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高校学报专家审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是反映高等学校科研及教学成果的重要阵地,专家审稿对于提升学报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学报的专家审稿存在着审稿意见简单化、审稿周期过长,主观意识过强等问题。要提高专家审稿的效率和质量,必须建立动态专家审稿库,采取双向匿名审稿方式,并且强化编辑自身职能,做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小同行"审稿专家的遴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丽莉  刘祥娥 《编辑学报》2011,23(2):139-140
高校学报"为本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办刊宗旨对遴选审稿专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报稿源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其难以建立自己相对稳定的审稿专家库;因此,利用网络选择"小同行"审稿专家是众多高校学报的选择。作者对"小同行"审稿专家遴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建立审稿专家库提高期刊审稿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审稿专家库提高期刊审稿质量《园艺学报》编辑部李亚新审稿是期刊编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科技期刊审稿一般实行三审制,即编辑初审、编委或同行专家评审、主编(或副主编)终审。其中专家评审对于评价稿件的学术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与国...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实行栏目专家主持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学报一般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随着科技期刊事业的发展,高校学报的综合性、内向性问题日益突出;只有在学术问题上形成特色和个性,高校学报才能在综合性期刊中独树一帜。高校学报的特色和个性需要通过学校的特色和个性来体现,而学报责任编辑对学科优势和学术问题的把握远远不够;如果能够依靠学校各学科专家敏锐的学术眼光、较强的学术能力及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化学术选题,就能够充分地将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表现出来。实际上,在责任编辑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向各学科的专家咨询,并得到其指导和帮助;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冷怀明  罗长坤 《编辑学报》2005,17(5):360-361
分析医科大学学报的来稿范围局限:医学论文的科研设计与统计学问题较多,审稿专家局限校内,同行专家难找,临床专家较忙不能按时完成审稿任务等.提出建立医科大学学报同行专家审稿指标体系和运行机制应注意的问题,为建立有针对性的同行专家审稿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栏责任编辑对提高体育院校学报学术质量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坚 《编辑学报》2012,24(3):258-260
专业知识背景的局限使体育院校学报编辑难以熟知所有运动项目的稿件,一些有学术价值的稿件在初审时往往被忽略。分栏责任编辑有助于消除这一弊端,从而提高学报学术质量。分栏责编有以下作用:提高稿件初审质量,准确遴选审稿专家,合理汇总专家审稿意见,便于精心约稿与组稿。  相似文献   

7.
李晶 《编辑学报》2018,30(6):607-609
由于高校学报来稿研究领域广泛、涵盖学科众多、稿源范围综合等特点,所需审稿专家范围广且重复度较低,“审稿难”问题日益凸显。作为高校学报骨干力量的青年编辑,通常需要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应变能力强。本文结合自身工作,从青年编辑特点和优势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措施,从熟悉专业、抓住机会、修炼自身等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发挥青年编辑优秀,提高高校学报审稿效率。  相似文献   

8.
鲍明 《编辑之友》1998,(3):30-31
在编辑出版学界,人们大都倾向于将综合性学报改办为专业性学科学报,以增加个人订户和有关的集体订户。这种考虑是有其合理根据的。一般而言,综合性学报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内容驳杂,涉及的学科多,不利于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而订户又少,特别是个人订户,基本上没有,因而出版综合性学报,只能是亏本经营。由此看来,把综合性学报改办为专业性学报已是势在必行了。但是,我国现行学术期刊出版管理体制落后于社会发展,改变期刊名称和性质的打算是不易被行政部门批准的,而且学报主办单位基于本位主义的需要,也不希望改变学报的综合性质。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学报的特色是彰显职业特点,然而,技术应用性文章的增多和新研究方向的出现,又给编辑部的审稿增加了难度.在学报审稿专家队伍中增补企业专家是个好办法.高职院校学报企业审稿专家队伍建设的基本做法:建立企业审稿专家库,从企业作者中聘请审稿专家,从参与校企横向课题的企业技术人员中聘请审稿专家,聘请企业审稿专家担任校企互动栏目的主持人或指导专家.  相似文献   

10.
学术论文审稿中存在的问题与编辑作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审稿是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专家审稿又是审稿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着论文的学术质量与发表时滞。审稿专家审稿的质量与速度与编辑有直接的关系。笔者在十多年的编辑工作中越来越体会到专家审稿对确保期刊质量的作用,针对高校学报在论文送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编辑作为的途径,愿与广大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11.
在新经济时代,由于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产生的论文的综合性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得审稿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只有稿件内容所涉及学科的专家才能对稿件作出科学的评价。而要求编辑成为学术期刊涉及的每一学科的专家也不现实,因此,为了保证学术期刊的审稿质量,应采取编审分开的审稿程序,即由编辑主要负责稿件的栏目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工作,审稿工作由外审专家来完成。  相似文献   

