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针对图书馆数据库使用中规避知识产权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现实中的产权纠纷案例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规避产权纠纷的策略以及维护图书馆权益的相关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图书馆相关的知识产权案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至2008年间,涉及图书馆的11个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对图书馆产生了较大影响,图书馆要从过去的案例中寻找维权的经验与对策,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并规避侵权风险。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3.
吴丁 《图书馆界》2014,(6):65-68
首先介绍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指出引进商业数据库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环节,然后阐述高校图书馆开展对商业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重点工作。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使用商业数据库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提出风险规避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发展的桎梏。同样的,自建数据库也面临此问题。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在最大范围内提升信息资源的价值,有利于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的稳步发展。对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内涵进行界定,在详细分析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流通过程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的基础上,从意识、管理以及技术三大层面探讨保护路径,并对"数据创新"问题进行了简要诠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图书馆商务支持服务的内涵、现状进行概述,阐明图书馆商务支持服务的途径与方式,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商务支持服务过程中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分析,以期为图书馆在开展信息服务时有效规避版权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在数字信息服务过程中,对著作权人的作品进行复制、发行、传播时,可能会因不当使用引发知识产权纠纷。文章分析了图书馆在利用数字资源、文献传递和网络导航服务以及用户信息行为等方面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阐述了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的应对策略,为图书馆预防侵权问题的发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版权纠纷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为实际案例,具体分析图书馆规避法律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所购的数字资源知识产权纠纷事件不断增多,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图书馆应站在正确的立场:尊重知识产权、遵守相关法律、遵守采购合同、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该积极地有所作为:在数据库采购过程中,要积极争取甲方权益;在数据库使用过程中,要平衡著作权人、数据库商、图书馆三者的利益关系;在出现不规范行为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献采购服务的知识产权风险与规避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嘉  谢莹 《图书馆杂志》2003,22(9):32-35
本文分析了包括图书馆等信息机构在购买、使用期刊、数据库、软件等信息产品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并向有关采购、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业务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规避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外文原版图书图片数据库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外文原版图书图片数据库有利于保护珍贵的外文原版图书,便于读者检索与利用数字化外文原版图书图片资源。在外文原版图书图片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不仅图片来源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其传播与利用过程也涉及知识产权问题。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采用新技术手段、借助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等方式规避自建特色数据库的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的主要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类型可以概括为基于主体的知识产权风险、基于业务的知识产权风险和基于内容的知识产权风险。其中,基于主体的知识产权风险包括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存在形态的图书馆主体的知识产权风险;基于业务的知识产权风险包括数字化、信息发布、文献传递、声像服务、网络导航、虚拟参考等的知识产权风险;基于资源的知识产权风险包括信息资源权利归属、权利瑕疵和用户侵权使用的知识产权风险。  相似文献   

12.
围绕图书馆纸质与数字文献资源的采访业务,分别从不同角度推理分析潜在的知识产权纠纷风险。比如从文献版权取得、合法出版、合法营销、馆藏合理使用、馆藏查漏补缺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求在工作实践中,加强自律并担负起版权保护的新职能,尽可能规避各种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相似文献   

13.
黄国彬 《图书馆论坛》2012,32(5):10-15,50
从有利于图书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规避著作权侵权风险、为公众提供更高效服务等角度出发,提出研究图书馆可适用的著作权例外的基本理论体系的必要性。结合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立法原理、发展趋向、当前立法、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活动,建构图书馆可适用的著作权例外的基本理论体系的十项基本内容,指出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重点难点。有关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研究,其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最终关系到公众的信息获取和人类知识的广泛传播与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网站版权政策是图书馆尊重版权人知识产权的表态,也是图书馆工作者和读者规避版权风险的行为指南。美国三大国家图书馆网站的版权政策涉及政策法源、版权人权利确认、合理使用、免责条款、侵权形式、图书馆业务说明、承诺以及网站安全等内容,体现出专业化和人性化的服务精神,具有很多可取之处,也存在一些不足,对我国图书馆网站版权政策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In library makerspaces, there is a potential for users to infringe on other’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rough illegal reproduction. There is also the opportunity for makerspace users to create their own new intellectual property which could then be protected.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ase study from a library makerspace working to addres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sues, as well as a survey of other library makerspaces detailing how they are currently addressing such concerns. Results conclude that while currently there is a lack of targeted services and resources, libraries need to create policy, services, and collections targeted towa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ir makerspaces.  相似文献   

16.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若干知识产仅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知识产权的保护贯穿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组织、管理、传播、使用的各个环节中,认为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只有解决好不同类型信息的分类保护,建立版权的期权激励机制,采用许可证制度开展数字资源的转让与贸易活动,运用技术手段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等问题,才能解决好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概括了数字文献资源领域存在的侵犯知识产权的主要现象,分析了数字信息资源侵权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遏制和减少数字资源领域的侵权现象提出了诸如完善信息资源立法、强化信息法令法规的宣传和普及、严格执行有关法令法规、从严打击以营利为目的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合理使用是维持著作权人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平衡的重要机制之一,对承担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图书馆尤为重要,但实践中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条款并未充分发挥利益平衡的作用,有必要对其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方法/过程] 通过与域外立法相比较,以及司法实践中的案例分析,可看出我国图书馆合理使用的主要问题在于现行法律规定滞后、规则不明晰,导致合理使用适用范围狭窄,还同时受到许可协议、技术措施的挤压。[结果/结论] 为化解图书馆合理使用条款的适用困境,可从增加原则性规定、明确其法律属性为强制性规定、扩大有关条款的适用范围等方面来完善立法。图书馆自身也应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高知识产权素养,严格遵照法律规定以消除侵权隐患。  相似文献   

19.
在"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基于图书馆读者知识产权风险意识的缺失,引证知识产权案例,提出架构图书馆读者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机制:培育图书馆读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风险的识别能力;提高图书馆读者知识产权素养;设立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及版权图书馆员岗位;建立"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知识转移是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CDRS)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此,结合CDRS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产权风险,针对合作关系与CDRS工作流程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对CDRS知识转移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从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谨慎选择合作成员馆、引入第三方的监督体系、强化咨询团队交流能力、建立有效的信任机制以及加强成员馆间知识转移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六方面规避CDRS知识转移中知识产权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