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文化与我国目录学的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在整个目录学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它是古代目录学衰亡,西洋目录学传入并影响我国近代目录学建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目录学思想在内容方面,从传统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禁锢下解放出来;在方法方面,完成了由经验描述到理论抽象这一重大转折,使目录学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近代目录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社会文化的革命密切相关,经历了近代目录学研究的萌芽、变革和建立三个时期。从江人度对四部分类法的疑异,经“康、梁”的否定,到杜定友、姚名达批判的继承,其间经历了思想上的几次转折。从总结古典目录学开始到建立近代目录学思想体系终结,花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种目录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现代目录学研究中的科学观念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科学发展史为依据 ,提出完整的发展的科学观念。据此对现代目录学研究中科学观念的表现及其是非得失进行了剖析 ,重新认识了古代目录学的内容和性质 ,探讨了当代目录学发展战略和实现途径。参考文献 14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目录学研究的两次高潮及其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贺修铭 《图书馆》1994,(5):14-17
中国20世纪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分别形成了目录学研究的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形成的契机是缘于对西方目录学的评价,主要成就表现在对古代目录学的总结、对目录学定义对象的探讨、目录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第二次高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目录学和目录学史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对目录学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重视对书目情报工作和目录学应用研究等。通过两次高潮,中国目录学总结了传统,吸收了西方目录学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传统上,目录学是与校雠、版本等学科共同发展起来的,在治学术史和文化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数量、类型、传输方式以及用户行为的变化对目录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数字时代目录学学科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录学变革的四条路径:目录学学科化、书目工作职业化、发展通用技术以及建立现代目录学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5.
彭卫国  陈琪 《图书馆》1991,(6):7-10
近年来,关于目录学的定义尽管仁智互见,但总的趋势是逐步明确的。而古典目录学这一司空见惯的名词究竟作何界定,笔者尚未闻见,为了行文严密起见,文中的古典目录学包含古典目录学理论、古典目录学的历史(即中国古代目录学史)和古典应用目录学三部分。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以学术创新为导向,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研究专著。书中的学术创新既包括言说对象的创新,也包括言说内容的创新。前者体现在积极发现未被学界当作问题进行有意识研究的内容,如对古代书目分类线性次序的分析、对同一类目中典型文献和非典型文献的区隔;后者体现在对固有问题的重新解读,如对刘向叙录"上行文书"性质的定位、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本义的重新界定等。而无论何种创新,都以古代目录和传统文化的互相映照和彼此对读为前提,因而应该说,《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是一部基于传统文化的对古代目录学学理体系进行解构和重建的著作。  相似文献   

7.
介绍中国近代目录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姚名达的生平,他系统整理我国古代目录学遗产,开展目录学前瞻性研究,在目录学定义、功用、内容以及目录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创建性的见解;其所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和《中国目录学年表》集中体现其目录学思想与成就。  相似文献   