12.
同行评议是保证期刊学术质量的关键环节.医学高校学报因学科范围广、来稿量大、"本校性"特点、部分专家审稿积极性差、需专业对口的"小同行"审稿专家等原因,需要不断扩增学术水平高、愿意审稿、审稿效率和质量高、研究方向对口、与待审稿件不存在利益冲突并且身份真实可靠的有效审稿专家,以提高审稿效率和审稿质量.我们结合工作实践提出通过检索权威文献数据库筛选审稿专家、核实审稿专家身份、登记详细信息、评价审稿质量等环节扩增有效审稿专家.通过实践,杂志的稿件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均有所缩短,稿源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科技论文审稿意见分歧及其编辑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 ,我国科技期刊审稿大多采用三审制。实践证明 ,这种审稿方式对于保证期刊学术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 ,这种基于同行评议的审稿方式也并非无懈可击 ,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中专家审稿意见分歧令编辑颇感棘手 ,给稿件的取舍造成一定困难。下面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并探讨正确的处理方法。1 科技论文审稿意见分歧产生的原因1 1 论文的科学创新水平较高审稿的同行专家一般是某学科领域的资深专家 ,常常年龄偏大 ,其知识体系已形成规范 ,他们中有些人往往认同那些在规范的知识体系内的论证和研究 ,而排斥那些有创见的学术思想和…  相似文献   

14.
对专家审稿的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专家审稿的规律和特征,对2008年度《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96篇论文的195次送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副教授的审回率和A类意见率都高于教授;40岁以下专家审回率和A类意见率最高,40~44岁的专家次之,45~54岁的专家审回率和A类意见率低,65岁以上专家审回率不高,但是一旦审稿就会比较认真,而且返回迅速;学术氛围浓厚的著名学府的专家在审稿方面更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工作繁忙是专家不审稿和审稿不认真的一个主要原因。建议高校学报大胆选用青年审稿专家,不断优化审稿专家数据库,与审稿专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选准审稿专家是确保审稿质量的关键   总被引:31,自引:11,他引:20  
施才能 《编辑学报》1995,7(4):198-199
稿件评审工作是确保刊物学术质量的首要环节,也是编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学报类科技刊物一般实行三级审稿制度,即编辑初审、专家(包括编委)评审及主编(或副主编)决审。在这三审中,专家评审是整个审稿程序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这里的“专家”一般是指专业对口的同行专家。编辑在对新稿进行初审后,究竟选择哪二位同行专家进行审稿,是编辑同行们常常遇到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大连交通大学学报》的一类滞审稿件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论文,分析其送审过程和审稿结果,探讨适合刊物自身特点的审稿专家遴选方法。编辑在选择审稿专家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小同行审稿专家、内外交叉审稿、选择学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审稿专家,同时注意多关注和挖掘学术活跃度高、精力旺盛的青年审稿人,建设有针对性的审稿专家队伍,以期提高审稿效率和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韵  袁醉敏  陈华平 《编辑学报》2015,27(2):163-166
近年来《浙江农业学报》进行各种尝试,探索出一种较为便捷、有效的征稿方式,即通过网络资源大量收集农业各学科的专家信息,组建审稿专家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对专家潜在的投稿意愿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可能为本刊投稿的专家作为审稿专家.目前,通过这一审稿与征稿相结合的方式,本刊聚集了一批既是审稿专家又是潜在作者的“粉丝”队伍,其在优质稿源的征集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11,23(4):368-369
学术期刊应向审稿专家提供哪些审稿辅助信息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除特殊情况,论文相关信息一般无须向审稿专家提供。期刊稿件录用率便于专家具体地把握与期刊发表水平相应的学术评审尺度,对专家审稿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丽婷 《出版广角》2015,(6):108-110
高职学报发展的特殊性是高职学报编辑审稿的现实基础和基本要求,高职学报编辑的审稿能力包括:在大量水平参差不齐的稿件中选择优秀稿件的能力;基于文稿的特殊性选择合适审稿专家的能力;对具有培植价值的文稿进行修改优化的能力;判断专家审稿意见的能力。通过营造良好的编辑环境,提升编辑的职业敏感度,加强对审稿能力的专业技能训练,以提升编辑的审稿积极性和能力,并最终体现在高质量的编辑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与中文学术期刊相比,英文学术期刊对于审稿专家的遴选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如何快速、有效地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研究领域的稿件送达国内同行专家评审值得深入思考.以《重庆大学学报》(英文版)为例,分析2014年6月-2015年3月国内审稿专家的审稿行为,指出英文学术期刊在选择审稿专家时需首先考虑英文水平和年龄2个主要因素,同时综合其他因素,优先选择审稿周期短、审稿质量高的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