防腘绳肌损伤和复发的常用手段,本研究将着重分析屈膝肌群在北欧腘绳肌训练中的表面肌电特征。方法 招募9名男大学生作为受试者,运用红外高速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和表面肌电测试仪同步测试实验,测取受试者北欧腘绳肌训练动作过程中的运动学、肌电学数据并处理分析。结果 在进行北欧腘绳肌训练动作中,股二头肌、半腱肌、腓肠肌(内、外侧头)、比目鱼肌的肌电变化趋势呈现较高一致性,半腱肌最先激活,腓肠肌(外侧头)激活程度最高。结论 在北欧腘绳肌训练动作中,小腿三头肌与腘绳肌肌电变化趋势相近,屈膝肌群在动作运动控制中存在一定协作关系。腓肠肌作为远端双关节肌,在动作过程中能够向近端关节肌肉传递力量、分担内部力矩,配合腘绳肌稳定膝关节,增强运动中的平衡控制。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运动中下肢肌肉收缩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16名经验丰富的太极拳练习者上步、退步、侧步、蹬腿和中定5种典型的太极步中下肢股直肌、半腱半膜肌、腓肠肌和胫骨前肌的肌电信号(EMG).分析了肌肉的收缩幅度(Amplitude)、收缩强度(Integrated EMG)和收缩持续时间(Onset duuration).结果表明,不同太极动作肌肉振幅各不相同,肌肉收缩强度和持续时间也明显不同.统计学分析显示,5种典型动作肌肉收缩强度差异为:股直肌(F=229.9,P=0.00),半腱半膜肌(F=190.8,P=0.00),腓肠肌(F=263.5,P=0.00),胫骨前肌(F=235.6,P=0.00).肌肉收缩持续时间差异为:股直肌(F=519.3,P=0.00),半腱半膜肌(F=585.5,P=0.00),腓肠肌(F=844.5,P=0.00),胫骨前肌(F=868.1,P=0.00).研究认为,太极拳练习中下肢肌肉的离心、向心和等长收缩方式,结合不同的肌肉收缩负荷和肌肉收缩持续时间有助于提高肌肉的协调性、肌肉力量和肌肉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网球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球肘亦称肱骨外上髁炎 ,本病因慢性积累性劳损导致肱骨外上髁腕伸肌腱附着处纤维组织变性、粘连所致。又因多发生前臂劳作者及网球运动者 ,因此称为网球肘。1 局部解剖学特征肱骨外上髁部有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腕短伸肌、指总伸肌、小指固有伸肌、尺侧腕伸肌附着 ,主要功能为伸腕、伸指 ,其次使前臂旋后。网球、乒乓球运动正手扣球时 ,手和腕伸肌受到猛烈的被动牵拉 ,牵拉应力主要集中于总腱附着处 ,既肱骨外上髁部。反手扣球时 ,手和腕伸肌突然猛烈地主动收缩 ,其应力也主要集中在总腱附着处 ,既肱骨外上髁部。在疲劳或伸腕与屈腕肌…  相似文献   

10.
不同走步姿态的运动生物力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录像、测力台和八通道无线表面肌电仪同步的方法,对9名受试者进行不同走步姿态(内八走、正常走、外八走)的测试,运用录像解析系统、三维测力平台软件(版本V5.2)和肌电数据处理软件获得运动学、动力学和肌电学数据。结果显示:(1)外八X方向的力值是最大的,正常走在Y方向和Z方向的力值是最大的。(2)在正常步态中,半腱肌平均肌电的值是最大的,半腱肌的主要作用是使大腿在髋关节处旋内.对抗骨盆的扭转。内八步态中半腱肌和腓肠肌内侧平均肌电的值都比较大,导致用来对抗骨盆扭转的内回旋程度超过了骨盆扭转程度,从而形成了内八的走步姿势。外八步态中股二头肌和腓肠肌外侧平均肌电的值是最大的,使得骨盆的外回旋程度加大,从而造成了外八的走步姿势。(3)在正常步态中原动肌的积分肌电比较高,说明肌肉用力比较大,在此过程中人体给地面以较大的作用力,同时地面给人体以较大的支撑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11.
石言序 《中华武术》2007,(12):20-21
一、短跑肌肉用力特点分析参加大腿后蹬动作的肌群有:使髋关节伸直的肌群是臀大肌、臀中肌后半部、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的近侧支撑工作;使膝关节伸直的肌群是股四头肌的近侧支撑工作和小腿三头肌  相似文献   

12.
小腿后侧的小腿三头肌有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两肌肉向下延伸成为跟腱,他连接与跟骨的后侧,跟腱是人体最重要的肌腱,他周围没有腱鞘,而是被膜状疏松结缔组织所包绕,称为腱周围组织,跟腱的大部分营养依靠腱周围供给。踝关节过度屈伸活动或频繁发力,跟腱反复被牵拉并与腱  相似文献   

