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新产品开发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目标之一。集成创新是我国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常规性策略。集成创新是在知识管理的平台上展开的。基于国有企业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经验性地研究检验了知识转化、集成创新和新产品竞争力之间的相关性,揭示集成创新模式下知识转化对新产品竞争力的促进机理,发现优势路径和不足之处,提出新产品研发的具体改进策略,为新产品研发能力的培育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发现,知识组合化的促进功能较为完备,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和知识内隐化的功能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地图的知识集成模式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知识集成是降低知识内耗、消除"知识孤岛"、促进知识创新与充分挖掘知识资源价值的重要环节.在分析知识管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知识地图的知识集成模式,研究基于概念地图、过程地图、学科地图、职称地图和认知地图的知识集成机理,并以新产品开发知识集成为例分析这一过程,为控制知识集成过程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产品开发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目标之一。集成创新是我国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常规性策略。集成创新是在知识管理的平台上展开的。基于国有企业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经验性地研究检验了知识转化、集成创新和新产品竞争力之间的相关性,揭示集成创新模式下知识转化对新产品竞争力的促进机理,发现优势路径和不足之处,提出新产品研发的具体改进策略,为新产品研发能力的培育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发现,知识组合化的促进功能较为完备,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和知识内隐化的功能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4.
基于知识场的产业集成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成创新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产业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能够以动力或阻力的形式作用于产业集成创新全过程.借鉴场的思想,引入知识流、知识能和场力等概念,分析产业集成创新的微观过程,构建基于知识场的产业集成创新作用力模型,提出产业集成创新演化路径及路径优化模型,为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知识集成在企业已经得到成功的运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引起了项目管理界的高度关注。知识集成以及组织知识集成能力已是特大型科技(工程)项目迫切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论文以特大型科技(工程)项目组织知识集成优化能力模型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刻分析了知识获取、知识转化、知识应用等特大型科技(工程)项目知识集成过程,并引入知识"场"分析其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理,以及信息技术、组织氛围、领导支持等特大型科技(工程)项目知识集成影响环境,建立了特大型科技(工程)项目组织知识集成优化能力模型。该模型对于特大型科技(工程)项目如期实施,优化工程项目的资源,提高项目管理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企业在进入新的产业时,不仅要挖掘原有产业的知识,还需考虑如何获取外部知识.为此,分析了样本企业跨产业知识转移与技术集成的过程.研究表明,跨产业知识转移能够降低新产业的进入壁垒;模块化设计有助于企业获取外部知识;技术集成则推动新产品开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跨产业知识转移与技术集成模型.  相似文献   

7.
集成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粘性表现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粘性是知识转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困难因素.集成创新是以开放的产品建构来集成多种来源的技术,如何克服集成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粘性成为技术集成创新成功的关键.本文将技术集成创新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并研究了三阶段知识粘性的不同表现.第一阶段主要是吸收知识的能力、知识的相容性、多样性技能人才等;第二阶段主要是现有的知识技能存量、领域本体、知识来源的品质等;第三阶段主要是新知识的应用及其与预期目标的融合.分析了新科电子集团公司克服知识粘性实现系统集成创新的经验.研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在开展集成创新时,针对三阶段知识粘性的不同表现,有针对性地采取克服知识粘性的措施,以提高集成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知识集成能力是企业能力的本质和竞争优势的来源,但当前对于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测量还缺乏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实践的发展。论文剖析了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知识集成能力体系结构,参照Churchill的量表开发程序,开发了相应的量表并对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证实了所开发的量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理论上可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测量框架,在实践方面也可作为企业培育和提升知识集成能力的标杆,为企业知识集成实践和能力的评价提供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集成成为企业创新的核心机制,在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分析了知识集成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知识集成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以165家知识型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内部知识集成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外部知识集成显著正向...  相似文献   

10.
杨琦峰  聂规划  刘平峰 《情报杂志》2007,26(1):102-104,106
以多个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多维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系统集成,利用现代知识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构建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智能知识集成平台,将多维标准化管理体系的集成问题转化为知识集成问题,建立了多维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知识集成模型和技术应用框架,基于此对多维标准化管理体系集成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坚定不移地走军民融合创新之路,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之中,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战略考量,更是科技发展自身之客观规律的重要体现。以2003-2019年间中国知网军民融合创新相关核心文献为研究样本,绘制该研究领域知识图谱,探究发现:目前核心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国防特色高校和军事院校,机构之间缺乏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网络;现有研究依然以情报分析为主,统计分析、前沿面分析以及系统分析方法应用较少;研究热点逐步体现出更加微观和具体的特点。未来该领域研究应坚持以习近平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站在国际国内的战略高度,不断扩充研究领域与参与机构,强化研究网络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立足于中国特色的管理实践,加强案例研究,完善高质量企业层面数据平台的建立,丰富多维度、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的使用,深化科技发展内在规律等微观机理层面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创新科技平台的建设,为基于军民一体化的国家科技计划提供有效的智库支持。  相似文献   

