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芳  王培明 《新闻世界》2011,(1):183-184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危机事件频发,因此大众媒介的纽带作用显得尤为突出。笔者认为,新时期媒介的纽带作用的内涵已大为丰富,表现为: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及时而有效的传达信息;消除不稳定情绪,正确引导舆论;实施舆论监督;缓解不安情绪、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分析了主流媒介在该事件进程中的角色变化,探究了变化发生的原因,并对主流媒介在公共危机传播中应承担的角色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公共危机的爆发愈加频繁,对于政府危机信息沟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随着媒介环境的迅疾改变,媒介融合也带来了生产、生活的深刻变化。而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政府的公共危机信息沟通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阐明新媒体时代政府做好公共危机信息沟通重要性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媒介融合视域下政府进行危机信息沟通的变化,并分别从理念、技术和实践三个层面深入探究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政府做好公共危机信息沟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路鹃 《当代传播》2012,(5):89-91
在近年发生的大型公共危机事件中,由于手机短信传播谣言而导致负面效应扩大的现象一直存在。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形态,兼具大众传播的广度和人际传播的深度,成为危机传播管理必须直面的媒介力量。本文以2011年日本福岛核辐射引起的"抢盐潮"为例,分析手机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传谣机制,并据此提出谣言控制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曾秀坤 《新闻传播》2009,(11):49-50
为了研究2008年南方雪灾中媒介的信息传播情况.以及百姓对媒介信息及政府行动的反馈.复旦大学“中国公众对传媒化解社会风险表现的评价研究”课题组.在2008年8月展开了公众对2008年南方雪灾中媒介化解危机评价的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提升并拓展媒介预防、处理、以及善后公共危机的能力和水平.也为政府在公共危机来临时的执行程序和执行方法提供有证可依的借鉴.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本文是针对贵阳市的调查研究所撰写的调查报告.旨在分析雪灾危机前期、中期、后期贵阳市的信息传播情况以及贵阳市公众对信息传播的感知能力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消费社会中,"人"作为广告受众,存有主体建构与欲望支配两方面的主体性危机.主体建构危机表现在媒介受众在主体位置上的纯粹性失真和媒介受众进行以"消费仿象"为核心的排他性主体建构;欲望支配危机表现为媒介与广告控制了"公共欲望"的生产与再生产、"公共兴趣"被媒介与广告支配、公众对媒介与广告的"宣泄依赖"、广告与媒介藉消费社会的"符码关怀"控制公众的"爱与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成为传媒业的主流.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融合的环境下,危机事件的传播呈现出了"去中心化"、几何级增长的速度及强化噪音等新特点,应对新环境下的危机传播,需采取及时公布、通力协作、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等措施,以建构和谐的危机传播新秩序.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共危机传播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前,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以197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之前为严格管制时期,危机传播表现为"零传播"或者"不传播";之后为非自觉的间或传播.2003年的"非典"危机后,"危机传播"虽然为政府和社会各方所重视,但是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其表现之一是各类危机传播的发展不均衡,之二是在危机周期的各阶段,媒体角色的调适不到位.我国危机传播中媒体不作为或不当作为的症结主要在于政府没有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今春“非典“疫情的肆虐蔓延,使我国政府、社会公众和大众媒介都经受了一次严峻的危机考验.危机事件中,大众媒介的表现令人瞩目.如何在危机实践中充分发挥大众媒介作为社会信息枢纽的作用,及时有效地传递信息、沟通情况,成为议论较多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是一种"危机型"的媒介事件.它不仅通过媒介动员受众并使之参与其中、分享意义,更重要的是,这种"危机事件"为包括央视在内的媒介逻辑的演变提供了某种契机.在危机事件的"扰动"下,媒体的行为逻辑会产生一定的"变异",能够打破既有的制度框架和既定的角色功能.这种临时性的"制度创新"能否固化成为一种"常规路径"取决于政府及媒体自身偏好的转变.考察"危机事件"与"媒介逻辑"演变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理解转型期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付丹宇 《新闻世界》2014,(8):130-132
