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的关键是教学改革,路径是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开发符合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统筹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的关键是强化三个综合课程:一是文史哲与国际理解整合的PHIL课程;二是数学与科技整合的STEM课程;三是游戏与体美劳整合的GLAS课程。  相似文献   

2.
文章尝试构建数学教学论课程改革的思路:对教学资源库、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建设,通过构建由数学教学案例、优秀数学教案、数学教学研究资源、拓展学习资源、教学案例的加工、学生学习与实践作品集等6个部分构成的教学资源库,来落实《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是一种整合的课程学习材料和研究性学习的框架,目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落实师范生的数学教学实践能力,以缓解《数学教学论》课程与中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设计是技术教育中不可忽略的关键要素之一,设计思维可为各个领域的创新工作提供策略与方法上的指导。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技术教育中开展基于设计思维的STEM整合课程的机遇和必要性;接着,文章以“设计”为核心理念,提出了技术教育STEM整合课程的设计理念,并以此为指导,构建了基于设计思维的技术教育STEM整合课程框架;随后,文章以“设计更好的学校”课程为例,进行了框架的实践应用;最后,文章就未来技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基于设计思维的STEM整合课程将技术与数学、科学、工程进行整合,让学生基于真实的设计挑战开展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将数学史与高师数学教育课程进行整合,探寻数学史与数学教育课程的深刻联系,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与课程安排,以提升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强化教师教育课程的整体功能,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5.
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教育改革的排头兵,格外重视生涯教育。在此背景下,深圳市坪山区W学校通过基于顶层设计的学校培养目标的引领,整合家校社的资源,打造了由学科生涯渗透课程、“悦纳自我、关爱他人”的生涯课程、生涯家庭教育系列课程、“理解世界”生涯活动和“勇于行动”生涯活动五大课程板块组成的完整课程框架,构建了全学科、全年级、全过程、多角度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赵巍 《西部素质教育》2023,(10):141-144
文章首先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然后阐述了课程整合观的基本理论,接着分析了初中教师秉持课程整合观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初中教师秉持课程整合观的策略,包括通过立体化、长期性、体验式的课程整合培训,真正让教师感受到课程整合的价值所在;强化面向社会和家长的交流宣传,鼓励教师在实践中长期地坚守课程整合价值观;鼓励课程整合和教育观念著作的阅读,帮助教师构建更有互动性的师生和同事关系,丰富课程整合主体内涵;等等。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基于课程整合的设计思想,挖掘学校教育教学中与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相关联的因素,进行有机联系,整体构建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它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体构建视野下开展的,而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教育途径。心理健康课程整合要尊重相邻学科课程各自的价值独立性,要注重发挥学校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管理作用。整合模式包括:课程内的自我整合,跨学科整合、多途径整合,教学过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高师院校数学教育类课程在培养数学教师教育素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的实施在课程理念的超越与转换、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能力、数学学习指导能力、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数学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对数学教师的教育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师范生毕业后适应新课程,此类课程的变革势在必行.为此,应确定全面、恰当的数学教育类课程目标、完善课程的体系、增加课程的学分、拓展课程的内容、改进课程实施的效果,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数学教育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师范院校教育课程方案的构建,应顺应世界初高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态势,总结和借鉴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践经验,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夯实通识教育课程,重视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增加自主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数学文化研究的深入,适时提出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构建数学文化课程,强化数学文化课程的教育价值,改善数学文化课程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将"数学史选讲"打造为"数学文化课程",有助于培育一个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全新的数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美国犹他州针对七年级学生开设的生涯技术教育入门课程进行了介绍。该入门课程包括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的方法和教师的资格要求等。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美国犹他州七年级生涯技术教育课程的特点.并得出对我国初中阶段生涯技术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是通过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物理课程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物理情景的探究工具、促进学生探索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物理评价和物理学习的反馈工具,并将这些工具有机地应用到物理教学过程中,达到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优化利用,从而高效完成物理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的物理教学结构。结合物理新课改的要求,通过具体案例的说明,介绍了三种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实验演示-模拟再现-巩固强化”模式、“情境创设-问题发现-知识构建-强化巩固”模式、“实验演示-实时测量-巩固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3.
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计算机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手段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课堂组织与学习环境的整合、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整合。在整合中要注意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学科课程整合,构建专业化的面向应用的教学体系,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可以从理论、政策、技术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在理论构建上应该强化研究意识、明确课程监控机制的功能.在政策构建维度,政府应阐释监控政策的意义、健全课程监控制度、完善课程监控机构.在技术构建上可从课程督导、课程评价、课程反馈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研究与构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构建,应顺应世界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态势,总结和借鉴我国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践经验,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夯实通识教育课程,重视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增加自主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16.
人文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共识。数学学科教学也应强化人文教育的意识,在常规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渗透,完善校本课程中人文数学课程的构建,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整合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各有优势和不足,将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构建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整合教学模式,使二者优势互补,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网络课程和课堂教学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整合及整合方式,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构建了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整合教学模式,并提出了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数学的学科特点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论述了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并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学数学课程的理念、内容等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就中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从数学教学软件、方法、途径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诸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教育改革大潮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课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提出后,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与实验。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未能有效地整合教师教育课程成为高师教育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急待突破的瓶颈。从培养具有本科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素养的职前教师这一目标出发,构建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导向、以小学数学基础理论为载体、以实践为桥梁的本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整合结构,对于提高本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