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赛前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意外情况干扰,运动员常会出现某种心理、技术上的失常,而表现出不佳的竞技状态。现在有许多应付或降低赛前紧张的方法被采用,从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赛前适宜的心理准备会有助于运动员身心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赛前合理安排训练,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比赛情绪。心理状态正常与否与训练水平高低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身体素质与竞技技术都处于较佳状态时,比赛心理状态也是良好的。同一项目的运动员总会存在一些共同的心理规律,这就为我们寻找武术散手运动员处理不佳竞  相似文献   

2.
1、赛前兴奋状态与处理方法 赛前保持适宜的兴奋状态对于调动身体各部机能是有利的,但是过度兴奋状态则会对比赛产生不良的影响,过度兴奋状态往往表现为情绪紧张、心跳加快、尿频等等,通常这些情况在新手或是比赛经验不足的运动员身上较为容易出现。 对于赛前处于过度兴奋状态的运动员,要加强其自信心的训练,如多进行一些与外队的实战交流,培养运动员的道德修养,以及提高运动员训练动机等等。 2、赛前淡漠状态与处理方法 赛前淡漠是与运动员大脑层  相似文献   

3.
一、赛前心理训练的意义在竞赛中,经常会出现运动员比赛中胜和负或者技术动作变形等现象,有时从形式上看是技术失常,而实际上有时是心理失常。在比赛中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状态,是创造好成绩的重要条件。而竞技状态良好与否又取决于各种因素,其中心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比赛失常一般是由于赛前心理状态不良而引起的,因此赛前的心理训练对运动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体育彩票发行回顾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访谈25名技能表现类项群的杰出运动员,总结出此项群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九个诱发因素,按重要性依次排序:适宜的身体准备、赛前和赛中的计划准备、自信心和积极的态度、赛前达到适宜的唤醒水平、良好的比赛动机、赛中感觉好、集中注意力、适宜的比赛情境、教练和团队的配合。其中,排序前5个的是主要诱发因素。流畅心理状态可控性的调查结果显示:75%的运动员认为流畅状态是可以控制的,在69条诱发因素的原始条目中,能够被控制的条目占总数的73.3%,通过赛前和赛中的心理调控帮助运动员进入并保持流畅状态是完全可行的。教练员和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可以依据表现类项群9个诱发因素制定相应的心理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5.
根据比赛发挥程度将31名优秀游泳运动员分为超常、正常、失常组,采用《赛前情绪量表-T》16×4简表在赛前2h、30min对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组别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差异,探索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适宜比赛的情绪状态。结果表明:不同组别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存在差异;个体失败焦虑、躯体特质焦虑和特质自信相对敏感,与比赛发挥有一定联系,社会期待焦虑并非影响游泳运动员赛前情绪的敏感维度;游泳运动员临赛前应具备较高水平正确导向的自信,中等偏低的躯体特质焦虑、个体失败焦虑和社会期待焦虑;建议教练员重视心理训练和赛时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6.
根据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员能否在现场比赛中发挥出日常训练的最佳效果,取决于比赛前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文献资料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黑龙江省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进行研究,了解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有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不良、心理压力过大、比赛经验缺乏和对比赛环境的不适应等。提出:调节呼吸法、模拟训练法、表象再现训练法、语言暗示法和设定适宜的比赛目标等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有助于增强短道速滑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为缓解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紧张的心理状态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运动员参加运动竞赛,必然会产生各种心理活动,而这些心理活动也一定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因此,掌握竞赛中心理活动的规律,使运动员在赛时能控制自己的心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就能在比赛中发挥出  相似文献   

8.
赛前状态是指在赛前或运动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机能变化的状态。在赛前几乎所有的器官系统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机能变化。本文从赛前心理状态的重要性、赛前状态的类型以及不良赛前状态的调整方法几个方面对田径运动员赛前状态进行了减压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张宁 《体育世界》2010,(8):49-50
赛前状态是指在赛前或运动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机能变化的状态。在赛前几乎所有的器官系统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机能变化。本文从赛前心理状态的重要性、赛前状态的类型以及不良赛前状态的调整方法几个方面对田径运动员赛前状态进行了减压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训练方法很多、简介几种。(1)改变赛前注意力过于集中训练。赛前运动员大脑皮层过于兴奋,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做为教练员可以适当的安排好赛前的  相似文献   