在泛信息化的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也表现出新的特点。然而新媒体时代具有受、传双重角色的公众依然对危机信息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总结公共危机信息在受众群体的传播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政府、媒体、学校与受众等多方的媒介素养教育,意义较为重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认为,从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简称"重大危机事件")爆发的瞬间起,公众对危机信息的迫切需求和巨大渴求一时间必然会达到空前高度,即呈现出"危机信息渴求"综合征特征。本文分析了"危机信息渴求"综合征突出表现的三大特性:及时性、充分性、盲目性。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大众媒体如果对于公众的这种信息需求的迫切性、充分性处置不当,就有可能使之演变成为公共危机事件的"酵母",使公共危机事件的危害不但得不到妥善解决反而会蔓延和恶化。由此作者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的"酵母效应"理论。本文还提出,要取得处理重大危机事件的完全胜利,还必须解决事件遗留的隐忧和隐患等"两隐"问题。这是作者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学体系,在理论创新上所做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认为,从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简称"重大危机事件")爆发的瞬间起,公众对危机信息的迫切需求和巨大渴求一时间必然会达到空前高度,即呈现出"危机信息渴求"综合征特征。本文分析了"危机信息渴求"综合征突出表现的三大特性:及时性、充分性、盲目性。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大众媒体如果对于公众的这种信息需求的迫切性、充分性处置不当,就有可能使之演变成为公共危机事件的"酵母",使公共危机事件的危害不但得不到妥善解决反而会蔓延和恶化。由此作者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的"酵母效应"理论。本文还提出,要取得处理重大危机事件的完全胜利,还必须解决事件遗留的隐忧和隐患等"两隐"问题。这是作者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学体系,在理论创新上所做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危机事件经媒介可以广泛传播,同时也会使危机事件更具杀伤力.政府危机公关涉及公众利益,目的是为政府树立正面形象,获得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从"躲猫猫"事件入手,剖析在媒介传播危机事件处理中对于政府危机公关效益的影响,同时得到政府危机公关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三鹿奶粉事件”这起公共危机事件之性质和事件来龙去脉为分析背景和具体案例,以事件中相关媒介表现和新闻报道等方面为考察对象,探讨我国媒介面对公共危机事件时的责任担当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传播话语在公共事件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一些涉及公共利益事件的报道中,我们的传播话语仍是"宣传"的语言体系。宣传话语在危机时代不利于权利的表达和问题的解决。媒介需要构建公共话语。  相似文献   

17.
袁媛 《新闻世界》2014,(3):188-190
进入本世纪以来,公共危机呈现出了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与此同时,全媒体时代受众的知情权、话语权、监督权等权利史无前例地实现了回归,技术环境、信息环境、舆论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介环境的变迁也为公共危机的滋生和扩散提供了助力。无论是公共危机本身所催生出的风险,还是媒介环境变化导致的社会动荡,都对我国政府语态的输出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公共危机中政府语态的特征,并对全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中政府语态的输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公共危机中传媒对受众的心理引导,本文以汶川大地震为个案,对灾区受众媒介接触及对媒介的心理反应两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受众接触媒介的情况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危机传播中各有优势,互补互动;从受众对媒介的心理反应看,受众的需要、情绪、认知、评价等心理特征和媒介影响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区域媒介的整合与传播研究理应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危机传播研究的一个新的理论视域.区域传播的研究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区域媒体传播策略和公信力研究、政府与媒体就信息产品制度供给研究、区域媒体报道效果的实证研究,区域内媒体报道的比较研究等.区域传播研究对于拓宽新闻传播学,建立区域内媒介间的联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9,(7):83-90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迈向媒介化时代。如此背景下超越媒介仅作为传播"渠道"的思维及媒介效果的研究视角逐渐打开,在媒介化视域下观察和研究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化将会打开网络舆情研究的另一扇窗。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包括个案分析法、二手资料分析、深度访谈等,将"媒介化"作为一个"元过程",一种动态变化的社会力量,考察其如何影响了民意表达的整体景观。研究发现,网络舆情的发酵与持续发展,都受到网络媒介的内在特性所影响,网络媒介的"大众性"、"赋权性"、"连接性"等为舆情的发酵与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性"的基础,而在传统媒介"求稳"逻辑的介入之下,网络舆情逐渐走向平息,事件逻辑呈现出因应媒介逻辑的特征。最后本文指出,在中国,"媒介逻辑"始终面临着与"政治逻辑"的互动问题,而并非是一种完全独立的制度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