12.
陈明  周健明 《科学学研究》2009,27(4):580-587
 业从外部转移和引进知识是快速获取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综合成本最低的途径。本文利用结构方程对企业文化、知识整合机制与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选取我国环渤海地区的 155家高新科技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创新型文化不但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而且还分别通过人员交流以及团队交流两个知识整合机制分别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间接影响。(2)支持型文化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没有直接的显著影响,但通过程序交流,仍然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3)知识整合机制包括人员交流、团队交流和程序交流,均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柏洲  曾经纬 《科研管理》2021,42(6):120-127
基于知识基础观,探讨企业知识搜寻与知识吸收能力契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将“搜寻-吸收”契合分成“搜寻-吸收”契合程度和“搜寻-吸收”契合强度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得到4种配对情况。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层次回归分析对327家企业问卷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搜寻-吸收”契合强度处于“高搜寻-高吸收”契合状态时,企业创新绩效要优于“低搜寻-低吸收”契合状态下的企业创新绩效;当企业处于“搜寻-吸收”不契合状态时,相较于“高搜寻-低吸收”不契合状态,“低搜寻-高吸收”不契合状态下的企业拥有较高的企业创新绩效;“搜寻-吸收”契合程度越高时,企业创新绩效越好;知识整合在“搜寻-吸收”契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内外资企业间员工流动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通常内嵌于员工的头脑中,员工流动必然带来知识的跨组织转移。内资企业如何将所转移知识进行整合并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长三角地区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的内资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系统研究了由于员工流动导致内外资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内资企业知识整合机制、知识整合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垂直整合机制、水平整合机制和混合整合机制均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混合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最好,垂直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次之,水平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最差;内资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是影响知识整合机制与知识转移效果关系的关键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15.
农业龙头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培育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战略。集成创新对出口竞争力成长存在着潜在的促进作用。农业龙头企业集成创新体系包括客户信息集成、市场需求分析、产品项目研发和企业内外协作4个要素。基于出口型农业龙头企业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经验性的研究揭示集成创新对农业龙头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微观促进机理,发现优势促进路径和不足之处,提出集成创新的改进策略,从而为农业龙头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开发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琳  王玖河 《科研管理》2021,42(7):147-155
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共享经济”时代,顾客的参与为企业的知识共享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结合超网络理论建立了包含知识子网络、顾客子网络和企业组织子网络的顾客与企业间的知识共享超网络模型,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整合阶段、创新阶段和维护阶段对顾客参与知识共享的过程进行分析,并运用Netlogo软件对顾客与企业间的知识共享进程进行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共享能力、创新能力和顾客忠诚度的提升能够加快企业的知识创新进程,其中创新能力对企业知识创新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2)共享能力的提升能够增加系统知识总量;(3)顾客忠诚度的提升对共享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嵌入到产品与服务中。本文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新情境,利用2007—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数字技术应用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数字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显著地提高了企业创新;“机器联物换人”融合模式的研发投入显著增加而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增加,智能制造领域的数字技术应用创新有较长的周期性;“群体信息交互”协同模式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都显著为正,数字技术推动了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繁荣。此外,国有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具有数字资源的优势,数字技术应用创新的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已成为互联网行动计划与创新引领发展战略的坚定执行者。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创新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心,而关于互联网对企业知识创造过程的影响机制了解尚少。因此,本研究首先从宏观层面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思维三个方面分析互联网对企业知识创造过程的影响机制。随后,借鉴创新价值链理论,在微观层面将企业知识创造价值链划分为知识创造、知识生成、绩效产出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互联网资源、能力在知识创造价值链不同阶段的作用。以较为深入地揭示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知识创造及其绩效实现的内在机理,为企业利用互联网资源、能力提升知识创造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1-2016年的151起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样本,本文运用GLS实证回归模型检验海外并购创新过程中海外知识整合与创新质量的非线性关系,并对比提升国内创新质量与提升国际创新质量所对应的不同知识整合模式;结果发现:海外并购知识整合与并购后国内创新质量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与国际创新质量负相关;进一步考察网络嵌入均衡与产业时钟速度的调节作用,发现国内与国外创新网络嵌入均衡能够优化知识整合与创新质量的倒U型关系,且当国内网络依赖高于海外网络依赖时,网络嵌入均衡的优化作用更强;产业时钟速度快的行业,内外网络嵌入均衡的优化作用更强。本文首次基于创新网络的内外嵌入均衡视角,为中国企业突破海外并购知识整合过程中的“专利泡沫”与“创新假象”,提升对外投资质量走向世界创新中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