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运动饮料的补充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饮料是运动员在训练比寒过程中补充水分、无机盐、维生素和能源物质的主要形式,通过合理服用营养成分丰富的运动饮料,对运动员的疲劳延迟、疲劳恢复加快和提高运动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运动饮料的主要成分、补充运动饮料的方法与原则以及补充运动饮料的目的与功用。  相似文献   

2.
武术运动员消除疲劳的营养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界内,疲劳无时不有,运动中,特别是武术运动,疲劳的表现更加明显,要消除疲劳,使机能快速恢复,方法很多,本文主要用营养方法作解释,得出的结论是:训练后多吃糖类物质和面粉等演粉之类含量高的物质;被充肉类和蛋白质,补充一定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  相似文献   

3.
如何消除疲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就运动生化而言,消除疲劳的实质,就是消除导致疲劳的物质,补充消耗了的能量和其它一些物质.利用中药外治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思想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药物施于皮肤、孔窃、俞穴等部位,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使推动平衡的脏腑阴阳得以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牛奶和鸡蛋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探讨牛奶和鸡蛋对运动疲劳恢复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普通成体雄性ICR小白鼠(18只)随机均分对照组(CG)、额外补充牛奶组(MG),额外补充鸡蛋组(EG);采用10d递增负荷的游泳运动方式使小白鼠力竭.分析牛奶与鸡蛋对小白鼠力竭运动后血糖、血红蛋白(Hb)、血肌酐(CRE)含量影响及体重变化,记录力竭时间、观察行为状态.结果:与实验前比较,各组小鼠实验后血糖、血红蛋白(Hb)浓度下降,血肌酐(CRE)浓度上升;两实验组小鼠体重增加均显著高于CG组;两实验组与CG相比,运动时间显著延长.结论:小鼠运动疲劳后,机体出现各种疲劳指标的变化,额外补充牛奶和鸡蛋可以减少这些疲劳指标的改变.可能是通过增加糖储备来提高运动能力,保证机体在长时间运动时的能量来源;减缓运动过程中对蛋白质的过度利用;增加体内磷酸肌酸的贮备,提高磷酸肌酸的代谢能力等方面缓解运动疲劳的,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保护性机制。但是,如果人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前一次运动产生的疲劳还没有来得及消除,而新的疲劳有产生了,疲劳就可能积累,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果运动后采取一些措施及时消除疲劳,使体力很快得到恢复,消耗的能量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甚至达到超量恢复,就有助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如何消除疲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就运动生化而言,消除疲劳的实质,就是消除导致疲劳的物质,补充消耗了的能量和其它一些物质。利用中药外治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思想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药物施于皮肤、孔窃、俞穴等部位,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使推动平衡的脏腑阴阳得以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掌握胆碱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运动能力影响的资料文献,为胆碱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方法。结果胆碱是卵磷脂和神经鞘磷脂的组成部分,是维持细胞结构所必需的;合成乙酰胆碱的前体,乙酰胆碱是传递神经信息的重要物质,参与许多神经活动;胆碱是亲脂肪性的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能将脂肪、胆固醇乳化,防止胆固醇积蓄在动脉壁或胆囊中;胆碱是能穿过“脑血管屏障”的少数物质之一,胆碱进入脑细胞可生成能帮助记忆的物质。胆碱含量高低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运动能力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和发展。结论对人体身心健康及运动能力提高有一定的作用,可适量补充。  相似文献   

