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产业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IT)无处不在,信息技术产业化也已初具规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IT产业将得到迅猛发展,IT产业化将对世界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从信息技术及其特性出发、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动因、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也探讨了IT产业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炎 《科技与管理》2003,5(6):94-96
当前的信息技术革命在经历了世纪之交的阵痛之后,已进入自我调整和深化阶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革命在这一过程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和实证上分别论述信息技术革命为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带来的深刻影响。从微观方面看,它降低企业成本,加快企业的决策,促进跨国投资。从宏观方面看,它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加速国民经济增长,加强各国经济和金融联系,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论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传一 《中国软科学》1999,(3):80-82,97
随着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知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从生产力、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科技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阐述了科技进步通过劳动工具的革新、劳动对象的拓展、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哺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通过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将国家特征作为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引入传统的随机生产边界模型,建立了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二个方程随机生产边界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1997-2010年IT资本对经济增长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IT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国家层面证明了"生产率悖论"并不是全球化的现象;IT资本弱化了物质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强化了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国家特征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并没有促进IT价值;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规模报酬递减。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实现我国IT投资价值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美信息技术产品贸易增长动态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玉荣  吴刚 《科研管理》2018,39(3):20-28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IT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两国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基于修正的CMS模型,对1997-2014年中美IT产品贸易增长因素进行量化分解。结果发现:①出口价格竞争效应是中美IT产品贸易增长的主导因素,表明两国制造业成本差距不断缩小。②市场需求引致效应对两国IT产品贸易增长贡献趋于增强,中国市场需求较美国更为强劲。③市场需求和供给错位导致出口商品结构效应偏低甚至出现负值,对两国IT产品贸易增长起到制约作用。研究结论深化和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揭示了未来中国IT产业贸易竞争优势转变方向,对提升中美IT产品贸易发展质量和扩大贸易规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与科技园经济增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因以后,提出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人力资本是否也在科技园的经济增长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具体的贡献份额是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一个估算人力资本在科技园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说明,人力资本对科技园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著的,在科技园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是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以IT产业的成长、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拓展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亦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本文针对北京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为北京的网络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美国经济的强弱确实影响着世界的国际经济环境,美联储公布的利率一直是国际市场的基准利率,对国际金融市场有着重要影响。美国经济的动向会对世界的经济动向产生一定作用。美国经济经历了连续10年的高增长率,这是世界上都少见的。然而,任何事物都是遵循着规律发展变化的。在高增长率后,必须要有一个经济放慢的过程。经济增长呈周期性是一个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9.
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确理解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处理好贸易与环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析了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合理的经济政策和激励机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1800年以来美国和1952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此说明农业经济的转型的一般规律,并提出中国农业向技术-资金密储型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回归分析、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对FDI与武汉市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做了实证研究,发现FDI对于武汉市的经济增长并未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FDI对于武汉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没有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外资对于武汉市的较低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整体上来看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较低,外资产业流向和劳动力素质等原因是其技术溢出效应偏低和要素生产率不高的原因所在,最后,本文给出了武汉市外资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文献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科技进步主要由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单位能源经济效益、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程度等五个主要因素来反映.实证分析了我国1980年至2007年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并预测至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可达到60%左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对中国TFP增长影响估算:1980~200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莉  胡培 《预测》2008,27(3):1-7
本文参照国外相关研究对IT业的细类划分,首次采用双推法(dual method,又称price method),估算1980到2003期间,计算机硬件、软件业、通信业生产效率提高对中国TFP增长的贡献。估算结果证明,1980年以来,中国TFP增长得益于IT的生产与使用,并且随着近年来中国IT业的快速发展,IT对TFP增长的推动更为显著。但是IT对中国TFP增长的拉动明显不均衡:贡献集中在硬件部门,而软件业的贡献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4.
克林顿时期是美国由美苏争霸转变为发展经济的时期,也是美国依靠在IT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及其产业化,推动经济彻底摆脱"滞胀",并进而成为世界经济唯一霸主的时期.研究克林顿时期美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历程,对探索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科技经济战略及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历史、特点以及对人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变化两个部分,运用该方法测算了中国改革以来整体工业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地区之间工业TFP增长差异的特征。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生产效率的下降对TFP的增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工业TFP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地区技术进步程度的差异是造成地区工业TFP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泽  李东 《科研管理》2010,31(2):18-25
依据1995~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相关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RD活动的溢出效果不同。区域之外的RD累积投入(技术引进费用)带来的TFP增长效应最大;企业RD累积投入对TFP增长作用的效果居其次;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RD累积投入TFP增长效应最小。区域自主创新对东部地区TFP的作用大于中、西部;技术引进对西部地区TFP的作用大于中部,对中部地区的作用大于东部。同时不同类型的RD活动彼此影响的程度和方向不同,这给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研究了1999-2008年中国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及其分解,并针时TFP变动的时序特征及地区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研发创新TEP增长主要是由于技术效率推动的,技术进步改善的作用相对有限,研发创新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呈显著负相关,TFP并不是研发创新产出增长的主要源泉;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研发创新TEP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且呈现东部、西部、中部依次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从人力资本存量角度,对研究我国考虑环境影响的绿色TFP增长率方面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引入环境综合指数,构建考虑环境影响的Malmquist指数来计算绿色TFP增长率,并运用我国1996—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建模,发现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力确实形成环保型人力资本,因其对绿色TFP增长作用为正,对传统TFP增长作用为负。此外,还发现"污染避难所假说"在我国成立。最后用差分GMM对估计结果做检验,结果表明稳健。  相似文献   

19.
数字经济增长测算和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问题均是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民经济核算和政府统计领域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梳理了国际上关于数字经济的概念、范围和分类,阐述了数字经济增长测算方法,进一步探讨了数据概念、特征与分类以及数据资产的概念和价值测度等问题,并针对数字经济增长测算及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推动数字经济增长测算,完善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公嵬  陈翔  李赞 《科研管理》2013,34(9):114-122
我国的FDI与产业集聚在空间上的耦合决定了将二者割裂开来研究其对制造业行业TFP增长的影响有失偏颇。本文运用DEA-Malmp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9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将FDI、产业集聚与TFP放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分析FDI与产业集聚对制造业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9.6%,其中80%以上是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其原因。回归结果显示,总体上,FDI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发挥了正的外部效应,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按要素密集度分类的四类型行业TFP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