13.
伸膝、屈足是蹬地动作的重要环节。有人用肌电图研究还证明:下肢蹬地时,当大腿和小腿在膝关节处伸至135°角以后,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在近固定时收缩,腓肠肌在远固定时收缩,有协同股四头肌伸膝作用。这里我试提出屈膝肌群的屈膝动作参加蹬地的问题,即:在弹跳蹬地中的最后一个发力环节——继伸膝后,小腿后肌群收缩屈足蹬地的同时,股二头肌(包括半腱肌、半膜肌,腓肠肌等屈膝肌群,以下同)亦近固定收缩屈膝,与屈足的力合成更大的力,叠加成更高的速度,  相似文献   

14.
跟腱的常数、常态是体育运动选材的重要指标。但长期以来,如何测量跟腱的长度,还存在着一些不切实际的认识。本文就如何准确的测量跟腱长度、腓肠肌腱是否可以代表跟腱等问题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选用经甲醛固定的男性成人尸体36具,共71侧下肢,采用连续层次解剖法暴露小腿三头肌及其肌腱,用直角规测量了以下数据:内外侧腓肠肌肌腱长、比目鱼肌肌腱长、腓肠肌肌腱长(即内侧腓肠肌肌性腱性移行点到跟结节结长)、比目鱼肌肌腱长(即此肌肌性与腱性移行点到跟结节长);采用ACE1200计算机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头部正直,头顶向上,肌紧张左右对称的人体自然平衡姿态。当头在空间的姿势与躯干的关系改变时,人体将产生较为复杂的姿态反射,重新分配四肢、颈部和躯干的肌紧张,以维持身体常态的自然平衡。在姿态反射中有一种《颈腱反射》,与体育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每一个移动或旋转动作,都伴随有《颈腱反射》。  相似文献   

16.
<正>肩关节损伤指因肩部各组织包括肩袖、韧带发生退行性改变,或因反复过度使用、创伤等原因造成的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表现为肩部疼痛。常见的肩关节损伤有肩峰下撞击症、肩袖损伤、冻结肩、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肩关节不稳等。一、肩袖损伤肩袖由冈上肌、肩胛下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四部分肌肉组成,肌腱止于肱骨大小结节及部分外侧颈部,组成联合腱(见图1)。在游泳运动员中,由于肌腱与肩峰反复撞击而退变变厚,与肩喙韧带间隙变窄,称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测试法等,对原中国男排主攻队员隋盛胜在完成扣半高球起跳技术和杠铃深蹲及跳深动作中下肢肌肉表面肌电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隋盛胜扣半高球起跳所测肌肉中,积分肌电值和贡献率最大的是股二头肌,其次是臀大肌和股直肌。在缓冲阶段,臀大肌贡献最大,在蹬伸阶段,股二头肌贡献最大;杠铃深蹲和跳深动作均与扣球起跳技术的积分肌电值和贡献率不完全一致,相比之下,杠铃深蹲更接近于起跳;杠铃深蹲动作对发展股直肌效果最好。跳深动作对发展臀大肌效果最好;杠铃慢速深蹲对发展股直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腓肠肌外侧头比杠铃常速深蹲更为有效。23cm跳深对发展股直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腓肠肌外侧头比48cm和58cm跳深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你在打网球时,应谨防运动医学中叫肱骨外上髁炎关节损伤,在“反拍”、“下旋”回击急球时,球的冲击力作用于腕肌或被动牵扯该肌致使损伤发生。另外,长期反复地使该肌群收缩,附着于肱骨外上髁的伸肌总腱的慢性劳损也会出现,有些人在一次受到撞击或牵拉出现症状,而大多数人往往是逐渐出现症状的,开始是运动中出现时关节外侧疼痛。运动停止后疼痛缓解。再重复动作时又出现疼痛,逐渐转变为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肘上、肘下放射,重者可出现突然失力现象。为预防网球肘,打球前应做好准备活动,并根据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强度,正确掌握动作技术。运动后要注重放松活动。另外,平时应加强手臂肌  相似文献   

19.
<正> 股后肌群即大腿后部屈肌,它在短跑、跨栏、体操等体育运动中的作用较大,但一般人对其在运动中的特点和损伤机制不够了解,导致损伤经常发生,应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一、股后肌群的结构机能特点 1.双关节肌:股后肌群是由外侧一块股二头肌、内侧两块半腱肌和半膜肌组成的双关节肌,它跨越髋和膝两大关节。  相似文献   

20.
<正>在初中体育课堂短跑项目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大腿后侧肌群拉伤的问题,如果该问题发生在充分热身的情况下,那么其主要原因就是腘绳肌缺乏力量。腘绳肌主要指大腿后侧肌群,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组成,主要具有伸髋和屈膝的功能,在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体育课堂中腘绳肌的力量发展一直被体育教师忽视,训练方法也相对欠缺。本文主要是以“简单”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