8.
郑樵的<通志·校雠略>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目录学理论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官修书目最完善、最成熟的代表,其<凡例>是对该书目的理论阐释,可以视为一篇清代有关目录学理论的著作.二者无疑包含了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目录学思想.分析二者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国古代目录学理论的发展变化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从“宏观建构,理论言说”的著述理念、“结构谨严,定位准确”的学术理性、“史论结合,真知灼见”的论证方式等三个方面分析评述傅荣贤教授《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的突出优点。该书在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基础上,审察中西目录学之异同,继而揭示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核心价值,建构起较为完善的古代目录学理论,并指明了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向。但该书对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具体操作论述稍显不足。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0.
叶德辉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其大半生的精力耗费在版本目录学的工作上。和一般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比较起来,叶德辉的版本目录学工作的触角可以说是宽广的。叶德辉进行一般藏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所从事的编制藏书目录以及撰写读书题跋的同时,进一步把工作范围扩大到书史研究、古代藏书管理经验的总结以及前人书目的刊刻、证正和考证等等。本文拟就叶德辉的这些工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从时空转向的角度,揭示古典目录学的近代境遇,并为分析传统文化的近代化转型提供基于书目的解释与说明。[方法/过程] 以图书、学术和目录的相互建构为视角,在中西目录学此消彼长的语境中系统梳理古典目录学的近代化历程。[结果/结论] 时间上“范围古今”与空间上“兼及天下”的古典目录学,最终仅著录“中国”“古代”的典籍;而西方目录学则成长为独步中西、超越时空的普世性体系,从而也为区域性和时间化的西方文明异化为世界性的普遍真理提供了书目体制上的学理铺垫。相应地,颠覆以西方为中心的目录学一元论话语,也是世界文明走向中西互补之健康生态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试论梁启超近代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梁启超近代目录学理论和书目工作实践,阐述其治学之法和为学之道、传播资产阶级文化的目录学思想和方法。认为梁启超通过编撰国学举要书目和新学西学书目、改革图书著录内容、创新图书著录体例、创立全新的图书分类体系,并把书目的社会作用提高到国家自强的政治高度,为我国近代目录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目录学的失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古典目录学和当代目录学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当代目录学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当代目录学研究应沿着学科自身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共收录了王国强先生的27篇学术论文,反映了其20多年来在古代目录学、历史藏书学和汉代文献学方法等领域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该文集具有推陈出新的研究方法、立足当代目录学的史学论纲、高屋建瓴的断代文献研究和以身作则的学者情怀四大特色。  相似文献   

15.
《直斋书录解题》是南宋末年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陈振孙编著的著名私目.因其著录的图书数量众多和解题精审而获得历代学者的赞誉,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解题言简意赅,涉及内容广泛,但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大致论及作者、书的价值、内容、取材、体例、真伪、撰述时间、学术源流、图书版本等.为考证、辑佚古代典籍和辨别图书真伪"之所必资",并有利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相似文献   

16.
中西目录学比较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现代目录学是依缘西方学理而建立的,本质上就是“比较”的产物。作为比较的“方法”,与其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程序或模式,毋宁说是在讨论跨文化目录学比较中碰到的难题,主要包括术语差异问题和文化差异问题两个方面。始自上世纪初的中西目录学比较一开始就与价值立场有关,或“拿来”或拒斥,分别代表了特定时期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7.
试论乔好勤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田 《图书馆论坛》2008,28(2):97-100
从目录学理论研究、目录学史研究、专科目录学研究、目录学教育研究四个方面概述了我国当代目录学家乔好勤的目录学思想和目录工作成就,指出乔好勤注重目录学研究方法尤其是目录学史研究方法的创新,注重目录学致用性的实践,为我国当代目录学研究和目录工作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文献学导论》一书有三个特色 :集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知识于一体 ;文献学基础理论与文献实用知识相结合 ;文献学研究的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Karol Estreicher (1827–1908) compiled Bibliografia polska [Polish bibliography], an extraordinary retrospective national bibliography of the body of written works of Poland. Chronologically covering the entire history of printing in Poland up to 1900, it consisted of three distinct parts: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 universal chronological bibliography of Polish publications; and pre-nineteenth century, conventionally called Bibliografia staropolska [Bibliography of old Poland]. So far a total of 56 volumes of Bibliografia polska have been published. That total includes the 35 volumes that constitute parts 1, 2, and 3; the four volumes that, covering 1891–1900, were published outside the framework of the three parts; and the seventeen volumes that constitute the second edition of part 1, the nineteenth-century bibliography. It was an exhaustive but also complicated bibliographic opus. A prolific writer and literary scholar himself, Estreicher devoted—with remarkable endurance and resilience—50 years of his life to its making. Much of the complexity of his bibliography reflected the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roots of the author and the way he interpreted the meaning of his project.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阶段对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研究流派做了简要介绍,重点论述了20世纪中国文献学研究体系化后的古典文献学、现代文献学、大文献学及专科文献学的各种代表性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