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福建省高校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健康素养水平和具备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差别,为体育类高校根据体育生群体特点制定稳健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526名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健康素养得分和具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Logistic回归比较分析具备健康素养的显著性影响因素,Pearson比较各类健康素养的相关性。结果: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同类别健康素养得分和具备率均很低而且相差很小,各类素养均低于2017年国家基线水平;具备素养影响因素,仅科学健康观在家庭地域、没读过素养知识以及安全与急救在没读过素养知识等组间呈共性差异;运动员与非运动员3方面健康素养两两之间均非常显著相关,科学健康观与传染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以及健康信息,安全与急救和传染病防治、健康信息以及基本医疗,基本医疗与健康信息等8对问题也均显著相关,传染病防治与健康信息的显著相关单独存在非运动员中。结论: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健康素养与健康中国行动要求差距大,具备健康素养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共性差异少,在加快推进健康素养专项建设和教育的过程中,需适度区别对待,重视显著相关问题之间的联合教育。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江苏省高校篮球运动员战术素养的提升路径,并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讨论了数据收集、清洗、预处理以及可视化工具和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具体而言,数据可视化技术被用来比较不同技能层次运动员的表现和分析其战术素养在比赛中的变化趋势。这些可视化分析有助于提升篮球运动员的战术素养,并为培养计划和战术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缺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体育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西省8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探寻造成信息素养缺位的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女子三级跳远训练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子三级跳远运动是一项新兴的田径运动项 目,我国运动员的成绩一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就高校而言,此项运动开展得不是很广泛,训练水平还不高,存在着许多问题。高校业余运动员大都是高校女大学生,与专业运动员相比所不同的是一方面都未接受过正规、系统、长期的训练。身体素质或专项素质较专业运动员有着很大差距。特别是在速度素质、腿部支撑负荷能力上都远远比不上专业运动员;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业训的特点,运动员要在完成好自身学业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训练来提高运动水平,无论从精力或时间的投入上都少于专业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中国健美运动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但目前在组织培训、比赛及参赛审批、服用兴奋剂、科学训练、营养指导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原因是运动员个人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不高、管理不规范、投入不够,建议通过规范管理、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提高竞技水平,加大投入,充分利用竞赛规则规范健美运动发展等对策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可招收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7所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田径运动项目部分不均衡;2)田径运动队缺乏顶尖级别运动员;3)田径竞赛次数较少,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和竞技状态的保持;4)运动队后勤保障不够完善,影响了运动成绩的提高和运动队的发展;5)高校领导对田径队的重视程度不够;6)运动员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不足,学生缺乏参训兴趣和主动性。建议:健全和完善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管理体制、竞赛制度和训练保障体系;合理布局田径运动项目,加大对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经费的投入;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提高运动员综合素养;完善心理培训机制,激发运动员的参训动机,端正运动员参训态度。  相似文献   

7.
张宇 《冰雪运动》2012,(2):56-59
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我国冰雪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素养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指出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由政治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构成;提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运动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学习意识,全方位提升运动员的人文素养等培养我国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保证运动员拥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延长运动寿命和冰雪竞技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高校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甘肃省高校高水平武术运动员存在整体水平较差,分布不均衡,专业培养面狭窄,学校培养标准低等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普通高校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培养体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湖北武术队专业运动员、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校专业运动员、湖北高校武术运动员新老规则前后的损伤部位、损伤种类、损伤原因、损伤动作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为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攀登技术高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观摩河南省第十一届全运会大学生组排球赛女子丙组的比赛,对专业运动员、大学生运动员、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在比赛中的的表现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旨在为我国竞技运动的发展和高校"体教结合"的深入开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选取湖北省15所高校运动队157名教练员及400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对湖北省高校运动队教练员胜任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高校运动队教练员执教素养、交际素养和个性素养3项胜任力特征评分显著较低,表明部分教练员的训练思维较为陈旧,且科学训练计划及思维变通等综合实力有所欠缺;不同特征教练员其胜任力均有所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调查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旨在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和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目的国内体育界运用16PF测试多局限于专业运动员,对于普通高校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特别是普通高校足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进行个性测定分析的文章尚不多见。足球号称世界第一运动,在高校拥有众多的爱好者。普通高校足球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如何,他们与一般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否具有差异,对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一些探讨,试图了解普通高校足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以及优秀运动员16项个性因素的模式。从而为高校足球运动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郑麟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2):138-140
审美教育的缺乏,导致了专业运动员对体育美的认识十分模糊,调查表明许多运动员由于审美素养偏低,难以从本专项中获得美的享受,不能真正投身其中.在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的同时,加强专业运动队体育审美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它能使运动员拥有正确的审美意识,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人生,培养职业认同感,有助于拓宽视野汲取养份并创造运动佳绩,也能提高未来的生存竞争能力,使自己的这一段青春岁月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运动训练专业成人招生对象的特殊性,分析了在役优秀运动员化教育的现状及提高优秀运动员化素质的重要性,提出了运动训练专业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科目设置的改革意见。  相似文献   

16.
竞技性质的田径训练计划使得高校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动机变得更为强烈了,对运动员身体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运动技术也要求愈加全面。一名高校田径运动员最终的成功取决于教练员专业技术上的指导和对训练安排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专业知识全面的教练员可以利用许多的运动基本原理为运动员的训练框架制定出一个稳固的训练基础,然后再循序渐进,去粗取精,寻求发展,继而争取最佳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学习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得出初步的结论。认为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行之有效的学习专业,完善并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更好地解决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问题,激发运动员对知识的渴望,从而提高高水平运动员学习成绩和运动水平,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试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一直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短道速滑项目的特殊性,对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的探讨就更为重要。认为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表现为良好的身体机能状况、对比赛各种状况的正确认知、合理的个人能力定位、良好的情绪状态、较高的捕捉战机能力和良好的自控能力。提出采用培养专业兴趣、激发正确的比赛动机、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和提高运动员的战术素养等方法调控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原理,对普通高校运动队训练比赛及专业学习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划分出高校运动队管理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即运动训练比赛管理子系统、运动员专业学习管理子系统、运动员生活管理子系统和系统外环境子系统。在研究过程中,结合现代运动训练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进行交叉研究,旨在使高校运动队的管理更趋于科学化、系统化,从而促进高校运动队的良性循环,并为训练比赛提供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我国及世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和文化、体育教育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查,找出目前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重要途径,这种培养途径应该实行"体教结合"的方式,即运动员在高校学习训练阶段,一面进行运动训练,提高运动竞技水平,一面进行体育教育和专业课学习,使运动员在转业后又能在高校获得一门专业知识,为他们将来从事新的专业工作奠定基础,也减少过去运动员转业的后顾之忧。这应该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人才培养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