11.
1 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基本构思1.1 应用激励理论调动运动员参加比赛和训练的动机  据科学测定 ,一个人平常表现的工作能力水平与经过激励可能达到的工作能力水平之间存在着大约 5 0 %左右的差异。  在对运动员进行激励时 ,主要运用期望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弗罗姆心理学的期望理论公式 :激发力量 =效价×期望 ,即说明了这一点。  在激励运动员参加比赛和训练动机的同时 ,要确立合理可行的指标 ,以激发运动员积极参加比赛的动机。特别要注意的是 ,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过于保守的竞赛目标和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都会对竞赛和心…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运动员赛前都会出现紧张心理。从运动心理学角度看,赛前紧张心理可以分为二个层次,即适度紧张和过度紧张。赛前适度紧张能使神经系统兴奋,相应的身体各器官系统也会更好地发动起来进入工作状态,身心处于最佳激活水平,使动作协调有力,技术发挥全面。适度紧张是比赛获胜的重要因素。而过度紧张却恰恰相反,如果运动员在赛前处于过分紧张  相似文献   

13.
《体育科研》2005,26(5):75-75
一、赛前心理状态分析赛前出现的4种心理状态分析,在比赛前,每个运动员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只是出现的时间不同,引起情绪不稳定的原因也不同。通过调查,体操运动员赛前一般会出现以下4种心理状态。(1)过度激动的不良心理状态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有52%的运动员在赛前都属于过分激动状态,情绪高度紧张、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心神不定,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注意力失调、记忆力明显减弱,常常遗忘比赛中的重要因素;动作混乱,难以发挥正常水平。(2)淡漠状态下的情绪低落:属于赛前淡漠状态的有18%。根据调查,是因为运动员情绪低落,全身软弱无力,意志消沉,  相似文献   

14.
浅谈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赛是一种承受多种压力的特殊体育运动,精神、体力和心理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些都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心理状态发生变化。随着比赛的临进,这种变化和影响也日益明显,有时出现在赛前几天或几小时,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实际情况,一般心理状态的表现形式有三种:  相似文献   

15.
对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绮凡 《体育科技》2005,26(1):44-46
为使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自身的体能及技、战术水平,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训练。根据篮球运动员赛前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提出了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于涛 《冰雪运动》2012,(3):70-72,78
速滑运动员赛前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形成一个稳定的、积极向上的竞赛心理倾向,对战胜对手具有重要的作用。速滑运动员比赛带有鲜明的情绪体验心理特点,参赛态度、比赛条件、身体准备、教练因素以及受伤等都会对赛前心理状态产生干扰;赛前采取建立明确的比赛目标、控制动机水平与激发竞争的欲望、保持积极而稳定的竞争情绪状态、培养良好的成功意识与正确调整比赛的自信心、保持清晰的头脑和积极有序的思维、合理地集中与分配注意力等手段能有效调控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运动员适宜焦虑区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试了运动员在赛前及赛中的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I-2)的分数、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及睾酮的变化。结果显示,去甲肾上腺素、睾酮及皮质醇指标与CSAI-2焦虑分数的变化保持一致,去甲肾上腺素可以作为反映运动焦虑水平的有效指标,睾酮和皮质醇可以作为反映运动焦虑水平的可靠指标;结果不支持运动员的适宜焦虑区间为±1/2标准差的适宜作用区间假设;结果认为,运动员的适宜焦虑区间可用实力正常发挥时的平均焦虑分数±实力正常发挥范围内的焦虑Z分数来确定。  相似文献   

18.
浅谈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游泳竞赛日益激烈,游泳运动员心理因素对运动效能的影响就越来越显著,游泳运动员要想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除了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不断提高自身训练水平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因此,赛前心理调控在游泳竞赛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优秀气手枪射击运动员临赛前脑电图变化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气手枪射击运动员赛前一天和临赛前脑电图变化的特征.方法:应用便携式无需屏蔽的脑电图测试系统,对参加好运北京气手枪射击比赛的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赛前一天和临赛前脑电图进行测试分析,比较安静状态和表象状态的变化.结果:赛前一天表象和安静状态相比,整个脑区α波能量百分比降低,β波能量百分比上升;临赛前比较该变化的趋势不明显;赛前一天的平均唤醒水平为17.91%±12.67%,临赛前平均为12.99%±11.65%(P<0.01);赛前一天的疲劳参数表象状态较安静状态低(P<0.01),应激参数表象状态高于安静状态(P<0.05);临赛前的疲劳参数的表象和安静状态相比无差异(P>0.05),应激参数表象状态小于安静状态(P<0.01).结论:优秀气手枪射击运动员临赛前大脑平均唤醒水平低于赛前一天,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能力提高,脑电图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赛前运动员的紧张度和疲劳度.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中长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和竞赛成绩的关系,对济南市体校60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竞赛成绩。1 赛前战斗准备状态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从附表中可看出,95%的学生有过战斗准备状态的体验,其中有30%的队员几乎每次比赛都能出现最佳的心理状态,都能充分发挥或超水平发挥平时的训练水平。这种状态可使运动员对面临比赛任务有清楚的理解,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有全力以赴和争取胜利的强烈愿望,大脑皮层兴奋处于最适宜的状态,灵活性好。其显著特点是:①精力充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