8.
凡参加运动者,只要运动达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疲劳.只有产生适度的疲劳,才能提高身体机能.但是运动者如何才能尽快消除疲劳呢?合理的饮食对消除运动性疲劳有重要作用.由于不同运动形式产生疲劳的原因不同,补充营养的种类也不同,现介绍几种利用饮食消除疲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运动疲劳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左旋肉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运动补剂,补充左旋肉碱可以通过改善运动供能、加速乳酸清除、缓解氧化应激等方面减缓运动疲劳的发生,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运动饮料是根据运动时生理消耗的特点而配制的,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充运动时丢失的营养,起到保持、提高运动能力,加速运动后疲劳消除的作用。在目前市场上,运动饮料多种多样,一般来说,运动饮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运动饮料,主要作用是补充人体在运动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另一类是功能性运动饮料,主要作用是满足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怎样的饮料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成为运动营养专家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对运动饮料中的各种营养对运动人体代谢以及运动能力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提高运动中合理选择运动饮料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针对乒乓球作为竞技体育和健身运动的特点,分析了该项目运动员的合理营养需求,为乒乓球运动员提供合理的膳食建议.以期通过营养的合理调配使运动员能够尽快恢复体力,提高竞技体育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其他文化产业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体育文化资源丰厚,为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华武术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而且承载着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本文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研究如何提高武术文化的竞争力,全面分析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发展武术文化产业,需要创建有实力的武术文化产业运作公司,进行武术文化产业间的行业整合,采用多种模式经营方式,开拓武术消费的国内外市场,积极引导全世界人民从事武术娱乐、健身等消费,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武术运动和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吸引更多的人群练习武术,提高武术文化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非常高的魅力,在国际与国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随着一些武侠题材、武术题材的艺术形式被搬到荧幕上,人们对于武术的热情和喜欢更是持续不减.然而如何看待武术,将武术明确定位给追求武术学习的人,是武术教学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武术不等同于暴力,也不能仅仅理解为是一个竞赛项目,它兼具观赏,健身,和攻防的功能.但更重要的是,武术具有更高层次的文化艺术的魅力,然而现在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的缺失严重阻碍了武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提高与恢复篮球运动员体能的运动营养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是篮球运动员运用技、战术的基础,在大负荷训练过程中合理使用运动营养补充品是篮球运动员提高体能、消除运动疲劳的有效手段。本依据篮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供能的特点,结合运动营养补充品的研究成果,对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体能提高与恢复的运动营养措施做出相应分析,旨在对篮球工作在维持运动员健康与提高运动能力方面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武术功能与终身武术锻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是武术运动(太极拳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已传播到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人民的喜爱.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武术是体育,但高于体育,是具有独特的东方化的魅力.从武术内涵到武术功能,不难发现现代武术既是多学科渗透的科学体系,又是一个庞大的功能体系,树立武术的终身锻炼意识.增强民族体质.塑造民族形象。  相似文献   

16.
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脂类、蛋白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体育事业的日益发展,营养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消耗能量较多,只有给予及时补充,才能满足正常需要,因此,合理的营养补充对运动员来说,是提高运动成绩,增强体力快速恢复,以取得良好运动训练效果的物质保证;脂肪、蛋白质在运动训练时起着重要的供能作用,它是运动员保持最佳身体和竞技状态的物质基础,对运动成绩有直接的影响;根据多年训练实践,就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与脂类、蛋白质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以便为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后的快速恢复及保持竞技状态进行合理营养补充和膳食安排。  相似文献   

17.
武术项目中的自选长拳套路运动,负荷强度大.能量需求高,供能特点以无氧酵解为主,有氧氧化供能为辅.根据其供能特点,采用大乳酸间歇训练和超量负荷训练等手段、是增强自选长拳套路运动员的供能能力和提高运动技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萨拉马戈凭借着其丰富的想象力虚构了被一场失明症席卷的城市,告诉我们要理智,要约束自己的兽性,否则会使人间变成地狱。他希望我们这些“能看但又看不见的盲人”能够“再生”。  相似文献   

19.
浅谈足球运动员的供能方式及营养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足球运动员比赛和训练中活动方式的研究 ,探讨足球运动员的供能方式以及运用营养补充加快运动员机体的恢复 ,为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说到《小鲍庄》与"文学寻根"的关系,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毫无疑问地认为《小鲍庄》该归属于这一"思潮",这是今天的文学史给我们的结论。事实上,当我们重新翻阅80年代有关这部作品的文学批评时,会发现这个结论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理所当然,而是经历一个被反复推翻又重新建立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解读会为我们展现一个真正的有关文学的历史,告诉我们结论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